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苴镇街道)
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来源: 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 发布时间:2023-01-19 11:22 累计次数: 字体:[ ]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是向海发展在谋布局、重建设中更添新活力。抢抓向海发展战略机遇,深入谋划,精准发力,努力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变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刘埠渔港经济区换水闸、中心路和省级渔业产业园尾水达标工程施工完毕。农渔冷链物流中心(一期)主体封顶,刘埠渔港综合管理服务中心完成60%。万亩盐碱地改良示范项目区级实施的一期818亩项目已通过验收,二期4500亩项目平整基本完成。食品科技产业园拆迁项目完成清场。田园综合体落户签约,规划条件办理完毕。

二是招商引资在拓渠道、提质效中取得新突破。精准推进项目招引,探索中介机构招商新机制,采用中介招商、大数据招商、视频招商等多种方式,加速项目落地。总投资45亿元新华海港城项目、总投资10亿元海大全产业链项目在全县招商引资云签约大会上完成签约;总投资4500万美元的AFB宠物诱食剂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食圣酿造项目已达成合作意向。获招商引资百日竞赛一等奖。

三是营商环境在优配套、强服务中打造新高地。在项目洽谈签约、报批报建、建设验收、竣工投产等环节,实行专班服务保障机制,开展全方位对接、全过程服务,推动重点项目的快落户、快投产、快达效。积极谋划食品产业园区东侧生活配套区规划,提高园区承载力。标龙绿色慧谷项目一期厂房全面开工建设,变性淀粉项目完成厂房验收,启动厂房回购;源丰食品项目正在进行主体厂房施工;经纬食品项目设计方案完善中。认真落实领导挂钩联系企业制度,及时了解纺织、建材等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全力推进“一企一档”工作,落细落实各项惠企纾困政策,助力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促进企业稳定增长、健康发展。

四是经济发展在转方式、调结构中汇聚新动能。以淘汰落后产能、“两高”企业为重点,支持传统企业利用高新技术转型升级,顺通机电、宏顺模具等4家企业关停并转,申报智改数转项目3个,江河纺织、龙源风电等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航天特谱项目已实现并网发电,通威四期65MW、万亩“渔光互补”复合项目开工建设。大力发展风电运维、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全县风电运维船停泊基地落户刘埠渔港,新落户华能如东风力发电项目、中天科技能源服务项目、海烁贸易、海晁物流预计年纳税超5000万元。

五是生态环境在抓常态、整重点中呈现新形象。新打造11条20公里生态河,完成29条、13.6公里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完成丰东河、友谊河河道疏浚。推行国考断面周围三村秸秆离田,共实施秸秆离田11000亩。实施农田退水排灌工程,建成退水消纳生态河3条4.5公里、生态排水沟12条5.5公里;新建控岛闸4座,临时控导工程3处,实施掘苴河7条主要支流水系精准调度。分批次推进居民生活污水设施建设,预计年底建成老集镇沿河、沿街管网工程。预计年底完成掘苴河沿线1938户生活污水治理片区收集与处理工程。开展国考断面排口溯源行动,完成掘苴河及主要支流153个排口整治工作。抓实抓好南美白对虾养殖尾水整治工作,建成“四池三坝”尾水处理系统1处,新增日处理能力500-1000吨的尾水处理设施2座,提升泵站3处,安装设立取水井1544口,1.05万亩小棚养殖基本整治完成。

六是乡村振兴在强设施、优环境中展现新亮点。筑牢粮食底线,全区105388.5亩耕地保有量和90445.35亩基本农田红线得到有效坚守。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2020年度项目已通过最终验收,2021及2022年度项目工程基本完工待验收,王潭村、蔡桥村为县市多次提供高标田建设现场会。近海村完成市级乡村振兴持续打造示范村申报,环东村已入围县级示范村持续打造,王潭村、金凤村已入围产业兴旺先进村、生态宜居示范村。通过省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公开发包土地水面339亩,集体资产18个,收益金额共153.72万元。争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260万,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路建设14公里。着力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积极推行美丽庭院、清洁家园试点,推进共建、共管、共治新模式。

七是民生福祉在办实事、解民忧中达到新水平。专项债投入4000万元的苴镇幼儿园项目已完成前期规划设计、土地划拨等各项手续,11月正式开工建设。投入1.2亿元的苴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前期手续已基本办理,桥梁等配套拟启动建设。通过走访调研、座谈等方式,确定老集镇整治方案,全面启动老集镇整治工作。凤阳大桥、海堤河桥、王潭一路工程建设序时推进,苴掘线大修工程正式启动。全面落实疫情防控责任,抓好重点人员、重点场所排查管控及“落地检”、“应检尽检”等工作,60周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率按时达标。五星级退役军人服务站、省级“15分钟医保服务圈”、区级图书馆及文体中心等阵地建设落实要求,通过验收。持续推进“民善康”慈善医疗互助项目,参与率达到56%。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整改各类安全风险隐患427条,立案处罚企业4家;全区工贸企业按时完成星级评定;开展各类海洋渔业安全整治行动,整改隐患197条。妥善处理东海信访矛盾,认真落实“四帮一”管理政策,扎实开展“特殊群体专项整治排查”行动,确保特殊人群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八是作风效能在树导向、严考核中得到新提升。以“双聚双高”作风效能优化年活动为抓手,巩固提升行动成果,推动各项中心工作不断取得进步。出台作风效能考核文件,明确区(街)“战狼奖”“海子牛奖”和“陀螺奖”评选和认定办法。分解梳理全年工作任务,形成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推进任务细化落实到季度,明确并压实部门、领导责任。加大干部培养使用力度,用活用好“三项机制”,推荐提拔副科职领导干部1人,提拔正股职干部2人、村书记1人,免职3人,树立“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用人导向。改变对村考核思路,实行个性化考核,一村一表,明确村干部退出机制,杜绝“躺平”现象。

二、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全区(街)将紧紧围绕建设“全市最美海岸带 全县核心花园区  产业发展新天地”战略目标,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省市县各级政府的决策部署,抓紧抓实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进一步发挥地理区位优势,加快推进最美海岸带建设。紧紧围绕最美海岸带和刘埠渔港设施配套,继续推进渔港地热工程建设。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项目开工建设,万亩盐碱地改良示范项目区级实施的一期818亩项目通过耕地质量评定验收,二期4500亩项目土地整理施工完成,盐碱地改良工作同步开展实施。渔港农渔冷链物流中心和渔港综合大楼全面竣工。

二是进一步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打造“全市最美海岸带 全县核心花园区 产业发展新天地”的发展定位,深耕上海、苏州等重点区域,围绕烘焙食品、饮料、宠物食品及添加剂等主要产业,积极接洽各类食品企业,大力捕捉项目信息,紧密跟踪在手在谈项目,全年力争签约食品项目不少于6个。继续做好已落户变性淀粉、源丰食品等项目的跟踪调度,加大协调服务力度,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开展企业“大走访”,积极贯彻落实创业投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努力形成鼓励创新创业的金融环境。强化要素保障,对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及现代服务业等项目用地优先予以落实,扶持中小企业,以重点领域和特色块状经济为重点,筛选一批有前景、有潜力的小微企业作为上规升级重点培育对象,积极促进企业“小升规”

三是进一步发挥协同高效优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排查治理污染源,积极同县局做好各类执法检查和处置。常态化网格巡查,重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引导企业(个体经营户)改善生产工艺及设备,坚持清洁生产、绿色发展。环境信访件“回头看”,确保闭环处理。扎实推进农村1800户生活污水纳管项目。以“全民共同参与,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开展厕所革命,落实“一改变,三专项,一特色”专题行动,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计划疏浚和新建河道14条约30公里并配合做好河道护坡。加快推动何丫纳管管网、近海污水处置设施、东海社区“四池三坝”尾水整治系统建设进度,落实日常运维机制,确保序时内尾水达标排放。

四是进一步发挥特色产业优势,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确保2021-2022年项目完成并通过验收,2023年度项目完成入库申报;力争九阳、凤阳、金凤三个村22000亩列入项目规划并实施。加大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的培育力度,推行村级河长保证金制度,全面推进农村河道“共建共治共管”新模式,着力构建政府主导、村级实施、村民参与的河道管理体系。通过土地入股或流转、引进现代农业项目、扶持发展乡村旅游业等方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力争村营收入超100万元村6个,其中村营收入超150万元村3个。

五是进一步发挥普惠共享优势,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慎始如终抓好重点人员、重点场所,确保指挥、应急高效运转。继续做好困难群体排查、救助,依规落实待遇保障。认真落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任务,确保幼儿园项目投入使用、医院项目主体完工。积极探索敬老院运营路径,争取在社会化养老、医养融合等方面有所突破。有效完成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三级复查复核工作,完成全区所有规上企业三级标准化台账创建。加强伏休船只动态监管,规范管理敞口舢舨、泡沫浮子筏,持续开展延迟作业、人货混装、超载、拖拉机载上道路人行驶等专项整治活动和渔船“五个专项整治”。

六是进一步发挥基础扎实优势,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下大力气完善治理机制、提升治理效能,织密扎牢区域治理综合网络,坚决防止“针尖大的窟窿漏过斗大的风”。继续推行“红网格 通通建”,筑牢党建根基,深化拓展“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常态化开展涉稳风险联合研判工作,完善领导接访包案、信访形势分析研判、信访信息预警报送、应急处置等机制。加强各领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做好退役军人、投资受损、涉法涉诉等特定利益群体工作,做好重大活动期间的信访稳定工作。继续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巩固提升年"活动,推动普法志愿服务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七是进一步发挥效能建设优势,深入践行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巩固“双聚双高”作风效能优化年活动成果,立足从严治党,切实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强对区(街)党工委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有力推动全区(街)中心工作。注重在重、难、险、急等工作一线培养锻炼干部,在干成一件件实事、破解一个个难题中推荐考察人才,真正把最优秀最合适的人才用在最关键的岗位。用足用活“三项机制”,坚持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在全区(街)范围内树立“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用人导向,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把履职尽责变成行动自觉,从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出发,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