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商务局(招商局)2018年度工作总结
来源: 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12-21 11:01 累计次数: 字体:[ ]

一、主要成绩

1、外资到账。全县1-10月份累计到账外资21124万美元,占年度目标的70.41%,同比增长13.3%。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0家,净增注册外资8.1亿美元,其中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9个,注册外资7.5亿元。预计全年实现外资到账3亿美元,占年度目标的100%。

2、对外贸易。1-10月份,全县实现外贸进出口314.76亿元,占年度目标112.4%,同比增长59.6%。其中出口109.72亿元,进口205.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1%和10.3%。进出口增幅在五县四区位居第一,高于全市增幅52.9个百分点;“四个全面”月度考核位居市各县(市)区第五位。预计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50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25%,同比增长34.1%。

3、外经合作。全县1-10月份实现境外投资9674万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6872万美元,分别占年度目标的120.93%和98.17%,同比分别上升31.71%和 343%,完成序时进度占比全市第一。预计全年实现境外投资10400万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8300万美元,分别占年度目标的130%和118.57%,同比分别增长31.71%和62.36%。

4、流通消费。全县1-10月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2.42亿元,同比增长9.7%;全年培植限上企业(含月度)共36家。预计全年实现社消零总额380亿元,同比增长10%。

二、亮点工作

1、持续发力推进招商突破。面对国际投资欲望减弱、国内招商竞争加剧的严峻挑战,深入实施产业招商战略。特别是策划推进了一季度“开门红”、二季度“百日竞赛”、三季度秋季攻势、四季度“海洽会”等一系列招商活动,每季都有招商重头戏,1-10月份,县级层面举办(或参加)各类大型招商活动12场次,各镇区开展各类具有一定规模的专题招商活动90场次,其中对接上海活动60余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累计登门46家企业,拜访高层近百人次,推进在手在谈重大项目17个;县级领导参与接待或亲自带队赴外开展小分队招商121人次;镇区主要领导招商190人次,分管领导招商440人次,专职招商员招商1530人次;招商局1100人次。遴选20名机关干部第二批挂职招商,80名专职招商员赴苏州大学接受为期一周的专题研修。

2、持续发力推进外贸提质。沉着应对严峻外贸形势,积极探索对外贸易的新路径和新模式。修订外贸发展相关扶持政策,纳入县委县政府《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意见》;招引深圳环海供应链有限公司来我县注册南通环翔外贸综合服务有限公司,已正式开展通关、结汇、退税等各项业务;引进深圳海康供应链有限公司在洋口港投资开展跨境电商直邮业务,年底可望正式运营。

3、持续发力推进外经稳健。抢抓“一带一路”投资建设机遇,着力构建“走出去”综合服务体系,具体抓实了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跨国并购、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四大关键。重点推进完成了全市年内最大境外投资并购项目;顺通集团获以色列全球承包商资格和房地产建筑最高资质;所有在手劳务纠纷全部清零。

4、持续发力推进内贸转型。聚焦市场体系建设、电子商务发展和服务外包拓展等重点,全县消费市场繁荣发展。经济开发区成为省首批电子商务众创空间创建试点;如东高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市认定为南通市服务外包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岔河镇银河村上榜“中国淘宝村”。

三、目标举措

明年主要目标:实际利用外资3亿美元,外贸进出口300亿元,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7000万美元,境外投资8000万美元,社消零增长9%。具体举措:

1、聚力提升产业招商质效。紧扣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临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布局,在主导产业补链、强链和新兴产业培育上深耕细作,着力引进影响力大的引领性重特大制造业项目,全年举办各类主题鲜明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招商活动30场次以上,赴境外开展招商活动团组10批次。重点推进金光集团、台湾中石化、爱森化工、富展科技、中石油、东瑞医药、凯爱瑞食品、同和金属等一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实施进度。

2、持续优化外贸发展质态。深入贯彻落实“优进优出”发展战略,开拓多元市场,培育新兴业态,优化外贸发展环境,促使外贸稳中有升、结构向好、质量提升。重点推动跨境进口直邮项目启动运营、跨境电商产业园打造,支持引导重点企业开展“海外仓”等新兴贸易,加快推进洋口港保税物流中心(A型)建设和正式运营,并争取尽早向保B转型。

3、切实加快对外合作步伐。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持续加大政府组织推进力度、政策引导促进力度和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全力以赴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重点引导企业开展并购、股权投资,获取世界先进技术、知名品牌、高端人才和营销网络,加快融入全球价值链高端。

4、积极促进商贸流通升级。以培育限上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市场建设等为引领,推进内贸流通供给侧改革,促进商贸流通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