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踌躇满志的“信心”,在激发企业活力上下功夫。
放大如东质量品牌优势。完善大质量工作格局,推动质量品牌提升,计划申报“江苏精品”2个,新增省质量信用AA、AAA企业各2家。健全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支持群团组织、一线班组开展质量改进、质量创新、首席质量官技能竞赛、QC小组赛等群众性质量活动,提升质量认证供给水平,全面夯实质量基础。
强化知识产权培育保护。结合发明专利精准培育“滴灌计划”、企业发明专利“消零”行动,促进知识产权产出量质并举。计划在县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投入运营后,拥有不少于200件/人·年的审查能力,初步形成涵盖专利预审、维权援助、专利导航等职能的服务。持续做优如东条斑紫菜和如东文蛤两个重点特色产品。
发挥标准引领创新作用。实施重点产业链标准化提升行动,聚焦江苏“1650”产业体系、如东“3+4+2”产业体系,力争实现主要产业链领域企业主导研制发布标准量质齐升。计划新增主导或参与起草国际、国家、行业、全国性团体等标准50项以上。
(二)以锲而不舍的“决心”,在守牢安全底线上下功夫。
健全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推动全县食品生产企业制定风险防控清单,开展小作坊提优行动,引导大中型企业通过HACCP、ISO22000等先进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健全食品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到终端消费全链条“线上线下”监管制度,对食品经营主体实施分级分类监管。持续突出“一老一少”“二大三小”监管。
严格规范两品一械生产经营。细化完善药械妆各类主体质量安全正负面清单,加强行政指导,督促企业严格执行药械妆进货查验记录及储存养护等管理制度,确保产品来源合法、质量有保障、流向可追溯。强化药品网络销售监管,规范处方药信息展示和销售。优化监测机制,强化医疗机构在不良反应监测中的主导地位和哨点作用。深入调研,助推如东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狠抓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指导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强制性认证管理企业和灶管阀生产销售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做好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宣贯和相关违法行为查处。实施“CCC”产品生产企业全流程监管,加强消费品监测和召回管理。
强化特种设备监管责任落实。深入开展全县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强化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深化“三无”电梯共治,推广电梯“保险+服务”模式。全力推进锅炉智改,提升锅炉安全水平,严厉打击小型锅炉和蒸汽发生器“大容小标”以及未按要求检验、登记等违法行为。
(三)以驰而不息的“初心”,在增进民生福祉上下功夫。
规范治理行业乱象。持续深入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围绕食品药品安全、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乱象开展专项执法,推进放心消费创建,守护群众合法权益。
加强电商合规指导。结合如东特色电商产业,建立有针对性的合规指引手册,选择规模较大的电商主体和第三方电商服务机构培育“电商合规指导站”,指导发挥行业影响力,推动我县电商行业整体有序发展。
贴心服务经营主体。深入开展26℃温馨服务直通车机制、“三服务”大走访活动,紧盯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广泛收集问题建议,不断健全企业诉求“处置-反馈-跟踪-评价”机制。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培育和精准帮扶,积极提供登记注册、食品、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服务,提升服务个体工商户工作实效,帮助解决经营发展中的急难愁盼问题。
致力服务乡村振兴。加强工程建材领域监管执法,继续开展对工程项目中使用建筑材料的执法抽检,守护各类民生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持续深入开展长江禁渔,保护长江生态环境。
(四)以抓铁留痕的“恒心”,在锻造过硬队伍上下功夫。
全面提升党建质效。牢牢把握政治机关属性,持续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高质量党建筑牢“红色堡垒”、奠定“红色基石”,持续推动党建与市场监管工作同频共振、有机融合。深化拓展“朝阳市监 情融民生”党建品牌内涵,丰富“食安卫民”“药安护民”“计量惠民”“执法为民”红色载体,让党建“活”起来、品牌“亮”起来。
全面建强人才队伍。全面建强人才队伍。在全系统开展年轻公务员培养“双提升工程”行动,助力年轻公务员提升业务能力和综合能力。常态化进行“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一周一训”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开展四大安全领域及综检中心领域“揭榜攻坚”活动,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干部队伍。
全面优化作风效能。坚持以文化人、树德正风,大力培育“四种文化”,积极做好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紧扣“经济发展和监管保障”职能定位,聚焦锻造“担当、务实、勇毅、进取”新时代如东干部鲜明特质,引导全系统党员干部不断昂扬“竞”的姿态、巩固“进”的势头。把服务重大项目、优化营商环境、赋能产业发展和解决高质量发展难题作为主攻点,自觉担当起企业发展的“护航员”、群众安全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