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思路
来源: 江苏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 发布时间:2018-01-31 10:46 累计次数: 字体:[ ]

一、2017年工作总结

2017年,外农开发区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以强有力的认知深度、重视程度和推进力度,积极应对诸多困难挑战,将“建设两园两区、加快富民强区”作为重要抓手,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全力推动“四个全面”抓落实、“两聚一高”争标兵发展指标可持续增长,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1、致力优化经济发展,园区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加大对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行政推动,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亿元,增长10.0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80万元,圆满完成县交年度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完成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5个,占年度任务的100%;亿元项目投入10.63亿元,占年度任务的212.6% 。完成到账外资600万美元,占年度任务的100%;外贸进出口额7500万元,占年度任务的100%。完成规模工业产值5.3亿元,占年度任务的106%;工业应税销售6亿元,占年度任务的100%;工业固定资产投入3.6亿元,占年度任务的103%;工业技术、设备抵免税额3332万元,占年度任务的333.2%。完成服务业应税销售1亿元,占年度任务的100%;服务业固定资产投入5.6亿元,占全年任务的100%。

2、致力推进项目建设,园区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牢牢抓住产业这个地区发展的“火车头”,紧紧牵住项目这个经济工作的“牛鼻子”,以产业转型、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的攻坚突破,为全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产业项目建设快中求好。掘苴垦区10WM光伏发电项目、南通外农10MW渔光一体光伏电站项目均已并网发电。通威如东东润10MWP渔光一体光伏电站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年底竣工并并网发电。小鲜蛋饲料研发加工项目主体厂房竣工,进入设备安装调试、试生产阶段。小鲜蛋标准化养殖及蛋制品加工项目办公及生活用房主体竣工,6栋养殖车间完成基础施工,3栋加工车间主体竣工,设备安装调试。风农一体化项目正办理用地手续,预计年底前开工建设。

(2)工程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刘埠渔港建设以提速冲刺为核心,实现渔港全面配套和全面连通。排水闸工程已完成闸身、上下游翼墙、上游护底、下游洞首排架及工作桥施工,6月底完工验收,开闸放水。总完成产值1300万元。水闸工程5月10日前完成全部防渗加强及修复工程,土方填筑约10.7万立方、混凝土浇筑约700方、高压旋喷防渗墙约4700m、水泥搅拌桩侧向防渗墙1224㎡。5月30日前具备通水条件,为我县今年防洪度汛打下坚实基础。船闸工程已完成管桩5.6万m、防渗帷幕2.47万㎡、劲性复合桩1973根、土方开挖约20万立方米。年底将完成一、二线4个闸首及闸室段混凝土4.5万立方米、管桩5万米。共完成产值约7000万。码头工程将于11月份完成全部混凝土工程和新增码头前沿抛石护底及土方回填工程,年底前进行完工验收。总完成投入7500万元。万亩海参园加固工程共完成底格埂砼浇筑1087.20、袋装土回填24453.44 m3、下坡灌砌块石工程量16505.17m3、上坡灌砌块石9208.4m3、挡浪墙工程量3447.56 m3,共完成投入为3400万元。渔港大道二期工程设计红线宽52米、道路总长2151米,年底前全线通车,完成产值为7000万元。风光大道已完成图纸设计,海洋论证、海洋环评已完成,并已上报省海洋局等待用海批文。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图纸设计、招标文件起草、标底编制。正在土地挂牌过程中。刘埠现代农渔体验园土地正在挂牌中,预计下月正式开工。加工区北区基础设施配套已完成施工图设计。渔港水闸管理用房项目、渔港陆域吹填项目均完成施工图设计。另外,位审批新进展,2017年开发区结合渔港运行渔船停靠等实际需要对刘埠一级渔港工程水闸、进水闸、码头及避风港护岸结构优化设计,并获得江苏省发改委批复(苏发改农经发[2017]1256号)增加概算11627万元。

(3)农业项目建设持续发力。围绕南美白对虾养殖、紫菜生产和高效设施果蔬生产,新增高效农渔业面积2000亩,新增高效设施面积 1000 亩。新建农渔业项目7个,投资总额超过2亿元。续建农渔业示范园区6个,培植连片种养示范基地5个。加强培育果蔬、南美白对虾、条斑紫菜、特种水产等特色产业4个。完成投入超1000万元以上高效农渔业项目5个。园区农业农村建设继续被南通市列入创建国家级农业示范区的“863”工程和如东县农业“642”工程建设的住阵地之一,绿源果蔬园艺基地被评为江苏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进一步推进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工作,协助完成《拟穴青蟹耐低温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省级现代农业科技项目申报,完成产学研合作项目4个。

(4)招商引资工作难中求进。进一步加大产业招商的力度,取得显著的成效。完成南通麒麟岛海珍品高密度循环水养殖研发、如东绿谱新能源科技、如东开源水产标准化养殖等10个项目签约。完成南通宝春贸易、南通卓茂贸易、南通天演海洋科技、南通亿润水产科技等6家企业注册。另有5个洽谈项目持续跟紧:正大全产业链项目、中峰食品工业园项目、特色田园乡村项目、中农批南通国际物流港项目和国盛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项目

3、致力做优生态环境,园区品质形象进一步提升。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和提升开发区的产业之美、人文之美、生态之美,实现经济与生态协同并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依托园区生态优势,加快推进刘埠现代农渔体验园(特色田园乡村)项目。秉承“核心区+拓展区”的规划设计理念,以刘埠现代农渔体验园为核心区进行“西进北拓”;拓展区分为农业转型升级区(G228西侧、G328南侧)和渔港经济区,打造生态宜旅、宜居、宜商、宜娱于一体的特色田园乡村,进一步丰富外农宜居宜旅的内涵。紧紧围绕生态县指标,积极开展“五位一体”常效管理工作,全年保持在全县考核的第一方阵。夏秋两季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主体推进何丫村、环东村拉网式环境整治,完成县“263”环境整治、推行“河长制”工作任务。完成限养区两家养殖大户的拆迁和一家养殖公司的治理工作。推进交通干线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完成广告牌的治理与拆除工作。同时,广泛宣传、严格执行新《环保法》,坚持“零容忍、严打击、重处罚”,狠抓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坚决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并积极做好环东村环境问题信访调处工作。

4、致力改善民生工程,园区幸福内涵进一步彰显。以抓经济建设的同等力度抓好民生保障事业,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地区进步与百姓幸福的同步推进。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资力度,积极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全年新建农路15公里以上,丰产沟新建泵站6座,水闸1座,硬质丰产沟8.6公里,河道疏浚10万方以上。深入推进“双强”、“双带”工程,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2017年近海、环东、何丫分别达到120万、120万、6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超25000元。加大农村“三资”管理力度,全面推进三资管理“阳光行动”,各村建立了公共信息平台,加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全面推进集体资源平台交易。全面开展土地确权,全区三村22组746户进行确权颁证,通过县级验收,保障广大农民基本利益。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稳步推进,低保核查严格有序;残疾证年审顺利开展;档案管理逐步规范;移民工作靠前帮抚;计生工作主动作为;民间文化开展有声有色。

5、致力创新综合治理,园区社会环境进一步融洽。坚持围绕“民安”强化法治保障、优化社会治理、强化安全管理,有力保障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一是注重综治平安建设。建立完善依法治区工作领导小组,着力落实领导责任制,坚持依法行政,培育法治文化,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服务,依法维护辖区群众的合法权益。扎实推进信访稳定、大调解、技防建设工作和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圆满完成全国“两会”、党的十九大等敏感节点、敏感时期和重大活动的安保维稳工作,全年共排查受理矛盾纠纷166件,调成164件,调成率98.8%。二是注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推进全区安全监管全覆盖、安全考核全覆盖、安全台账全覆盖“三覆盖”。深入推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检查督查常态化落实和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协作活动落实“三落实”。全年开展安全执法检查企业23家,下达责令改正指令书、复查整改意见书各23份,排查安全隐患87处,办理执法案件2起,实现全年全区“零事故”。特别加强海洋渔业安全、工程施工安全的监管和排查,切实做到切实做到分管领导抓安全、工地例会讲安全、日常巡查督安全、齐心合力保安全。

6、致力强化组织保障,园区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区各级党组织以落实管党治党责任为关键,深入实施党建工作创新工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开展“旗帜鲜明讲政治”“我为创新富民做什么”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等专题研讨,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引导全区党员不做“浮头鱼”,争做正派人明白人贴心人。调整优化班子成员挂钩联系村、社区和企业制度,扎实开展“走帮服”活动,领导干部走基层、摸实情、找办法、明思路更加深入有效。认真开展各村(社区)“两委”班子及成员届中考察工作,发现优点,找出缺点并要求限期整改到位。贯彻落实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效能建设问责办法,有效推进机关作风效能建设。严格落实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责任,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推动党员干部强化党章党规意识,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真正做到执行纪律无条件、遵守规矩不含糊、守住底线不逾越、遇到红线不触碰。严格落实“两个责任”,深入实施党风廉政建设项目化、过程化管理,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明责有方向、尽责有重点、督责有抓手、问责有依据,推动形成风清气正、崇严尚实、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2018年工作思路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十九大报告的部署要求,把省委、市委、县委的具体指示,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发展实践,助推外农开发区在新的起点上瞄准新目标,实现新作为。园区将坚持巩固“地绿水清生态”这个“基础优势”,抓住“现代农业示范”这个“看家本领”,加力“绿色产业创业”这个“发展引擎”,抢占“高端服务产业”这个“利好风口”,努力走出一条既有“含金量”更有“含绿量”、既富又安且美的发展新路。

1、更大力度稳增长、调结构,推动经济转型步伐加快。继续围绕项目建设这个中心和“四个全面”抓落实、“两聚一高”争标兵发展任务这个重点,细化落实,逐一分解到企业、到项目、到人头。下发“三重工作”月度推进交办单,并随时进行跟踪检查和督办。对重点企业逐一进行走访,加大服务力度;加强各项经济指标的监测分析,挖掘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确保外贸进出口、规模工业产值、应税销售等年度指标全面完成。2018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亿元;完成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5个,亿元项目投入5亿元;到账外资600万美元,外贸进出口额6000万元;规模工业产值3亿元,工业应税销售3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入3.5亿元;服务业应税销售2000万元,服务业固定资产投入4亿元。

2、更大力度攻项目、强招商,推动发展后劲更加充足。坚持“项目为王”“接轨上海”不动摇,强势推进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一是全面推进项目建设。重点推进中峰食品工业园、正大全产业链、国盛农副产品交易中心等在谈项目,力争早签约、早落户;尽快推进特色田园乡村、绿谱新能源、东电风电等已签约项目,力促早开工、快建设;协调推进通威光伏、小鲜蛋饲料加工等竣工项目,确保尽快达产上规模。二是接轨上海强攻招商。深入推进跨江融合对接服务上海,立足产业规划和产业特色,突出抓好农海产品加工区、刘埠渔港经济区、金海岸现代农渔业产业园等载体的产业项目招引工作。全年力争招引农渔科技研发、食品加工、休闲旅游等产业项目落户5个以上。加快渔港经济区、风光大道二期等一批重大工程建设。三是全力以赴推进工程进度。做好2018年刘埠渔港开闸运营的充分准备。确保船闸工程2018年9月完工验收。新建工程陆域吹填项目上半年完成施工监理招投标,施工队进场施工。码头形成的200米港区陆域在一季度完成配套的水、电、道路、管理用房、控制系统等项目的前期工作,落实施工单位进场建设。风光大道二期工程(南连S223,东接渔港大道),办理用海手续后将完成施工、监理招投标,落实施工单位,年底前确保具备通车能力。

3、更大力度抓重点、促提升,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增效。一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积极推进农(渔)业的项目建设。2018年计划新增高效农渔业面积2400亩,新增高效设施面积1000亩;新建农渔业项目5个,投资总额1.2亿元以上;新建农渔业示范园区1个;培植农渔业示范基地3个;继续培育特色产业两个;完成投入超千万元以上高效农渔业项目2个。二是加强农村生态创建,全力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建设。“五位一体”常效管理工作继续保持保持在全县考核的第一方阵;秸秆禁烧、综合利用工作确保全面完成;计划完成生态片林绿化面积300亩,打造绿化示范路1公里,创建绿化示范村1个,省级绿化达标村1个。计划新建农路6公里以上,农桥3座。继续推进农村畜禽粪污处理、“263”专项整治和“河长制”等相关工作,确保美化农村农民生活环境。三是加大招商力度,继续强化上争项目争取与建设。继续围绕园区五大特色产业加大招商力度,在规范完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合作社综合社建设、标准化试点项目等相关项目的同时,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努力争取上争项目。

4、更大力度惠民生、保稳定,推动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一是围绕强村富民的要求,着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村级集体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全区所有村村营收入全面超过70万元以上,近海、环东分别达到或超过120万元;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新申报家庭农场8个,新培育电子商务平台2个,农业政策性保险全面推进。继续加大农村三资管理力度,全面推进集体资源平台交易,重点推进何丫集体资源的规范管理。二是围绕社会和谐,着力做好基层政法维稳工作。大力推进技防区以及技防村建设,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突出治安重点整治工作,进一步提高公众安全感。全力培育法治文化,开展“七五”普法教育,推进法治惠民,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确保抓实抓细、抓出成效。狠抓信访稳定工作,加大对全区不稳定因素的摸排力度,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狠抓基层基础建设和政法队伍建设,全力保障全区社会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三是围绕安全稳定,着力做好各类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积极推进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机制建设,建立“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机制,对安全诚信好的企业实施各种优惠政策。积极推行检查制度、督查制度,将全年规定动作等都细化到全年每个时间节点、各部门重点检查内容等,确保实现安全检查常态化。根据区紫菜企业及虾养殖企业较多情况,适时推进“3HH模式”(互学互补、互查互比、互助互救)安全生产协作活动,构建企业协作长效机制。

5、更大力度强基础、创亮点,推动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特别要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领会,并根据上级部署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旗帜鲜明讲政治,着眼全局强队伍,驰而不息转作风,更严尺度促廉洁,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把握“全面从严治党走向严紧硬”的深刻内涵,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断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永葆党的肌体健康,配合上级监委部门做推进相关工作机制、工作机构改革。时刻保持“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恪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十项规定、市县区各项规定禁令,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狠抓“四风”突出问题整治,高标准严要求落实“两个责任”,坚定不移地把基层党组织打造得更加坚强有力、更加焕发活力,坚持不懈地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能力,着力打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