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审计局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0年如东县审计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全面履行审计职责,全力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现将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职能工作情况
我局认真谋划制定2020年审计工作计划,当好政府“经济运行卫士”。截止6月14日,已发出审计项目通知书7份,参与实施审计项目10项。
(一)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保证人民安全。
靠前指挥,抓落实。全体班子成员带队社区联系组、企业联系组、专项审计组以及后勤保障组四个小组,深入基层靠前指挥。全局33人全员参与。严防死守,排疫情。我局抽调21名机关干部和部分特聘审计人员对辖区内无物业小区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监督把关,助复产。我局3名班子成员带队驻点县经济开发区,对辖区内3家企业生产经营复工前防疫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奉献爱心,战疫情。针对疫情防控期间献血人数减少,血液供应紧张的情况,我局第一时间积极响应,发起“为生命护航”献血活动,组织审计干部分批次轮流献血。并同时组织了“为武汉加油”抗疫募捐活动,全体审计干部踊跃奉献爱心,连远在上海、杭州等地的退休老干部也积极贡献自己的爱心,全力支持抗疫工作。坚守本职,强担当。疫情发生后,我局围绕工作重心,把疫情防控工作同审计部门的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一手抓防治,一手抓业务,做到疫情防控和业务工作两不误。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关口前移,报经该县政府批准后,启动了对疫情防控专项募集资金(物资)筹集、管理、分配和使用情况的跟踪审计,并拟定了具体工作方案,组织精干力量提前介入,全程监督跟踪防疫资金、资产的管理使用,形成多期审计专报,该做法得到县政府主要领导及市级审计部门的充分肯定。我局的疫情防控工作荣获全省审计系统先进集体。
(二)开展预算执行审计,促进财政健康运行。
今年的预算执行审计,注重对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完整性和财政支出结构合理性的审计检查,以及预算到位率和支出进度的跟踪审计,促进预算执行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以财政部门为源头,同步实施一级预算单位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围绕非税收入征管,规范政府性收入管理。重点审查预算内罚没收入、专项收入、行政性收费、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及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基金预算收入,预算外财政专户收入,国有资产收益户国有资产收入等非税收入是否真实合规,是否及时确认、足额入库情况并延伸相关执收单位。在同级审项目中,同步实施农村公共卫生资金管理使用绩效情况以及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审计,为同级审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三)探索资源环境审计,促进重大政策落实。
按照县委、县政府领导对审计项目的设置要求,组织开展了2017年至2019年水资源保护和治理情况(河长制)专项审计调查,并选派审计骨干参加了全市组织的南通市水污染防治情况专项审计,通过这些专项审计调查内容的设置,采取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专项审计与重点跟踪审计相结合等方式,将专项资金、投资建设等专业贯穿成一条环环相扣、相互支撑的“链条”,在促进审计内容创新的同时,保证了审计覆盖面的提高。
(四)加大政府投资审计,确保政府资金有效利用。
一是加快投资审计改革。按照投资审计“三转”要求,结合投资审计中的存在问题,加快推进投资审计改革,确定了“由结算审计向全面审计转变、由委托审计向复查考核转变、由核减造价向效益评价转变、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技术转变、由直接扣减向依法处置转变”的投资审计改革思路,草拟了《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中介结果备案核查办法》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绩效评价办法》,并着手进行中介机构报告库、审计问题整改库等五个平台的建设,努力实现投资审计的高质量发展。二是开展跟踪审计。对重大项目、社会关注度高的国土资源大厦维修工程、环境监测中心大厦维修工程、三河六岸整治及景观工程等实施跟踪审计项目,关注项目审批、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工程招投标、工程质量(隐蔽工程)、工程结算(工程计量和签证)、资金管理等关键环节,从源头上确保工程质量和控制工程造价,实现全过程审计。三是实施竣工决(结)算审计。为了更好的做好竣工决算审计工作,今年以来通过积极宣传并要求建设单位按法定要求及时做出工程财务决算、结算审计报告,纠正建设项目不能及时决算(结算)“顽疾”;并就审计发现的施工单位质量问题、不及时提交结算资料,有违规违法问题的,通报主管部门依法处理,促进不断提升建设管理和投资控制水平。
(五)重点突出绩效审计,促进专项资金落地。
根据局年度计划统一安排,实施如东县2014至2019年绿化工程绩效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审计范围涵盖各镇区租地造林、交通干线绿地、城市园林绿化等多个部门和行业。此次审计,一是统筹审计资源,镇区内审人员采取交叉审计方式,同步实施镇区绿化工程“一条鞭”审计。二是创新审计方法,利用“林调通”系统、Goole地图等进行大数据审计,通过数据分析比对,快速锁定审计重点。三是融合审计内容,既关注绿化工程现状和投资情况,又关注绿化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六)深化经济责任审计,拉紧权力制约的弦。
上半年开始实施顾海军同志担任如东县中医院院长期间经济责任审计,并同步开展融合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落实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和医院信息系统审计。审计过程中主要关注领导干部履职情况。将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绩效纳入审计内容,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领导干部在履行职责、实施管理方面情况与效果。关注领导干部政策执行和决策程序。客观反映领导干部在政策执行、决策规范、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突出了对领导干部责任履行与权力制约的监督。
(七)配合开展专项审计,促进宏观决策实施。
自今年3月起,选派审计精干力量,对海安市已供未用建设用地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重点核查了2010至2019年建设用地的供地出让、开发利用、供后监管等相关资料,通过对其提供的建设用地台账、用地现状图斑、批后监管资料以及其他相关业务数据进行核查,发现海安市在土地供应、开发建设、供后监管、行政执法等方面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加以纠正和改进。
(八)探索开展“两统筹”,促进审计效率提升。
针对基层审计机关人少事多的现状,我局进一步解放思想,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创新项目组织方式,通过 “一体化”举措,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高效发展。人员统筹一体化。在各项审计项目中,打破科室界限,抽调骨干力量组成审计组,集成审计力量。“同级审”期间,该局业务科室同志全员参加,分成若干小组对既定的审计事项集中力量攻坚。其他审计项目中,该局坚持贯彻“全局一盘棋”理念,统筹安排人员,提升了整体运行效率,并做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最大限度扩展审计覆盖面,节约了时间,提升了效率。内外资源一体化。我局创新思维,整合全县审计力量建立审计人员资源库,将审计机关下属事业单位人员、镇区审计助理、机关部门内审人员、特聘审计员、专业审计会计机构人员纳入资源库统一管理,通过跟班培训、专题学习以及参与国家审计机关“一条鞭”审计项目等方式,借用外部审计力量,做到审计资源利用最大化。业务与数据一体化。同时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科技强审”要求,对2020年计划实施的9个具备信息化审计条件的项目实行审计业务与大数据双主审制。目前在审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专项审计、农村公共卫生基金专项审计、县级预算单位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三个项目,以数据先行全面覆盖、重点抽查核实的方式开展,极大地提高了审计的覆盖面和发现问题的精准度。
二、部门管理情况
(一)教育活动扎实开展,增强审计人员的严实意识
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深化与巩固,主要负责人正常性开展专题党课;领导班子成员向全体党员同志汇报交流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畅谈对主题教育的丰富内涵的认识理解等。全体审计人员结合自身实际,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严、实、新、快”的好习惯逐渐形成。
(二)巡察整改迅速开展,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
今年3月,巡察组出具了对我局的巡察报告,我局党组高度重视巡察反馈意见,召开专题会议逐条学习细读巡察组反馈的意见,深入学习领会巡察组提出的6个方面11条意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方向。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深刻认识到要认真把落实问题整改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全员参与,不折不扣地完成整改任务。截至目前,巡察组反馈的6个方面11个问题已基本整改到位。
(二)队伍管理严格要求,增强廉洁审计的自律意识。
始终把反腐倡廉工作与审计工作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审计人员的自律力不断增强。廉政教育常态化。分别于冬训、“510”等举办了廉政教育主题活动。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撰写廉政教育心得体会等,筑牢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道德防线。廉政考核制度化。通过廉政风险点排查、审计整改回访制、审计要情报告制和审计信息公开制,着力推动全局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构建。坚持“一岗双责”。在党风廉政建设内容上充实完善,在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的同时,将廉政责任向八小时以外拓展;在对象上,将特约审计员和审计干部家属纳入廉政承诺对象。在审计机关形成了一条廉政责任链,我局“廉政意识、廉政控制、廉政监督、廉政检查”的体系建设有了全面提升。
(三)主题活动形式多样,增强审计机关的凝聚合力。
扎实开展党建工作。机关党支部开展系列活动,激发了审计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文明创建宣传、微公益志愿以及党员进社区等社会公益活动正常,审计人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得到提升与展现。扎实开展“阳光扶贫”活动。结对帮扶工作求真务实,扶贫工作正常扎实,做到了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可行、工作务实。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全面以市、县考核细则为导向,指导全局抓好各项工作,重点抓好“五个强审”。
(一)着力推动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更好地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切实发挥固定资产投资审核中心特聘审计人员临时党支部的作用,与协作单位加强共建。
(二)按计划实施2020年度项目计划。立足发现问题和整改落实,加强“问题清单”和“对账销号”制度的贯彻执行,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审计建议。
(三)依靠县委审计委员会,整合审计监督资源,促进审计“两统筹”。认真研究全市审计系统和全县的考核细则,结合我局实际,将考核细则点对点落实到各科室(中心)和各工作人员,以考核细则为指挥棒,全体审计干部劲往一处使,营造争先创优、优胜劣汰的工作氛围。充分利用我局在全县考核中所占的扣分项,细化对镇区、部门的考核,调动内审机构的工作积极性。
(四)全面推进“金审三期工程”。我局“金审三期工程”得到了县领导全力支持,明确1名党组成员全程负责,确保如期推进。充分发挥2019年大数据竞赛进入决赛阶段的5名同志的带头作用,特别是荣获全市二等奖的2名同志,形成大数据攻坚团队。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以项目为中心强化培训,通过常态化组织自主培训、积极参加上级审计机关培训等方式,多举措提升在职人员业务能力,加强对国家重大政策跟踪审计、自然资源审计的执行能力,实现一专多能,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