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2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县6个项目入选省级、市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海韵黄梅剧团入选省级优秀群众文化团队。河口镇、双甸镇两项农村公共空间治理课题通过县级复审。新店镇、曹埠镇、洋口镇智慧广电乡村建设通过省市级验收。全县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0.48平方米;江苏数字文化服务乡村覆盖率65.87%。
(三)繁荣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在省以上发表、参赛和参展的作品60余件,获得国际级奖4个、国家级奖5个、省级奖1个。魔术《月光白鸽》《纸飞机》参加第28届国际魔术联盟(FISM)世界魔术冠军杯大赛,分别夺得最佳原创作品奖和舞台魔术作品发明奖。魔术《月光白鸽》《梅花三弄》入选第十一届全国杂技展演参演作品。农民画《其乐融融》入选中宣部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新年画作品联展;《渔船回港补网忙》《赶海》入选全国农民画双年展。舞蹈《大海,故乡》获省“五星工程奖”。
(四)文化惠民活动精彩纷呈。举办文旅大集、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活动12场;举办“滨城之夏”“港城之春”“杂技村居行”等文化品牌活动演出1800余场,线上文化活动200多场;全县接受文化场馆服务319万人次,人均接受服务次数3.63次。
(五)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县入库重点文旅产业项目37个,全年计划总投资31.19亿元;新增规上文化服务业企业9家。截止三季度,累计完成投资额21.15亿元,投资完成率68.7%;文化旅游服务业项目考核全市第三;文化娱乐业营业收入增幅59.88%,位列全市第一;文体娱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增幅-0.42%,排名全市第二(截止二季度)。
(六)规范文旅市场执法监管。组织开展“二十大护航”、防养老诈骗、未成年人保护等专项行动2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4800余人次,检查文旅经营场所2200余家次,办结案件15起,受理举报投诉15起。如东县旅游协会成功换届改选。
(六)加大文物和非遗保护力度。国清寺遗址保护利用工程顺利完工。完成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展陈大纲编写。红木雕刻传承人刘承林被评为“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劳动模范”。承林木雕艺术馆获评“省人社厅乡土人才红木雕刻传承示范基地”。
二、2023年主要工作思路
一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如东大剧院项目立项。指导镇(区、街道)打造“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在掘港街道、城中街道选取20个小区设置100个点位,推进应急广播二期工程试点建设。完成4个乡镇智慧广电乡村建设。
二是实施文艺创作推广工程。创作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举办“文旅之星”系列赛事。建立全门类文艺作品题材储备库,冲刺省级以上奖项2个。组织第十九届“滨城之夏”、送杂技下乡等文艺活动1000场以上。
三是打造特色文旅品牌。出台全域旅游实施意见和政策意见。启动栟茶古镇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反清乡纪念馆开展4A级景区资源评审,争创4A级景区;“复地?上河印巷”申报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全年文旅产业项目投入不少于8亿元,进入省、市文旅产业项目库8个项目以上。新增规上文化企业10家,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达100%。文化产业项目和文旅行业GDP核算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力争进入全市第一方阵。
四是加强文物和非遗保护传承。推进县博物馆布展工程。培育《跳马伕》《浒零花鼓》等省级以上传承基地。挂牌“红木雕刻传承研究发展中心”,建立红木雕刻名家库,策划举办国家、省市级红木雕刻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