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农开发区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
来源: 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 发布时间:2020-01-15 15:20 累计次数: 字体:[ ]

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外农开发区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部署安排,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用新思想、新发展理念指导“三大攻坚”实践,推进“四轮驱动”工作,致力于做强园区产业新文章,做精规范养殖新亮点,做美生态外农新名片,做实干事创业新风貌。

一、2019年工作总结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2019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8亿元,工业应税销售3.2亿元,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7%,工业千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入3.04亿元,服务业应税销售5500万元。完成外贸进出口额7800万元,完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个。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0万元。

(二)采取的措施、主要成绩和亮点

1.加大重点领域改革力度。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力度,破解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推进国有公司实体化转型,配齐配强人员力量,有序实现高效运转。整合自然资源要素,回购掘苴垦区东润地块土地及资产,科学化管理原教育实践基地资产。接手刘埠渔港过渡期管理,加快渔港经济区3000亩养殖用海海域证办理和刘埠渔港不动产证经营性的划分。强化与各大金融机构合作,以滩涂海域证抵押与如东农商行签订1亿元金融合作项目,已完成农商行项目贷款提款1亿元、恒丰银行流动贷款提款4500万元。农村产业融合项目收益债已报国家发改委二审,现需补充3A公司担保,并由原担保公司为该3A公司提供反担保,年底前可望完成相关手续。

2.加快重点项目推进速度。瞄准建成如东县中高端食品科技产业园目标,全力打基础、做配套、招项目、抓机制。坚持高标准编制发展规划,与国内一流食品产业研究院校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坚持政企合作,注重优势互补,与江苏双逸智慧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坚持底线思维,与专业环保科研机构形成初步合作意向,落实园区规划环评。坚持配套同步,有序推进园区供汽、供热等配套设施建设,标准化厂房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供暖管道建设工程完成科研报告编制及施工图初步设计,进入环评阶段。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推进,预计近期可实现竣工。坚持项目带动,强化产业招商,通过各类博览会积极推介、制作宣传片大力宣传、引入专业招商机制等多种方式与途径进行招商引资,变性淀粉加工、食品添加剂、德和藻类等一批项目纷至沓来,京海动物营养饲料项目已完成签约,变性淀粉加工、食品添加剂、古香食品馅料等项目拟于近期签约。坚持政策惠企,根据县委县政府相关文件,结合园区实际制定入园相关优惠政策,确保企业引得进来,留得下来,发展起来。

3.夯实园区发展基础保障。坚持“四轮驱动”发展思路,逐步完善园区功能,有序有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外农发展实际和未来发展趋势,启动新一轮规划修编,前期总规评估工作已完成,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已招标结束,确定编制单位。有序推进风光大道一期工程沥青面层摊铺工程,该工程于11月初完成4.6KM的沥青面层摊铺,安全标牌及标线近日上网招标。稳步推进刘埠一级渔港建设,完成船闸土建附属工程、船闸闸门联合调试以及配电柜、路灯的安装工作。切实加强耕地保护,落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并加强动态巡查,全区29490.75亩耕地保有量和10601.1亩基本农田红线得到有效坚守。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完成冷链加工、食品科技产业园项目165亩土地征用工作;完成何丫、近海、环东等村860亩土地确权登记及调拨转移登记;协调县自然资源局为小鲜蛋饲料加工项目20亩用地办理租赁续期手续;为金海岸公司39.2亩融资地块及时办理挂牌出让及不动产证;以最短时间完成2宗食品产业园标准化厂房用地挂牌出让工作。及时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性修改工作,经与县自然资源局积极争取,增加食品产业园建设用地空间规模300亩,经与相关部门充分沟通,结合我区项目实际,将600亩建设用地空间规模进行科学划定,并按时上报。全力推进复垦整理,集中力量完成600多亩土地后备资源的调查工作,及时制定复垦整理方案,做好170亩土地项目地块上图等相关工作,目前已通过县级验收。有力加强土地监管,对发生的违法用地行为做到及时上报,并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立案查处。

4.做美产业兴旺人居环境。围绕建设生态安全园区,结合外农实际成立环境监管网格办,常态化开展环境监管巡查,通过督促企业签订重污染天气管控承诺书等措施确保企业严格落实好重污染天气管控措施;与环保执法力量紧密配合,大力整治“散乱污”,目前两处破布生产点已被取缔关闭,实现两断三清;指导区内船厂编制2019年度危险废物申报计划和定期网上申报;通过“回头看”,督促相关企业进行常态化管护,防止出现整改反弹回潮;及时现场核实环保信访案件,全力控减我区信访总量。围绕建设绿色宜居园区,高标准推进“五水共治”工程,全面完成南美白对虾整治序时任务,建设2处日处理能力达8000吨和1000吨的养殖尾水处置中心,全区8700亩养殖尾水集中纳管收集,处置达标后排放,生态河打造6条,超额完成生态河打造年度任务,综合施策扎实推进“清水绿岸”。完成317家养殖场(户)的入户评估及区抽查核实工作,全部完成生猪减量任务和猪舍的相关拆除工作。围绕建设幸福文明园区,按序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土地确权、基础设施建设、涉农服务、涉农项目建设、社会事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公共资源交易等工作,初步顺利完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扫尾工作,实施农路7.7公里,交通农桥4座,河道疏浚9条,利用社会资金新增绿化造林面积200余亩,东海社区综合社创建项目通过上级验收,金沙滩果蔬专业合作社荣获国家级示范社称号,积极开展各项社会服务工作,确保全区社会事业和谐稳定协调发展,加强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提高“五位一体”工程要求,扎实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目前近海村分类垃圾桶、保洁车等配套基础设施已到位,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目前已改厕105座,已部分完成环东村、何丫村生活污水处置中心建设,已纳管村民达400户,切实抓好全区秸秆“三禁一利用”工作,确保全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今年实施农村集体产权交易20余笔,组织区、村相关工程招标共70余笔,累积合同价2000余万元。围绕建设平安法治园区,深入推进平安法治外农建设,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安全监管全覆盖体系得到不断完善。

5.坚持全面工作党建引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因地制宜开展基层党建“贯标行动”,进一步做亮“一镇一域一品”品牌。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全面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建设,实现区、村、场全覆盖,全区已发布志愿服务项目36项,进行理论宣讲40场次,受益人数达2000余人次。积极组织参加县广场舞比赛并取得不错成绩。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坚持预防和反对腐败,树牢底线意识,在全区营造清白为官、干净做事、老实做人的政治生态。扎实开展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全面贯彻“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将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内容,坚持抓思想认识到位、抓检视问题到位、抓整改落实到位、抓组织领导到位,引导全区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历史、不忘初心,始终保持奋斗精神和革命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战胜各种艰难险阻、风险挑战,为外农实现高质量发展汇聚更多力量。

二、2020年工作计划

2020年,全区将在2019年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力争取得新进步,始终紧扣“四轮驱动”的路线图、任务表,重点做到以下五点。

(一)持续推进改革创新,推动产业加快集聚。加快推进国有公司实体化转型,配强班子,健全制度,规范运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确保严格按照县属二类国有公司要求规范运行;建立债务偿还机制,为国有公司转型升级提供资金保障,全力形成安全稳定局面;拓宽融资贷款渠道,优先做好政策性银行贷款申报,积极争取期限长、利率低的融资产品;开展资产证券化和企业债及项目收益债的发行,争取发债成功;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加强公司的经营管理力度,做好滩涂、农用地等的对外发包经营,以国有公司转型发展的实际成效为“四轮驱动”注入强劲动力。加快推进食品科技产业园建设,把思路变成举措,把目标变为成果,为园区今后发展注入新型动力。按照县委、县政府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养殖区的要求,聚合各方力量建好规范化养殖区,提高园区传统产业发展的含金量。盘实我区风电产业具体情况,实现税收的应收尽收,积极支持食品科技产业园建设,努力壮大区级财政后备财源建设。 

(二)坚持做实产业支撑,推动项目落户落地。坚持高标准推进园区产业集聚,进一步优化完善园区配套,推进首期20亩标准化厂房建设。坚持强化经济指标运行监测,挖掘新经济增长点,确保年度指标任务序时全面完成。深入推进跨江融合、对接上海,立足产业规划和特色,突出抓好食品科技产业园区、刘埠渔港经济区等载体的产业项目招引工作,引入专业招商机制,通过委托招商、补链招商等方式,开展针对性强、实际效果明显的招商引资活动,加强与国内外特色食品园区共建,提高项目的“对接率”和“成功率”。推进相关续建项目竣工达产,重点抓好在手在谈项目相关服务工作,促进企业早落户、早建设、早产出。密切关注项目实施进展,全面掌握项目在手续办理和建设投产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大协调服务力度,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确保项目顺利实施。针对我区特点,推进水产技术研究所等建设,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项目对接。

(三)加强生态环保工作,推动提升民生福祉。全面建成环境监管体制机制,全力抓好污染物减排工作,切实做好区内锅炉升级改造工程,加强环保网格化巡查,防止整改反弹回潮,化解初信初访矛盾,全面提升环境监管水平。确保2020年南美白对虾整治结果通过上级验收。围绕“清水绿岸”三年行动,持续推进河道治理,计划实施生态河道2条,河道疏浚2条。全面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各项工作,争取环东村、何丫村和东海社区全面打造成示范村,同步推进省级生态文明示范村和省级绿化示范村等创建活动。集中清理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按序时完成厕所革命任务,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清理整治破落建筑,村容村貌全面改善。积极推进农渔项目建设。计划新增高效农渔业面积2000亩,新增高效农渔设施面积1000亩,新建农渔业项目5个,新建农渔业示范园区1个,培植农渔业示范基地3个,继续培育特色产业2个,完成投入超千万元以上高效农渔业项目2个。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力度,推进路宅路田分家5公里,河道疏浚5条,建设农桥2座,农路3公里。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创建,计划完成生态片林绿化面积200亩,打造绿化示范路1公里,示范河1条,创建绿化示范村1个,创建人居环境示范村1个。着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推动各村村营收入实现增幅。全面推进集体资源平台交易,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全面推进社会事务稳步发展,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城乡社会救助、退役军人服务工作等各项常规工作。

(四)夯实发展法治基础,推动夯实基层基础。精准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切实实现三级联动、资源共享和精细管理。精准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努力实现应急指挥智能化、为民服务便捷化和解决问题高效化。精准推进法治外农建设,注重法治宣传实效。精准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攻坚仗。强化海上作业人员培训,提高自救自助水平。继续推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制度,严格做到未参加保险的渔民,不得下海作业。深入开展渔业安全生产隐患集中治理和执法检查,进一步完善海上应急救援体系。

(五)有力加强党的建设,推动转变工作风。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奋进新时代、争当排头兵”大讨论活动,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大政方针的理解,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用主题教育实际成效推动外农高质量发展,为全县奋力争当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排头兵贡献外农力量。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快构建信息搜集、研判、反馈、处置的闭环机制。坚定不移扬清风,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深化标本兼治,注重源头治理,强化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常敲警示钟、常打预防针,不断巩固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