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县市场监管局坚持高站位服务大局、高效率精准履职、高标准严实队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接续助力我县达成“发展速度争第一,百强排名升十位”三年奋斗目标。
一、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凸显疫情防控速度。除夕夜,联合县民宗局劝导宗教场所停止对外开放,劝导香烛店摊暂停经营,打响了全系统疫情防控“先锋战”;大年初二,召开疫情防控紧急会议,第一时间展开全面部署,打响了防控“揭幕战”;从年初三开始,全员取消休假,办公室、应急组、督查组、保障组和价格秩序管控组“一办四组” 迅速运转。主动建议“全县药店暂停销售治疗发热、咳嗽、感冒三类药品”,并被纳入县7号通告,首开我省先例;在物资最匮乏的时刻,多方协调、组织购买到防护服700件、医用外科口罩12000只、医用手套9000副,解县人院燃眉之急;发挥专业所长,帮助县红十字会甄别医疗器械类捐赠物资90余品规近30万件次。加强综合执法力度。发挥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优势,守好市场、超市、药店、餐饮和农家宴等多条战线,累计检查经营主体约6万户次,关闭38个农贸市场内活禽宰杀点,劝导235户经营户按营业时间要求关店歇业,劝停农家宴8万余桌,处置防疫用品有关投诉举报378件,查处哄抬物价、假冒伪劣等防疫物资案件26件。此外,统筹安排人员连续两个月24小时值守古池社区两个卡口。增添复工复产温度。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针对企业复工在即的紧迫形势,逐个镇区开展食品安全工作会谈,组织检查复工企业食堂224家;融合上级要求和职能优势,开展“访企问需送服务 精准施策促发展”活动,推出重点项目帮扶、特设安全指导、食品安全保障、质量技术服务、信用助企服务、缓解融资压力、减免相关费用、轻微违法免罚、公平竞争审查和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十大服务举措”,已走访企业515家,收到服务需求320个,帮助解决问题245个,助企融资解困近5亿元,护企维权减损近1千万元。此外,完成“个转企”30家,实施校外培训机构复课验收189家。
二、竭力打好安全守护“阵地战”。食安创建结硕果。牵头创成“江苏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并持续巩固和提升全县创建成果,积极为全县“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争光添彩。承办“如东—文明‘新食尚’云访谈”活动,吸引近4万名市民参与直播,活动报道登上学习强国。保障县两会、海上风电产业链发展大会等6场重要活动。专项整治出重拳。分别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11项、药械安全专项整治5项、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6项,办结上述“三大安全”领域案件131件。特别是,根据国家和省市县关于重点行业领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部署要求,扎实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共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078家,共发现安全隐患2105条,其中一般隐患1762条,严重隐患343条,已分别整改闭环91.9%、98.5%,其余均在时限中。创优方式提效能。提请县政府召开全县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进会,印发了《全县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办法》和《关于推进江苏省市场监管信息平台运行管理工作的实施办法》,制定抽查计划256条、抽查任务290项,抽取主体数2310户,正按序时稳步展开,并开展跨部门联合抽查2次。积极推进市场主体年报,目前企业年报率为92.3%,全市第一。
三、奋力打好文明创建“攻坚战”。精准对标促文明。严格对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从方案到机制、从推进到督查均进行了全面完善,健全了“一部一办六组”的指挥系统,构建了城区主创带动镇(区)同创的大格局,持续推进农贸市场、餐饮行业、药店综合治理和创文宣传,特别既打出农贸市场秩序大整治、杂物大清除、环境大治理和食安大检查“组合拳”,又对新办的江海东路和弹琴路农贸市场“全面体检”,专项整改推进,呈现良好面貌。优化秩序助文明。高站位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制定实施专项斗争工作要点和长效机制建设方案,并通过细查重点对象、深查重点领域、回查重点案件等举措,有效遏制市场监管行业领域黑恶势力滋生。围绕熔喷布和无纺布、汽车4S店、电动车安全头盔等重点产品和服务深化综合治理,强化质量监管、规范价格秩序,有力净化了市场环境。上半年,共办结案件253件,处置投诉举报1019件,为消费者挽回损失106.3万元。深化宣传兴文明。做好“减法”清盲区,把责任区590户住户和377户商铺划分为62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2至3名包干人员,入小巷、进楼道、上门讲、消盲区、赢理解。做好“加法”增共识,定期开展具有市监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组织“食安”“药安”专业志愿服务队,常态化“进村居、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商场”,用实际行动暖民心、聚人气、办实事。做好“乘法”树新风,联动部门、发动商户,共同倡树诚信,产生乘数效应,评选“弘扬文明诚信主旋律”典型商户31户。
四、倾力打好产业强县“持久战”。双招双引“一鼓作气”。全面落实“大项目突破年”活动要求,引进经纬食品亿元项目落户县食品科技产业园,另有4个亿元项目正在对接洽谈。圆满承接外商投资市场主体登记注册管理职责,完善“企业开办全链通”等服务,办理登记许可29件。抓标提质“两手并举”。完善县质量发展委员会工作架构设计,明确了工作职责、规则和要求。加大质量标杆企业的支持和服务力度,指导申报首届“江苏精品”5个,申报省工业企业质量信用2A、3A级企业5家。实施标准化项目撬动转型升级,申报省级农业、工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各1个。知识产权“三创同推”。同步融合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江苏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区域示范”“江苏省知识产权示范园区”三大创建,在县级层面成立了领导小组、出台了工作方案、创新了月报制度、优化了奖励办法,召开了全县首届知识产权强县工作会议,强省区域示范创建已高质量完成书面申报。此外,完成商标注册778件,新增知识产权贯标备案企业8家,申报省知识产权战略推进项目4个。
下半年,县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拉高线”和“保底线”并重,践行“狼性”精神、学习“三大法宝”、实施“三大工程”,确保高质量提交争先进位“答卷”。一是实施“质量提升”工程。持续推进“双招双引”,引导重大食品项目向食品产业园聚集发展,并继续跟进洋口港速顺天然气销售项目进展,目前已进入中海油LNG窗口期,交易额约20亿至30亿元,预计为如东产生两千万元税收。实施质量强县战略,出台《如东县县长质量奖评审工作指南》,开展首届县长质量奖评审,跟进省长质量奖、市长质量奖申报评审工作。打造“银政企”互通平台,探索知识产权质押新模式;以沿海经济开发区和洋口港开发区为重点,培育建设知识产权密集型园区。继续开展“对标提质、保底护安”活动,为口罩生产企业提供定向指导和服务;培育申报省级诚信计量示范单位3家,对重点耗能单位开展能源计量审查。二是实施“安全保障”工程。巩固省食安城市创建成果,共创国家食安示范城市,高质量做好中高考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围绕“四大安全”,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风险稳控,以各类专项整治为抓手,综合运用多种行政手段,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牢守安全生产底线。发挥监督抽检风向标作用,按序时推进食品、药品、化妆品、燃气燃烧器具及配件等专项抽检。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畅通举报渠道,深入排查线索,突出治理成效,形成长效机制。开展 12315 数据分析研判,及时发现苗头性、趋势性问题线索,强化对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乱象整治,深化政企协作打假维权,维护市场秩序。三是实施“惠企利民”工程。坚持疫情防控常态化与落实“六保”任务相结合,用好市场监管“工具箱”,打好监管、执法、服务“组合拳”,持续开展全系统“访企问需送服务,精准施策促发展”行动,聚焦海上风电产业链用活“十大服务举措”,以“保姆式”的最优服务,助力我县打造华东地区首屈一指的百亿级海上风电产业综合平台。深耕“主阵地”、当好“主力军”,在对标达标的基础上,精心雕琢、精准创优,迎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三年“大考”。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助力构建良好营商环境。全面开展公平竞争审查,规范公平竞争秩序。围绕消费品质提升和消费环境净化,深度关注转供电、商业零售、旅游、物业、停车等关系民生的重点行业的价格秩序,扎实开展打击假冒伪劣及其它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