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广播电视工作总结
来源: 传媒中心 发布时间:2012-12-14 00:00 累计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县文广传媒中心坚持“新闻立台、经营强台、改革活台、人才兴台”的工作思路,围绕“新闻宣传全市争先、事业发展全省赶先、产业拓展全市率先、队伍建设全县创先”的总体目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奋力赶超,新闻宣传、事业建设、产业发展、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如东提升城市软实力、勇当江苏沿海开发排头兵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一、新闻宣传

1.新闻宣传重点突出。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抓好主题宣传,精心策划,开设专栏,全力报道好如东县第十三次党代会、县两会、新农村工作会议等重大活动。组织实施“三争三实促发展”、“勇当三争三实排头兵”、“六看三农新变化”、“喜迎十八大”等专题、系列报道,策划推出“边界村纪行”、“建设沿海大通道”等系列采访行动,充分展现了如东“两年赶超、五年争先”、“争当江苏沿海开发第一县”的奋斗进程和风采,为如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加大民生报道力度,今年成立了民生报道组,并在四家媒体同步开设了“民生 118栏目,自元旦正式开通以来,每天有两条以上民生新闻在四家媒体刊播,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

2.节目改版深入推进。坚持走本土化、专业化、特色化之路,积极主动地实施节目、栏目改版,全力打造广电媒体新形象。电台直播节目由原来的1个增加到3个,全天直播3个半小时,自办节目由原来的2个增加到4个。同时,整合了中央级媒体和制作公司的优质节目资源,使得全天节目丰富多彩。电视台对节目实行统筹管理,使节目变得更“干净”,串联更流畅。今年推出的首个方言类节目《大沈阳说如东》,用方言讲述如东风土人情和历史掌故,节目每周一档,话题贴近,讲述生动,同步在如东人民广播电台和如东电视台播出,短短几个月,已经成为如东人喜闻乐见的节目。报纸对综合新闻版相关栏目进行整合,凸显“民生立报”、“民生立版”意识,在保留“118短信平台”等栏目的基础上,新设了“今日关注”“百姓聊吧”、“有一说一”、“众生相”等民生栏目,有效增强了报纸的贴近性和可读性。

3.对外宣传力度加大。今年以来,我们积极组织稿源,潜心挖掘题材,努力向上级台发稿片,有效地扩大了如东的知名度。到目前,电视在江苏卫视和南通台用片89条,央视用片7条。广播在省级媒体用稿29篇,有两篇广播稿件在《全国新闻联播》和《央广新闻》节目中播出。报纸在市级以上报刊用稿28篇。此外,节目创优也创下历年最好水平,电视有4档节目获得南通市一等奖,9档节目获得市二等奖,3档节目获省级三等奖。其中,创作的访谈节目连续两年击败市台送省参评。广播今年共有22档节目送评省市政府奖,其中1篇获省三等奖,2篇获市一等奖,其余分获南通市政府二三等奖。报纸在全省“县市报好作品”评比中,获奖档次、篇数均在同类报纸中名列前茅。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外宣目标。

4.如东新媒体上线运行。经过4个多月的试运行,《如东新媒体》于 518正式上线运行。《如东新媒体》融合广播、电视、报纸三家传统媒体的新闻信息,放大媒体资源的优势,通过对自身媒体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新媒体独特的表现形式,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组合报纸新闻、视频新闻和广播新闻,重点突出沿海开发、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工业运行等内容,推出了江苏沿海千里行、边界村纪行和两会等专题,为发展鼓劲加油。同时,加大了民生报道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互动性的优势,倾听百姓诉求,为网民提供舆论监督,网站日均点击率不断攀升,在百度点击“如东新媒体”成为首位。

二、事业产业

1.广电基础建设不断夯实。今年我们继续在全县广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打基础,满意服务进万家”活动,大力推进基础网络整改工程,集中人力物力对镇村基础网络进行全面整理,对照广播电视线路的技术要求,逐村逐户进行线路整改、信号调试、用户回访、调频广播安装维护,数字电视节目传输质量明显提升。到目前,已经完成了100多个村的整网任务。与此同时,我们在完成掘港、丰利、岔河、茶机房改造扩容的基础上,今年对其他10个广电站机房进行了实地勘察和技术规划,目前新店、双甸、曹埠、苴镇广电机房已完成改造扩容,年内全县14个广电机房将得到全面改造升级。到目前,全县所有镇区和40%以上的村实现了网络双向化。

2.广电网络传输质量不断提升。今年我们对波分万兆网系统进行了扩容升级,通过波分设备组建了独立的县电子政务内网,使其运行更加稳定快速。同时,对全县1300个老的ut设备进行更换,对宽带认证系统进行全面升级,采用电信级的计费认证方式,利用流量控制、策略路由、内容缓存等技术手段使网络层次变得更清晰,结构更加合理,物理层的瓶颈基本得到解决,网络质量显著提高,改善用户体验明显改善。

3.产业经营不断拓展。今年以来,我们拓展经营思路,优化频道资源,加强联办合作,千方百计增加收入。对原有电视广告进行了改版,增加了行业先锋、教育园地、杏林写真、城管关注等栏目,拓宽创收渠道。加强商业企业合作,先后举办了如东首届“惯蛋”比赛、如东县首届少儿才艺大奖赛、春季车展等活动,有效促进广告收入增长。今年,我们还将广告市场向EPG广告、电视直销等新领域拓展,取得良好效益。同时,继续实行全员营销制度,充分调动全员参与经营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到目前,全县数字电视用户27万多户,新增宽带及其他增值业务用户1万多户,超额完成年初目标。

4.电视塔拆旧建新。经中广研究所论证,并经请示上级部门同意,已于今年5月初将旧广播电视塔顺利拆除,目前由北京中广电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新塔方案已经初步确定,正在办理环评和新塔设计招标手续。新塔按照全新的设计理念,充分考虑了新区的景观规划,努力将这座广播电视标志性建筑打造成本地的一大亮点,同时发射塔的各项使用性能将得到大幅提升,真正做到广播电视信号全覆盖。

三、深化改革

抢抓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文化体制改革带来的新机遇,结合自身实际,加快推进以公司制为组织形式的制度创新。在原有网络公司、服务公司的基础上,今年新成立工程公司和广告公司,形成了四大产业经营平台,建立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实施企业化管理、公司化运作和市场化经营。同时,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大刀阔斧推进用人制度、管理制度、分配制度、考核制度等一系列改革,以改革创新,激发广播电视发展新活力。

四、党建、队伍建设

1. 加强组织建设。针对部门人事调整等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党组织结构,新建立退休党员老年党支部,目前共有4个支部,12个党小组,组织结构进一步完善,为顺利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名,发展预备党员8名,有6名预备党员转正。目前,中心机关党委共有党员114名,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占比83%以上,50周岁以下的党员占比84.9%以上。

2.加强作风建设。结合“三解三促”、“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广电系统上下按照“争先意识更强、服务效能更高、队伍形象更佳、发展成果更好”的总体要求,着力推进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打造阳光广电、效能广电。同时,中心效能监察室加强机关作风和效能监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在全系统通报,督查结果与月度考核、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直接挂钩。通过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全系统上下形成了求真务实、奋力赶拼的工作氛围,各项工作有序快速推进。

3.加强文化建设。机关文化建设扎实开展,制定下发了《机关文化建设实施意见》,举办了“十佳”服务明星事迹报告会、“携手奋进·辉煌广电”文艺汇演,开展了广电系统“十佳”服务明星评比表彰等系列影响广泛的文化活动。加强文化阵地建设,篮球场、网球场、宣传橱窗等文化阵地初具规模。同时,积极开展“三争三实”排头兵典型集体、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示范点、基层党建工作品牌等创建工作,重点加强党建工作品牌——8086先锋队的培植树立工作。通过活动的开展,机关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员工精神饱满、干劲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