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甸镇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双甸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镇域特色,提振精神、凝心聚力,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如东新实践作出积极贡献。
2023年上半年工作回顾
一、激发干劲、实干笃行,着力加强作风效能建设。
以党建引领作风效能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扶海理论宣讲,在全镇掀起学习热潮。开展镇机关“半月学堂”活动,建立村书记后备干部库,形成镇年轻干部和村后备干部培养方案。高前村党委、离退休老干部党总支争创市党建工作示范点。以实干推动作风效能建设。制定出台村(社区)干部管理制度,建立周工作例会、月度重点工作推进会、年度重点工作推进会制度,实现“现状督查-问题交办-有效整改-长效管理”闭环机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对村“两委”班子运行情况、村干部履职服务情况以及群众对镇党委政府的建议意见开展一线调研,并纳入整改问题同步推进。以整改落实作风效能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加大各类巡视巡察问题整改力度,整改目标清晰明确、整改措施对症下药、整改责任细化到人。加大工作督查力度,加强平时日常考勤、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等跟踪督办。
二、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着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今年上半年,全镇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75万元。规模工业产值实现27.1亿元,规模工业产值增幅8.4%。服务业重点行业营业增幅70%。新进规模工业企业1家,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4家,新增限上商贸流通企业7家。上半年工业投资实现5.1亿元,服务业投资实现1.8亿元。招商引资扎实推进。深入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加强调度监测,有效拓宽招商方式,强化外出驻点招商。今年上半年签约注册企业2家,目前部分生产设备已经进场。实现外资到账100万美元。项目建设加力提速。有序推进旷野智能仓储设备、金九月功能性纤维新材料纱线生产、高前村产业孵化基地建设等重大产业项目。上半年,“智改数转”技改项目申报15个,诊断服务提交申请15家,盘活闲置土地43亩。
三、强农兴农、精准发力,着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加快乡村振兴梯队培育。加强乡村振兴示范点培育,制定各村(居)个性化培育计划,拟定53个书记乡村振兴项目。因地制宜制定乡村振兴发展规划,着眼优质绿色大米基地、文旅融合、蔬菜药材、电商产业等,培育“一村一品”特色村。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乡村道路、水利渠道等民生实事问题,促进土地有序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农业产业园,建设无人化农场,提升土地效益,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建、管、护三级管理机制。加速壮大村集体经济。有序推进重点农业项目,以高前村乡村振兴产业孵化基地项目、石甸社区电商产业园项目实体化运作为重点,以德银村、田季村“村企联建”为典型,依靠公共空间治理、盘活闲置厂房等,形成可持续的村级收入来源。
四、建管并重、协调推进,着力打造美丽宜居环境。
加快优化城乡建设。加快推进农路大中修、乡村道提档升级。全力开展永新桥勘探设计等前期工作,双东桥按序时进场施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促进土地有序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土地使用效益。有序推进燃气镇镇通工程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深入水环境综合治理,强化工业涉水企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等重点涉水领域常态化监管。今年来,曙光省考段面水质一直保持三类水质水平。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及配合管网、双甸工业企业污水厂建设,启动智慧水务管理系统提档升级。提升城镇管理水平。强化双违监管,顺利完成双南农民街整治工作,坚决动真碰硬拆除“顽固”违建。加大对市场秩序、出店经营、流动摊贩的整治巡查力度,开展飞线集中整治,建立文明城市常态长效管理机制,严防问题反弹。
五、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着力增进人民民生福祉。
强化民生服务。着力抓好低保、五保、残疾、优抚等群体救助政策落实,推进未成年人保护站的建立运行、普惠托育机构建设工作,优化敬老院管理水平。强化稳就业、保就业举措,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质量提升。强化卫生保障。持续推进双甸中心卫生院与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区域医联体建设,提高分级诊疗救治能力,提升卫生保障水平。石甸社区实施农村改厕整村推进,改厕项目坚持进度与质量并重,用心做好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强化特色教育。回购春蕾幼儿园(东园、西园),协调推进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依托双甸小学“农耕馆”、“生态实践园”,推进特色耕读教育,擦亮耕读教育品牌,构建与学生成长要求相匹配的现代教育体系。
六、压实责任、强化举措,着力筑牢安全稳定根基。
深化法治建设。严厉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推进“防诈反邪”法治长廊建设工作,推进法治文化阵地提档升级。改革信访运行机制,实行镇班子成员月度接访和矛盾纠纷首问负责制,通过信访联席会议制度推动信访积案化解。完善社会治理。逐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动党建网格建设。办好用好12345热线,把群众的事办的更好、更实,今年上半年解决群众诉求376件,平均满意度95.21%。狠抓安全防范。狠抓安全生产大检查、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巩固提升、安全生产标准规范“落实年”、“生命至上,隐患必除”消防安全等专项行动,组织开展在建工程安全检查和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回头看”等安全监管工作。
2023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2023年下半年,双甸镇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县委十五届五次全会工作部署和“双聚双高”作风效能巩固提升年工作要求,认真研究部署下半年工作,锚定跨越赶超目标,攻坚克难、承压奋进,锐意拼搏、实干争先。
一、聚焦作风建设,实现服务效能新提升。
理论教育不断强化。进一步抓好理论武装工作,推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走深走实。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提升舆情应急处置能力。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的功能作用,创新开展党员群众理论宣传教育活动。管理机制健全完善。制定机关目标考核及乡村振兴高质量考核文件,出台机关购买服务人员管理制度等,定期组织开展学习,丰富活动形式,强化镇村干部队伍建设。作风效能持续优化。深入贯彻县委“‘双聚双高’作风效能巩固深化年”要求,强化过程把控,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加大督查力度,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分类处置问题线索,对违规占用基本农田、违法建筑行为等“零容忍”。
二、聚焦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新跃升。
推动重点企业做优做强。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500万元。围绕小微企业、规模企业、骨干企业三个层面,抢抓传统产业市场复苏的有利契机,促进企业快速成长、优质发展。今年全年力争实现规上工业应税销售43亿元,全部工业企业应税销售62亿元,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2.1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9.6亿元,制造业投资9.5亿元。力争实现服务业投资2.2亿元,服务业应税销售15.5亿元,服务业重点行业营收增幅70.5%。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家,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6家,新增限上商贸流通企业7家,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项目招引落地落实。重点围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服务业企业培育,突出内招外引、深度挖潜、梯队培育,深挖在外“乡贤”资源,通过存量招商、以商引商、驻点招商等形式,实化举措推动重点项目招引建设。加大科创项目的招引力度,确保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占比19%。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建立企业评定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激励引导纺织传统产业在技术改造、产品提档等方面加大投入。依托石甸电商产业园科创载体建设,瞄准集电商人才培训、产品销售、电商直播等产业,着力建成产、学、研、销一条龙新平台,全力打造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三、聚焦乡村振兴,引领农业农村新发展。
培育乡村振兴示范梯队。加强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梯队培育,完善镇村两级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培育一村一品区域特色,做大做强基础产业。强化农业招商引资,积极招引现代农业项目,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对接合作,培育特色产业。推进重点农业项目建设。做好双甸电商产业园、高前产业孵化基地项目建设工作。八万吨粮食储备库项目计划年底前建成投入使用,镇南村年产20万吨农作物秸秆再生利用项目10月初建成投产。加快推进高标田项目区土地有序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建设高标准粮田示范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培育村集体经济增长点,促进村营收入全面提升。盘活村(居)集体闲置资产资源,积极争取省市县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加快各类土地整治项目新增溢出土地清理流转,不断增加村营收入。
四、聚焦精细建管,促进风貌形象新改善。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双东桥建设工程和永新桥方案评审及财政预算审批工作。制定全镇道路规划方案,实施财政奖补和自然村组道路硬质化、安防工程、美丽农村路和循环线路建设施工工程。实施智慧水务系统提档升级,实现“线上监控、线下管理”。继续稳步推进燃气镇镇通工程,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加快河道整治、农村生活污水设施建设、双甸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持续打好水质稳定“保卫战”,实施“五位一体”长效管护,加大公共空间治理力度。加快推进石甸社区改厕整村工作。开展大气综合治理和扬尘治理,完成镇大气自动监测站点搬迁。改善镇区环境面貌。持续加强双违监管巡查力度、违建治理和镇区市容管理,加大对出店经营及占道经营行为的监管力度,常态化维护学校、市场等人流密集场所周边环境。加强巡查队伍建设,强化对巡查人员考核力度,提升违建巡查和市容管理质效。
五、聚焦普惠民生,收获为民实事新成效。
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建立就业困难人员动态服务机制,创建村居就业服务指导站,开发公益性岗位,增加就业困难对象的就业机会。落实2023年计生惠民政策以及特殊家庭三个全覆盖等人员随访工作,完善托育机构管理。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抓好低保、特困、残疾、优抚、困境儿童等群体救助政策落实。有序推进慈善救助工作,通过“民善康”广覆盖,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关爱服务体系,持续提高保障救助水平。均衡区域教育发展。整合全镇幼教资源,提高幼儿园整体保教保育水平,实现幼儿园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管理。做好双南幼儿园省优复审准备,确保通过省优验收。扩大特色耕读教育影响力,推动全镇小学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六、聚焦安全稳定,实现社会治理新突破。
深化平安法治建设。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规范法治政府建设,加强政府行为的合法审查。健全执法监督体制机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优化社会治理成效。深入推进规范化调委会建设工作,探索基层治理网格与党建网格“并网共建”。扎实做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进一步加强镇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建设,扎实做好“12345”政府服务热线办理工作,强化措施用心解决民生热点、难点问题。狠抓安全生产工作。持持续绷紧安全生产弦,聚焦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和重点场所消防安全,深入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和各项整治工作,做到隐患动态清零,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