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力以赴稳存量、留增量、添新量,经济运行平稳向好
全部工业应税同比增长16.55%,其中规上工业实现应税销售同比增长0.1%。完成服务业应税销售23.5亿元。培育规上工业企业7家、服务业规上企业4家。新开工5亿元项目1个、亿元项目2个,智改数转项目认定11个,科创项目招引7个。完成高新技术企业申报7家,净增发明专利14件。盘活土地30.89亩。实际利用外资342.8万美元。经济运行、项目建设考核居全县前列。
二、坚定不移强农业、抓产业、富百姓,乡村振兴加速推进
海河滩村发展壮大村集体新型合作农场,实现持续盈利100余万元;孙庄村通过“飞地经济”模式,建设标准化厂房7600㎡,预计可收入年租金40万元;竹园村芝麻油精炼项目为村营经济发展探出一条新路;赵港村建成农机库960㎡,创成市级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濮桥村建成功能性农产品实践基地,探索袁庄功能水稻“高精特尖”模式;大袁庄村、小康村新增设施农业大棚100亩,提高设施农业发展水平。推进公共空间治理试点工作,朱庄村、大袁庄村、戴南村收回集体土地172亩,拆除一户多宅等非法住宅33宗,新增耕地面积3.26亩,增加村营收入75万元;赵港村完成闲置资产改扩建,通过对外招租,增加村营收入11.2万元。实施财政奖补路及村组道路硬化工程13.6公里。一季度村庄清洁行动专项考核、二季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考核居全县第一,赵港村进入全县红榜行列,孙庄村荣获江苏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三、持之以恒拓空间、强建设、细管理,镇容村貌明显改观
编制戴南、海河滩等6个村庄规划,为乡村振兴项目落地创造条件。编制镇区排水规划,提升防洪防涝能力。全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EPCO项目,南凌河南侧镇区支管网已进场施工,采用真空负压技术排污。镇区新建停车场2个,总面积3000平米。深化农村公路交通环境,消除道路安全隐患156处。构建农村公路交通循环线路,提档“六路一桥”,升级“四好农路”。新增道路亮化8.5公里,安装路灯214盏。新增道路绿化7.71公里。挖掘土地整治资源,排查图斑面积82亩。全面推进“卫片清零”行动,擦亮“省级耕地保护激励镇”的金字招牌。推进“两违”整治,查处违建20余起、拆除3起、销号10余起。集中整治商业街、学校等重要区域流动摊贩和占道经营行为,落实专人定点管理,提升城镇管理水平。
四、坚持不懈压责任,强措施、快整改,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完成西凌河南段、老崔港河南段、幸福河东段等河道疏浚共11.36公里、土方13.66万方。开展栟茶运河综合整治,完成河道护岸7.3公里。实施2022年水系贯通工程,完成拆坝建涵2座、建桥1座。整治河道“两违四乱”9处。完成黑臭水体整治11条。推进新建河生态河工程,实施护岸3.8公里、河岸绿化12.53公里。推动重点涉水企业达标排放2家,省考断面袁庄水站全年达Ⅲ类。实施“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工程,完成濮桥村、竹园村、大袁庄村改厕2639户。推进小农污EPCO项目,完成濮桥村、小康村、大袁庄村890户改造。新投入使用垃圾压缩站1座、新建村级垃圾中转房5座、改造垃圾中转房5座,进一步加大农村积存垃圾清理能力。
五、全心全意补短板、强保障、优服务,民生事业成效显著
新增慈善募捐71.5万元,慈善工作获县肯定。2024年的民善康慈善医疗互助项目参保率达71.2%,居全县前列。发放临时救助259户计23.99万元、慈善救助199人计13.63万元。完成65岁以上老人健康体检1万余人。超额完成居民医保、新增就业参保工作任务,完成新增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数50人。发放殡葬补助52490元,承办西部乡镇殡葬改革现场会。全年组织文化体育活动68场,受众19万余人次。全面推进“一窗通办”改革,打破部门壁垒,全力打造“扶海田园 同心袁”服务品牌,营造“满意袁”政务环境。沿南幼儿园被评为教科研先进集体,袁庄小学被评为如东县“书香校园”,先民小学被评为如东县“思政育人特色学校”,教育联络组在县小学数学教师命题竞赛中获得团体一等奖。
六、坚定不移守底线、稳大局、善创新,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健全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协调机制,初信初访全部化解,重点信访事项逐步减少。投入73万元建设“雪亮工程”,孙庄村安装32个摄像头并全部接入雪亮平台,全力扫除治安“盲区”。12345热线办理满意率97.35%,县长信箱办结率100%。工业企业安全生产评出星级企业80家,完成250家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网上报告。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常态化做好专项整治评估、食品药品、消防安全等工作,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及综合应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