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主责主业不断强化
对内宣传方面,我们把准方向导向,突出主题主线,重点围绕“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喜迎党的二十大”、贯彻县第十五次党代会及十五届二次、四次全会和县两会精神、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焦“六个年”·争当排头兵系列典型、乡村振兴和民生实事工程、全国文明城市建设、重特大项目招引落地、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题材,高点策划、精心组织、强力推进,通过大量精彩报道进一步凝聚了全县跑赢新赛程、争当排头兵,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如东篇章的共识,壮大了主流媒体的声音,在全县上下浓厚了干事创业、争先进位的良好氛围:
一是围绕喜迎党的二十大,启动了“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喜迎党的二十大”大型新闻行动。发动中心采编人员深入全县各地、各行各业进行采访,开设“喜迎二十大”以及“喜迎二十大·非凡十年”“喜迎二十大·我们这十年”等重点栏目,以深度报道、系列报道、短视频报道等多种形式、多媒体形态报道,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和实践伟力,生动展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如东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奋力争当长三角沿海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新征程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和胜利闭幕后,开设“二十大时光”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围绕全县各级党组织、各界群众收听收看、热议畅谈和迅速投入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加大宣传力度,整个新闻行动,紧扣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结合全年重要节点统筹谋划、持续发力,从年初到年末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共刊播各类新闻490多篇(条次),实现了开篇高开高走、热度持续提升、精彩贯穿全年的效果。
二是围绕县委重大部署重要会议精神宣传报道,县委十五届二次、四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刊播新闻报道150多条(篇);围绕打赢阻击战,夺取“双胜利”主题,刊播2000多条(篇);围绕“聚焦”六个年,刊播稿件300多条(篇);围绕“乡村振兴”、民生实事、为民服务刊播稿件550多条(篇)。
三是聚焦“六个年”宣传,分别开设“向海发展标志年在行动”“招商引资突破年在行动”“转型升级攻坚年在行动”“营商环境提升年在行动”“水质达标决战年在行动”“作风效能优化年在行动”等6个子栏目。共刊播稿件300多篇(条),充分反映了全县各地各部门认真落实县委十五届二次全会明确的八个方面重点工作和县人大十八届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的六个方面重点工作的奋进态势和显著成效。尤其是针对水质提升,贯彻落实全县污染防治攻坚大会、“水质达标决战年”暨首季“对标进位”专题会精神,与县攻坚办联合开展了“书记谈治水”专题系列采访。针对作风效能优化提升,与县委组织部合作开设了“作风效能优化年巡礼”专栏。同时,根据阶段性特点,先后集中媒体版面和时段,开设“‘聚焦六个年’?夺取‘双胜利’”“聚焦‘六个年’?冲刺双过半”系列宣传。对县委书记陈慧宇今年以来调研过的所有镇区、街道、部门进行“回头看”式采访报道,将报道与冲刺双过半紧密结合。采用现场新闻、系列访谈、系列报道、深度述评、短视频等多种形式,深化“走转改”,通过讲故事、挖细节、见人见事见实效,让宣传报道有色彩、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通过生动展示“六个年”工作的成绩、亮点,为我县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奋力夺取“双胜利”,全力争当长三角沿海高质量发展排头兵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外宣方面,在讲好如东故事、扩大如东影响力、增强如东美誉度方面成效较为明显。去年各平台外宣用稿达1200篇(条),国家级(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超100篇(条),省级300多篇(条),市级700多篇(条)。其中,央视用片近40条,并且有1条在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经济半小时》先后2次以专题形式大容量报道如东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有10多篇(幅)作品在《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创历史纪录,有超10多条(篇)在新华社(客户端)刊播。上海台用稿8篇(条)。
二、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去年以来,精品创作成果创历史最好水平。已经公布的有80件作品获国家、省、市各类创优奖项,其中,国家级5件,省级20件(省一等奖1件),市级48件(市一等奖4件)。值得一提的是,《理想照耀中国——庆祝建党百年双“100”系列融媒报道-江苏如东:崛起海上三峡》荣获国家广电总局2021年度第二季度优秀广播电视新闻作品(2022年一月评审、公布),同时荣获中国记协组织开展庆祝的建党百年融创报道十大精品案例(地方媒体)。广播剧《蛟龙出黄海》获评江苏优秀文艺成果,为南通市新闻单位中唯一获奖作品,《蛟龙除黄海》《山沟里飞出欢乐的歌》荣获市五个一工程奖。《如东携手桐乡探索“跨省通办”新路径》获江苏省县市报好新闻一等奖。中心纪录片《熊猫侠侣》入选2022“江苏百人纪录片扶持计划”选题,成功入围“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全省仅有6个选题入选,南通唯一。同时,该片在央视国际频道等多家国家级、省级平台刊播。
三、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中心进一步建立健全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平台建设为支撑、先进技术为保障、创新考评管理为手段的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行管理机制体系,狠抓融媒体中心内涵式、创新性发展。通过进一步优化新闻宣传产品供给结构,拉长主线、丰富主题。以不断优化新闻宣传产品供给结构为目标,进一步推进移动优先、进一步巩固“媒体+”基础,坚持“大融合、小分割”和“优先保障、统分结合”原则,对采访队伍统筹调整,努力推进结构性与多元化、多数量与高品质、融合型与差别化的有机统一。上半年还试行了视频工作室和新闻评论工作室的组建。集中中心骨干人员,组建了新闻评论工作室,加强了新闻评论的写作力量。
四、融合整合不断推进
持续加强“融合生产”、“移动优先”的组织推进,着力运用荔枝云平台加强新闻生产流程的管控,不断提升新闻稿件融合生产能力和水平。对移动端用稿增加了考核力度,强化移动端首发,所有稿件资源第一时间向中心移动端平台发稿发片。根据发布的时效性、图片与短视频配备情况、点击率(阅读量、点赞数等),来进行具体考核。记分细则体现优稿优分,向快、短、新、活类作品和优秀短视频产品倾斜,采用以点击量为基准的考核激励办法,对爆款产品实行重奖,新媒体形态稿件的数量和质量均明显提高,新媒体稿件的结构和比重不断优化,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
五、经营运营难中求进
2022年,我们面临疫情带来的严重影响的不利形势,尽可能开拓市场,想方设法增加经营性收入。我们及时调整经营思路、转变经营方向,开发经营项目,在巩固政务合作的同时,组织策划了一批有影响的产业活动,着力弥补已造成的损失,借助气象日、司法日与相关部门联系举办了气象日、司法日直播活动,通过自身新媒体优势,扩大新媒体代维数量,提升新媒体代维质量;承接县级机关、镇(区)的宣传片拍摄和制作工作,受到各个单位的好评。在去年端午节期间,成功举办房产交易会。今年春节前,中心上下克服困难,举办了2023年如意东方奋进年春节联欢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