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商务部门认真落实县“‘双聚双高’作风效能建设攀高年”部署,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强化党建引领,突出实干争先,服务发展大局,重点围绕主责领域“三项”提质工程,精准发力,以竞促进。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招商引资方面:截至6月16日,全县累计实际使用外资1.11亿美元,完成半年招商引资绩效评估目标(1.87亿美元)的59.4%。1-4月累计确认实绩7491万美元,位列全市第四。预计二季度新增到账5000万美元左右,上半年累计可达1.5亿美元,达市半年任务序时。累计新签约并注册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6个,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1个、5亿-30亿元项目12个、1亿美元以上项目3个。5亿元(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累计17个(其中内资项目13个,外资项目4个)。2.对外经贸方面:据海关数据统计,1-4月全县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06.46亿元(同比增长4.3%),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33.6%。其中出口额67.4亿元(同比增长7.0%);进口额139亿元(同比增长3.1%)。进口总量继续位居七县市第一,进出口总额列七县市第二;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1176万美元。预计上半年全县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00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出口额100亿元(同比增长2%),进口额200亿元(同比增长10.1%);完成对外直接投资项目5个,对外直接投资额2012.1万美元(同比增长22.6%)。
3.商贸流通方面:1-5月份全县实现社消零162.5亿元,同比下降0.1%;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增幅14.3%、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增幅56.8%、限上住宿业营业额增幅41.9%、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增幅60.5%。预计二季度社消零总额同比持平,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增幅同比持平、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增幅18.1%左右、限上住宿业营业额增幅2%左右、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增幅17.2%。上半年预计入库限上企业42家。
二、重点工作
(一)提升招商引资“引力”,持续招大引强。一是突出双轮驱动。树牢“管行业管招商”理念,坚持服务业招商与制造业招商并举,商务局(投资服务中心)提高站位、主动作为,建立专班,全员发力,将任务分解到每位班子成员、每个科室,推动制造业招引尖兵向双业态招引健将角色转变,落实两手抓、两促进。二是提升专业水平。紧扣3+2+1主导产业体系,不断突出项目谋划,深化产业招商研究,绘制海洋产业招商图谱,形成产业研究报告近10篇,完善《2025如东投资指南》,为全县招商引资提供参考;举办全县招商引资培训班,进一步夯实全县招商队伍“两懂两会”基础,激发“敢为善为”活力。三是精准活动招商。系统制定全年招商活动计划,在泰国、马来西亚等境外国家和京津、长三角、湾区等产业发达区域,参与组织高质量招商对接活动40余场;不断加强与专业机构对接,扩大资源网络,与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南通张謇企业家学院展开战略合作,充分利用“大零号湾”平台,对接承办上海交大系列沙龙专题活动3期,汇集一批入园意向企业,目前9家企业入园孵化,其中1家企业已在如东实现产业化。
(二)提高对外经贸“抗力”,保持平稳有进。一是有效应对贸易风险。美加征不合理关税期间,迅速组建专班,深度调研涉美贸易重点企业受影响程度,针对性完善优化稳外贸相关政策措施,并加强政策“上门”宣贯培训,动态掌握企业运行情况,与企业共同应对关税压力,确保外经贸企业群体稳定。二是全面加速集聚建设。以外贸集聚区建设为关键抓手,形成平台支撑、激发集聚效应,现阶段已根据我县实际形成建设方案,全面加速“软、硬件”建设,目前已招引意向入驻企业10家,力争年内揭牌运行。三是有力保障出海安全。加强赴外劳务人员权益保护,上半年妥善处理顺通公司在以色列工程2人伤亡事故纠纷,为劳务人员家属争取到合法补偿。加强海外投资企业风险研判预警,增强对企联系,指导企业充分利用出口信用保险政策,进一步扎牢海外风险防范“篱笆”。
(三)提振居民消费“活力”,拉动消费增长。一是活动刺激消费。围绕县城商圈、旅游度假区、栟茶古镇等消费促进“主阵地”,在元旦、春节、五一、端午期间精心组织丰富多彩的“五彩如东 如意生活”系列消费促进活动,叠加政府促消费券发放和以旧换新活动,以消费供给侧改革,不断提升消费体验,有效吸聚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全面带动消费增长。二是优化商业布局。制定《如东县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21-2035)》,指导镇(区、街道)编制商业网点发展规划。以农产品市场改造、集镇商超升级为抓手,逐步构建多层级便民消费圈。筛选物流配送中心改造、乡镇商贸中心改造等优质项目,申报2025年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三是规范行业市场。持续推进商贸领域安全隐患整治,开展餐饮场所、加油站、农贸(批)市场滚动排查,对发现问题及时销号整改,督促经营主体提高安全意识;针对近期居民反映较多的美容美发行业单用途预付卡纠纷问题,组织专门力量,开展专项排查整治,进一步规范行业运行,为消费者合法维权提供帮助,促进行业健康。
三、下一步思路举措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标县委、县政府要求还存在差距。当前,重大项目信息储备还不够多,特别是百亿级重大项目迟迟未能突破,外资到账后劲还显薄弱;国际经贸形势不明朗,外贸企业群体压力巨大;国内消费市场有效需求还不高,商贸流通数据持续增长难度仍然较大。面对困难与不足,商务部门将坚定不怠、担当作为、持续奋进,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各项既定目标任务!
(一)紧扣作风效能优化,狠抓“执行力”。一是凝心铸魂强化引领。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局党组以上率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聚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强化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委重要决策部署,把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落实到具体项目、具体科室、具体负责人,确保政令畅通、执行到位。二是锻造品格涵养气质。结合“敢为善为好干部”十项措施,扎实推进“菁鹰砺翅商海远航”商务系统干部培养计划,引导干部职工恪尽职守拘小节、担当作为挑大梁,培育并彰显“担当、务实、勇毅、进取”新时期如东商务干部特质。三是深督问效抓好落实。聚焦纪律作风建设,抓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常态化开展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做到重要事项及时预警;选取问题易发点、企业关注点、用权风险点等“小切口”,坚持精准精细查摆问题,动态开展督查督办,引导干部职工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二)紧扣重大项目招引,拼出“加速度”。一是锁定主攻方向。持续围绕我县产业优势,瞄准重大外资、现代服务、海洋经济三大重点招商方向,用足以商引商,精准活动招商,强化机构招商,更高维度捕捉信息,更深层次对接上海,更宽领域融入苏南,全力招引一批规模大、效益高、成长性强的好项目,力争百亿级项目取得突破。二是瞄准难点突破。常态化走访重点外资企业,宣传外资研发中心免税退税、利润再投资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外资企业增资扩股;进一步加强实际使用外资的跟踪力度,重点推进科森新材料、创迈新能源、晶丹达科技、中科新创源智能科技、爱德士鞋业、华润新能源、奥瑟姆环保制造、龙翼航空等项目的外资到账。继续加强与异地商会、行业协会、大院大所等机构组织的合作,用好资本招商、产业链供应链招商,主攻央企国企、知名外企,全力捕捉一批重特大项目信息。三是突出活动成效。围绕现代服务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智能制造产业,加强与行业龙头、上市公司、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优质企业的对接,以苏州、杭州方向文化旅游、数字经济,深圳方向泛半导体,上海方向智能通讯、人工智能为重点领域,高规格、精准化开展专题招商推介活动。指导各板块载体参照县级招商活动标准,结合各自优势,重点发力,确保招商活动谋划有深度、推进有力度、落地见实效,全力提升全县招商引资质效。
(三)紧扣对外经贸增长,稳住“基本盘”。一是抓创新,固优势。积极主动扩大进出口,深化外贸创新发展,支持我县有竞争力的优势行业产品持续提档升级;加快外贸集聚区建设,力争年内实现揭牌,激发集聚优势。二是抓联动,促融合。充分发挥“行业+基地+协会+企业”联动作用,助推外贸企业有序发展。加力探索内外贸一体化实践,助推外贸优品转销国内市场,最大程度抵消美国加征不合理关税带来的出口压力。三是抓重点,强服务。抓境内外重点展会机遇,积极组织协调企业参展观展,帮助企业扩大交流、拓宽贸易渠道、开拓多元化市场;关注重点外贸企业,深入走访调研,助力企业进出口降本增效,切实疏通企业进出口堵点,全面推动我县“大企业”做稳做强。四是抓建设,提效能。支持我县有传统优势的光缆、纺织服装、建筑、化工等行业开展“一带一路”对外投资和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的同时,加强企业风险风控意识建设,确保海外工程安全;协调推进金牛作业区起步码头及协鑫、国信LNG码头建设,提升口岸运力能级。
(四)紧扣居民消费主线,激发“新活力”。一是突出抓增量。持续推进“个转企、产转法、小升规”等入库纳统工作,强化招培并举、深入内部挖潜,加大商贸服务业招商力度,推动在手在谈项目签约落地,注册运行,做大全县限上贸易企业库,力争全年培育限上企业100家,形成商贸流通新的增量。二是突出强支撑。对所有在库企业进行排查,实时掌握企业运行情况,突出重点批零住餐企业的发展状况与数据质量情况分析,强化服务沟通,及时做好开票和数据申报之间的比对工作,不断优化数据质量。三是突出促合力。充分发挥商贸流通专班的协调服务作用,会同发改、统计、税务、市监、镇区等单位部门定期沟通对接,确保各项数据实时掌握。狠抓批零住餐业的开票为数据申报做好支撑。四是突出促消费。持续开展“五彩如东 如意生活”系列促消费活动,做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主题,唱响全年促消费四季歌。推动商文旅体健多要素融合,打造嵌入式消费新场景,狠抓苏超流量变现,近期集中力量办好以“首届啤酒嘉年华”为核心的暑期系列促消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