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来源: 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 发布时间:2021-07-02 17:19 累计次数: 字体:[ ]

上半年,县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紧扣全县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坚持高站位服务大局、高效率精准履职、高标准严实队伍,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奋力谱写我县市场监管工作新篇章。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四大安全,在严守安全底线上压实责任。一是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在全市率先推行外卖食品安全封签,面向全县餐饮外卖商户先期投放12万张“食安封签”。开展食安如东“你点我查”“你我同查”系列活动,完成“网红奶茶”“桶装饮用水”等专题抽检。高质量完成了中高考、重大活动、重要会议、重点要员的食品安全服务保障。二是构筑“两品一械”安全屏障。大力推进中药饮片、儿童化妆品、医疗器械经营使用等6项专项整治工作,累计检查药械妆相关经营、使用单位531家次。三是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健全完善监察、检验、稽查三位一体的联动工作机制,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564家,共发现安全隐患246条,重点问题隐患已经全部整改闭环。开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挂证专项检查,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33家,发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挂证问题57项,已经全部整改到位。四是注重产商品质量安全。大力开展电动自行车质量等专项整治,对406家经营户逐户上门走访排查。加强食品机械产品质量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推动企业质量源头治理,力促产业链发展壮大。

(二)聚焦规范执法,在维护市场秩序上精准发力。一是“双随机、一公开”深化落实,研究出台《如东县2021年“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要点》和《如东县“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考核细则》,注重部门联动,制订联合抽查任务数22个,已抽取主体数64个。二是抽检覆盖面不断增加,按计划完成民生实事任务,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1718批次,合格率97.88%,其中农产品抽检204批次,合格率95.59%;抽检药品97批次、化妆品4批次、烟花爆竹10批次、奶茶店纸杯吸管抽检5批次、汽柴油等油品25批次、民用口罩等防疫物资10批次、化肥50批次等,基本覆盖民生领域主要产品。三是案件查处力度逐步加大,通过信息化监管执法平台的运用,有效提升执法办案的规范性,大力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打击走私冷冻食品等专项行动,办结各类案件220件。同时,非税收入已经入库746.2万元,达到预算收入总额1200万元的62.19%。四是消费者权益有力维护,受理消费者举报投诉1171件,处置率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39.8万元。围绕美容美发、汽车维修业等群众关注度较高的产品和服务,深化综合治理,规范经营秩序,有力净化了市场环境。

(三)聚焦营商环境,在激发高质量发展上增添动能。一是质量强县建设纵深推进。在全县制造业创新发展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颁发首届县长质量奖。指导爱朋医疗、恒辉申报南通市市长质量奖。开展“江苏精品”培育工作,申报“江苏精品”3个,组织10家企业进行“江苏精品”培育。中天科技、中天宽带、中天电力、九九科技、金太阳粮油、狼山鸡等6单位入选南通市“江苏精品”培育名单。二是专利培育工作取得突破。组织企业贯彻落实《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创建工作,新增知识产权贯标备案企业12家,已有1家通过省级贯标绩效评价。组织智能装备制造和高端纺织两个领域内的123家企业,进行保护中心备案。中天宽带获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中天科技成功立项省级高价值专利培育升级项目。新增专利授权653件,全县有效发明拥有量累计2218件,万人发明拥有量达22.7件。三是标准化建设不断加强。全国电工电子设备结构综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组落户江苏和网源电气有限公司,协助中天科技申报高端光电传输材料及器件产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试点。牵头与市计量所、如东中专共同筹建全国第一家专业的工业计量教育培训基地。四是服务市场主体不遗余力。持续加强企业年报工作,2021年度参加年报企业20050户,年报率96.85%。通过多种方式规范开展信用修复工作,共移出经营异常名录52家,实施信用修复3家,为企业开具信用审查报告4件。落实“一次性告知”,做好“一站式服务”,实现个转企26家,完成外资登记注册129户。完成专利质押融资10笔,融资金额3950万元,另有中天宽带近亿元的专利质押融资即将完成。同时,积极与苏州祯祥食品公司、南通仟仟惠家化有限公司洽谈招引外资项目,对接江西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污水改造项目。

(四)聚焦尽责履职,在重点工作攻坚上加压加码。一是狠抓疫情常态化防控。全力开展进口冷链食品全覆盖监管工作,对全县四个高速防疫卡口开展全天24小时执勤,高效稳定运转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入仓522批次,共1109.13吨,消杀68328箱,核酸检测7389件。出动监管人员3698人次,检查各类主体达2811户次,查办涉及进口冷冻食品违法案件15件,向公安移送违法线索11件。对23家新冠疫苗接种点的储存运输和疫苗接种,开展现场检查。动员市场和餐饮单位从业人员疫苗接种,完成接种3627人。二是狠抓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对县城区6个市场、580家餐饮单位进行常态长效管理,推动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水平提升。定期开展具有市监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组织“食安”“药安”专业志愿服务队,常态化“进村居、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市场、进商场”,用实际行动暖民心、聚人气、办实事。三是狠抓燃气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深刻汲取湖北十堰“6·13”燃气爆炸事故教训,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开展市场监管领域燃气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检查燃气充装单位12家,其他燃气企业94家,燃气具及配件产品经营单位110家,发现问题隐患64件,立案查处未有3C强制认证3起。有效推进“阳光充装”“责任保险”和“分级分类管理”等各项制度,坚决防范遏制燃气领域各类事故发生。

(五)夯实基层基础,在抓好党的建设上提质增效。一是入脑入心,抓细抓实党史学习教育。局党组坚决扛起全系统党史学习教育的主体责任,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出台工作方案、召开动员大会,把“学、宣、活、实”四字诀贯穿全程,强调现场教学、突出思想共鸣,强调协同发力、突出系统宣传,强调融合专长、突出活动增效,强调为民服务、突出实事实办,尤其是组织“学党史砥砺奋进守初心勇毅向前”现场教学、“学党史、感党恩、勇担责、建新功”交流活动、“比学赶超争先进位,我为如东奉献什么”实践活动等,进一步彰显了市监特色、延展了活动质效。二是久久为功,抓紧抓优党建引领工作。围绕今年政治大年特殊时间节点,按照强基固本、融合创新的思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创新开设“局长论堂”“中层讲堂”“青年学堂”,创优打造“红盾惠民映党徽”党建服务品牌,把服务触角延伸至疫苗接种、冷链监管、夏粮收购、安全宣讲、项目建设的一线,深化党建领航,凸显先锋作用,首度被表彰为“南通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县共9家单位获此殊荣,机关部门仅两家。三是驰而不息,抓牢抓强党风廉政建设。各层级签订党风廉政目标责任书,明确责任,把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特别是,把抓好巡察迎察工作,既当成防松治散的“防滑链”,也当成解决问题的“助推器”,对2019年县委巡察反馈问题再次进行“回头看”,从严把关、对账销号,赢得了较高的迎察反馈评价。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1.慎终如始常态化疫情防控。准确把握疫情发展新趋势新特点,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守牢冷链集中监管仓。“人物并防”,做好冷链食品源头端、生产端、市场端、消费端等各环节的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园区销售的冷链食品来源可靠、去向可追、风险可控。强化防疫物资质量监管。深入开展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大质量抽查力度。加强防疫物资领域认证活动专项整治,建立健全认证活动追溯、质量分析和风险预警等机制。强化防疫物资和生活必需品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哄抬价格、串通涨价、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防疫物资及生产所需设备、原辅材料市场价格秩序稳定。全力支持抗疫药品、医疗器械的注册申报工作。发挥好药监职能,帮助园区企业提升产品注册效率,力争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在抗疫工作中有更大作为。

2.抢抓机遇高位推进质量强县工作。持续推进质量提升。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引导企业参与质量品牌和标准化工作,培育质量竞争力强、品牌附加值高、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承办市局企业标准领跑者工作推进会及高标引领制造业创新发展全链合作签约仪式。推动规上企业首席质量官、申报质量信用A级企业全覆盖。开展第二届县长质量奖评审准备工作。加快实现标准提档升级。引导、支持企业积极争取主导重要标准研制,争取在半导体、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链领域提出更多标准,抢占行业话语权,助推行业发展。为中天科技承担的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高端光电传输材料及器件产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试点”,指导企业做好验收迎查准备,确保其顺利通过验收。补强食品发展生态链。以“精准要政策、专业做服务”为导向,推动碎片化指导转向集成式服务、临时性帮扶转向常态化发力。制定完善项目招引、人才引进与培育、扶强创优、品牌建设、服务优化等一套产业链发展的扶持政策,加快落地速冻肉制品、海产品加工、碳酸饮料、冷链物流等一批在谈意向项目。

3.精准施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对标上海等地市场监管部门优化营商环境的做法,全面借鉴和复制适合如东的经验。年底前法人企业发展较去年增幅不低于120%,在南通七个县市区中,综合排名争取进入第一方阵。持续创新事中事后监管。加大涉企信息归集力度,为部门协同监管、失信联合惩戒提供基础支撑。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对外资企业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覆盖清单管理,大力推动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同时,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确保既放得开又管得住。推进 “四新”经济包容审慎监管。不断完善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容错纠错机制,积极

实施市场主体法定代表人黑名单信用修复。

4.守土尽责统筹发展和安全。围绕“四大安全”,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风险稳控,以各类专项整治为抓手,守牢安全底线,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落实对省委巡视、市委巡察反馈问题的整改销号。全面巩固“一年小灶”成果,全面梳理“一年小灶”发现的问题矛盾,全面推广“一年小灶”典型经验做法,扎实推进安全生三年大灶行动。绷紧食品药品安全之弦。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为根本目标,在食品安全示范建设中彰显如东品牌。推动社会协同共治。深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将药品经营企业日常监督检查以及专项检查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开展药品经营企业诚信记分活动。大力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年底前对100家重点餐饮服务单位完成改造。绷紧特种设备安全之弦。持续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保持电站锅炉、涉危化品特种设备、叉车和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高压态势。开展电梯维保质量抽查、维保单位星级评定工作,推进电梯责任保险统保试点,提升电梯保险覆盖率。组织特种设备专家检查,提高监管覆盖率和技术水平。

5.发挥优势推进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把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作为市场监管的重要着力点,为企业优胜劣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保障。强化竞争政策实施。完善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推行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协查制度、文件会审制度、第三方评估制度,推进建立评审专家团队。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深化禁售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行动。加强涉企收费监管,强化民生领域价格监管。强化装饰装潢材料、保健食品、网络食品、特殊食品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重大消费密切相关的行业乱象开展专项治理,加大打击力度,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提升执法办案水平。加快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市场监管,完善上下贯通、一体联动的执法体制。深入推进“两法衔接”,健全案件联合查办机制。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的履职能力、服务效能,推进市场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