关于如东县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来源:财政局 发布时间:2011-01-07 字体:[ ]

各位代表:

我受县政府的委托,向大会作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㈠全县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县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2010年全县财政地方一般收入预算为180000万元,实际完成190398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05.8%,比上年增长24.2%。2010年全县财政基金收入预算为148750万元,实际完成178284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19.9%,比上年增长41.8%。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503824万元, 比上年增长25.5%。(2010年全县财政收入预算主要项目完成情况见附表一)。

县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2010年全县财政一般支出预算为221864万元。在预算执行中,由于上级出台的相关民生政策、洋口港开发宣传推介以及其他必需的新增支出等因素,县级追加支出预算9642万元,镇(区)追加支出预算3530万元,上级拨给专款98059万元,加上上年结转及列收列支等55771万元,全县财政一般支出预算调整为388866万元,全年实现支出352262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0.6%,比上年增长28.4%。2010年全县基金预算支出181266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3.5%,比上年增长43.9%。(2010年全县财政支出预算主要项目执行情况见附表二)。

全县财政收支平衡情况,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当年留用财力为222300万元,加上上年结转和上级拨给专款,全年合计可用财力为360450万元。当年支出352262万元,未完成项目结转下年36604万元,县镇两级筹措调入非税等资金28416万元,实现当年财政收支平衡。

㈡县本级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2010年县本级(不含区,下同)完成财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4066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20.1%,比上年增长28.2%。完成基金预算收入178284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19.9%,比上年增长41.8%。(2010年县本级财政收入预算主要项目完成情况见附表三)。

2010年县本级财政地方一般支出预算为148602万元,经县人大常委会批准追加支出预算9642万元,上级拨给专款98059万元,加上上年结转及列收列支等55608万元,剔除下达到镇(区)的支出指标11246万元,县本级一般支出预算调整为300665万元。全年完成一般预算支出265206万元,占调整预算的88.2%,比上年增长35.8%。2010年县本级基金预算支出181266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3.5%,比上年增长43.9%。(2010年县本级财政支出预算主要项目执行情况见附表四)。

2010年县本级财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留用财力为158300万元,加上上年结转和上级拨给专款,全年可用财力为278600万元,当年支出265206万元,未完成项目结转下年支出35449万元,通过筹措调入非税等资金22055万元,实现当年收支平衡。

各位代表,“十一五”期间全县共实现财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1.67亿元,年均增长34%,居全市第二。五年来,全县财政实力不断壮大,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财政改革不断深化,公共财政体制不断完善,依法理财水平显著提升,全县财政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县进入新世纪以来组织收入难度最大、财政收支矛盾最为突出的一年。全县广大财税干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勇当江苏沿海开发第一县”的奋斗目标,大力组织财政收入,优化支出结构,深入推进财政改革,切实加强财政监督,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充分发挥财政“保运转、保稳定、保民生、促发展”的重要职能,全县财政工作在更高平台上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⒈多措并举,积极努力,促进财政收入高位增长。面对经济运行不确定因素较多、结构减税政策影响较大、新增税源占比较小等组织收入的不利因素,财税部门采取多项措施,在加强重点税源控管、推进综合治税、组织非税收入、督查收入进度等方面作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全面建立税源信息台账,加强税收风险管理和纳税评估,深入进行行业比对、税收督查,强化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税种的税收管理。综合治税工作扎实推进,初步建立县镇(区)村三级联动的综合治税网络,较好地实现涉税信息、税源、税收的有效转化,形成全县上下齐抓共管、集约管理的综合治税工作新局面。加强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对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采取有效措施,精细征管,确保应收尽收。

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财税部门前移关口,主动服务,帮扶企业发展,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预算安排4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科技贴息、技改扶持、招商引资等,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增加科技创新、品牌战略和节能减排投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放宽县级技改补助政策,增加工业科技项目贴息补助范围。引导金融部门加大对中小企业和涉农贷款投放力度,缓解影响企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对企业社保费用继续实行财政补贴政策,减轻企业用工负担。积极组织项目申报,向上申报80多个项目,争取补助资金8600万元。大力推进融资工作,整合融资平台,企业债发行已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准,还款续贷等工作有序推进,全年还款续贷13.25亿元,新增融资2.05亿元,千万百计保证资金链正常运行,切实维护政府信用。

⒊统筹兼顾,给力民生,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向民生工程倾斜,民生资金总投入达12.36亿元,其中县镇财政投入7.04亿元,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三农”投入稳定增长。争取上级支农项目补助资金4.2亿元,县本级投入资金2.9亿元,用于高效农业、农业开发、农业保险、农村水利等项目。安排3000万元,组织实施102座农村小型公益设施桥梁及农村“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坚持教育优先,不断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安排中小学公用经费3384万元,确保学校正常运转。投入1397万元,落实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农村留守儿童食宿条件改善等政策,帮助困难学生顺利就学。支持文体等事业发展,加大文物保护、农村文化、农村有线电视进村入户、计划生育等投入,优化农村发展环境。预算安排8417万元,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筹措新农合县级配套资金3060万元,全县参合率达99.7%,补偿率达41%。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发放城乡低保 2526万元,有效解决了低保家庭的经济困难。安排农村五保供养费用1470万元,发放重残生活补助321万元,为特殊群体、特困群众排忧解难。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发放基础养老金1.1亿元。落实涉农补贴政策,组织发放涉农补贴59项,全年累计发放资金2.7亿元,惠及32.4万农户。认真落实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政策,发放补贴资金4720万元,有力拉动了消费。努力构建厉行节约的长效机制,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对部门预算单位会议费、接待费实行单列预算,额度控制,实时反馈,有效遏制了一般性支出增长。

⒋深化改革,完善体系,切实加强财政精细管理。不断完善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着力构建集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绩效评价“四位一体”的公共财政管理模式。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确保财政收支平衡。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全年国库支付资金21.89亿元,其中直接支付资金21.54亿元,占98.4%,财政支付透明度进一步提升。深化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全年县镇非税开票70.77万张,收取非税资金20.91亿元(含往来资金)。全面开展工资统发制度改革,软件数据衔接到位,统发工作有序推进。金财工程向纵深推进,与预算单位的横向联网覆盖率达95%。强化政府采购管理,采购预算金额5.12亿元,实际采购金额4.38亿元,资金节约率为14.53%。全年工程类政府采购2.24亿元,占采购总量的51.2 %。强化国有资产监管,促进资产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努力实现资产收益最大化。推进镇级财政管理,完善相关考核办法,健全内控机制,规范和提升镇级财政管理水平。深入进行县镇财政体制调研,为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打好基础。

⒌突出重点,注重绩效,全面提高财政监督水平。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建立日常监督、专项监督和绩效评价相结合的财政监督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拉动内需项目、民生支出等专项检查,查补入库资金 816万元。强化政府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审核征地拆迁、五线迁移、水系调整等资金3.25亿元,核减资金3830万元,核减率11.8%。深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改革,编制部门预算绩效目标,对招商引资、企业环保治理、绿化工程等12个重点项目进行绩效评价,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理念、运行机制、评价范围和质量水平,较往年取得明显进展,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各位代表,2010年全县财政收入实现了持续增长,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财政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财政工作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税源基础尚不牢靠,财源梯队尚未形成,新增财源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份额占比较小,财政增收压力较大;民生工程等政策性增支因素增多,财政收入增量部分难以满足刚性支出增长的需要,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政府平台的融资形势较为严峻,政府债务风险防控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新的形势对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也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对以上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1年全县财政预算(草案)

2011年全县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二五”规划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财税工作的首要任务,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优先保障人员工资、机构正常运转、民生支出和政府重点项目的资金需要。切实加强部门预算精细化管理和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考评,不断提高预算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2011年全县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要求,综合考虑影响全县财政收支的主要因素,2011年全县及县本级财政预算(草案)安排如下:

 全县财政预算(草案

2011年全县财政地方一般收入预算为250000万元,比上年增长31.3%;基金收入预算为2148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5%。财政总收入预算为650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9%。(2011年全县财政收入预算主要项目安排情况见附表五)。

2011年全县安排一般支出预算284752万元,比上年增长18.8%;安排基金支出预算214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2%。(2011年全县财政支出预算主要项目安排情况见附表六)。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计算,2011年全县地方一般收入预算可用财力265000万元,安排一般支出预算284752万元,县镇两级财政需要通过筹措调入非税等资金19752万元,实现当年财政收支平衡。

 县本级财政预算(草案) 2011年县本级(不含区,下同)财政地方一般收入预算为77470万元,比上年增长20.9%;基金收入预算为2148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5%。(2011年县本级财政收入预算主要项目安排情况见附表七)。

2011年县本级安排一般支出预算194483万元,比上年增长18.7%;安排基金支出预算214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2%。(2011年县本级财政支出预算主要项目安排情况见附表八)。

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2011年县本级可用财力177900万元,当年安排一般支出预算194483万元,通过筹措调入非税等资金16583万元,实现当年财政收支平衡。

三、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努力开创全县财税工作新局面

2011年是“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新如东”的承启之年,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对实现“十二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要继续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服务发展大局,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壮大财政实力,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全面履行财政职能,着力增强财政保障和调控功能,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支预算目标任务。

更好地发挥扶持促进作用,培植壮大财源经济。科学把握扶持方向,引导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增加科技投入,引进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大现代服务业支持力度,培育地方财源经济。继续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发挥财税政策在新能源、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激励约束作用。综合运用财税政策、资金和服务手段,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促进小城镇开发建设。加强政府投融资管理,探索构建政府债务风险评价标准和预警体系。完善债务偿还机制,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拓宽融资渠道,实行多元化融资,保持资金链正常运转。

⒉更好地发挥精细管理作用,创新财税征管机制。继续加强税源监控,围绕纳税对象和税收规模、行业特点、税源分布等情况,建立健全分行业、分规模、分类型、分事项的税源管理新机制,关注纳税异常、税赋偏低、关联企业、建筑房地产企业,杜绝跑冒滴漏,促进税赋公平。深入开展税收专项整治,发挥以查促收、以查促管作用。完善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管理,继续抓好“利股红”所得和股权转让项目税收。认真落实外资企业征收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新规定,做好数据校对和信息比对工作。深入开展对新兴行业、新经济增长点的调查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征管措施,覆盖征税盲点。总结综合治税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综合治税在个体工商税收、贸易公司税收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强化日常考核和过程控制,及时掌握收入信息,促进收入均衡入库。

⒊更好地发挥服务保障作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根据公共财政要求,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投入,加速推进农产品优质化、农业布局区域化、农业经营产业化进程,确保本级财政支农投入达到“两高于、一确保”要求。全面构建“养老、就业、医保”三位一体的社会保障平台,扩大社会化管理服务范围。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建立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着力支持教育结构优化、教育内涵强化,全面提升办学质量。积极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医疗服务逐步均等化。加大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投入力度,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编制部门预算坚持量力而行,精打细算,增强预算支出的均衡性,提高预算执行的刚性约束力。继续加强对会议费、接待费等一般性支出的额度控制,把厉行节约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⒋更好地发挥调控管理作用,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加强预算收支执行管理,优化预算执行分析体系。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建立以“综合监控、风险控制、防惩并重、运行有序”的国库动态监控体系,加强对单位账户监管,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以保障基本支出为前提,体现财权与事权相统一及有利于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调动镇区发展税源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镇区预算编制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积极推进镇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围绕“财政收支监督、会计监督、内部监督”三条主线,重点加强民生资金、项目资金和专项资金监督检查。进一步完善会计监督方式,拓展会计监督内涵,为促进社会诚信体系服务。深化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改革,扩大预算绩效目标管理范围,逐步完善符合如东实际的事前绩效目标管理、事中绩效跟踪问效、事后绩效考核利用的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模式。

各位代表:

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任务艰巨而光荣。2011年,让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十二届十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以更加创新的工作理念,更加务实的工作举措,更加扎实的推进力度,不断增强财政实力,提高保障能力,深化财政改革,提升理财水平,确保完成2011年财政预算和各项财税工作任务,为开创我县“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1年人代会报告附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