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工作总结
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局紧紧围绕全县“推进现代化,建设新如东”的总体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人才优先、民生为本”的工作主线,突出
工作创新,深化创先争优,立足服务发展,
较好地完成了今年各项目标任务,
促进人社事业在高起点上实现新突破、新发展,人社工作在服务大局、改善民生、维护稳定上彰显新作用、新成效
。先后获得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先进单位、南通市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南通市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南通市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单项目标考核先进单位、县双拥工作先进单位、洋口港开发建设先进集体三等奖。
1
、促进创业就业凸现新成效。
注重把就业放在突出位置,不断完善就业政策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市场就业机制,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等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着力推进统筹城乡充分就业。截止今年10月,组织实施就业技能培训4620人,新成长劳动力培训1805人,创业培训659人,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1.35万人人,四项培训指标均提前完成年度计划。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55万元。
举办5次大型招聘洽谈会,开办人力资源固定集市(每月2、10、25日)30场,累计提供就业岗位2.3万个,实现新增就业5062人,
失业人员再就业2869人
。
1172
名失业人员享受社保补贴142.79万元,59家企业享受养老保险补贴277.01万元,领取失业补助人员医疗补贴制度得到落实,全年累计发放失业保险金、医疗补助金近800万元,支付生活保障费用达400万元。
全县新增就业634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以内,连续5年保持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2
、发展社会保障创造新业绩。
今年社会保险扩面实现了“三超”,即:五项职工保险完成进度全面超序时、超去年,失业保险、生育保险扩面人数超历史。截止10月,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分别新增参保1.71万人、1.51万人、3.33万人、5696人和7790人,均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当年实现社保基金收入10.2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6%。省人社厅、财政厅关于解决未参保城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遗留问题的实施办法在我县得到贯彻执行。全县少儿、村干部参加医疗保险基本覆盖。退休职工养老金保持增长,免费健康体检正在组织进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98%以上。年内申报国家、省、市补助项目7个,预计获得上级扶持资金1.26亿元,比上年增加1300万元。全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当年缴费21.42万人,单独享受基础养老金14.05万人,养老金享受8.7万人,基础养老金发放率达98%。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与职工养老保险、新型农保等制度实施衔接。社会保障卡项目有序推进,预计年内信息采集超50万人,发放社会保障卡达5万张。村级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3
、服务人才开发谋求新突破。
紧紧围绕港口开发,加大招才引智力度,重点加强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培养。走访如东经济开发区、沿海经济开发区、掘港镇等镇区39家重点企业,了解企业的用工需求,联系相关企业与安康人力资源市场进行对接,组织县相关企业赴徐州等地招聘人才,邀请市人才工作组到我县洋口港经济开发区专题调研。全县共引进本科以上人才2108人,征集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10个,为相关企业单位引进7名博士。
邀请23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参加南通江海英才创业周活动,7名海外人才与企业签约。组织申报引智项目14个,申报江苏创新创业人才项目,获省财政资助50万元。举办如东首届高技能人才技能大赛。
全县新培养初级工、中级工1.14万人,高级工1294人,技师82人,高级技师3人。全县初审高级职称272人、中级职称607人。
4
、推进人事工作取得新进展。
依法规范公务员管理,
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招录公务员77人,招录民警39人。举办新一轮公务员“5+X”培训班6期,培训人数达1200人,我县获省机关公务员培训优秀组织奖。县级机关公务员公开选调,组织49人参加笔试,录用9人。
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
稳妥推进职称分类改革、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和县级机关开放式竞岗。
全面实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
为全县62家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216名事业工作人员
。有序推进除义务教育外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军转干部安置任务圆满完成,25名军队转业干部、
1
名随军家属得到安置。
5
、和谐劳资关系呈现新现象。
一是加大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力度
。以宣传贯彻《社会保险法》为重点,
坚持“三走进”(“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企业”),通过举办法律法规培训班、流动宣传车、设点咨询等形式,利用如东政府门户网站、县“一报两台”、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等载体,
我局深入开展加强法律法规宣传,
编印发放宣传资料
4
万多份,收到了覆盖广、宣传透的效果,有效提升了全社会和广大劳动者学法、用法、守法、护法的意识和能力。
二是加大争议仲裁柔性调处力度。
处置劳动人事争议,始终坚持重在调解的工作方针,牢固树立和谐仲裁工作理念,努力健全三方协调机制,加大争议调解力度。今年,
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493起,按期结案率达100%,调解率达93.3%,涉及劳动者人数535人,挽回经济损失596万元。
三是加大行政
执法行为规范力度。
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对用人单位初次违法,或经宣传教育能够主动改正的,不予处罚。不断规范和细化行政处罚流程,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案件登记、立案、调查、审核、听证、处罚、结案等各个环节的行政执法标准,
年内未发生一起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案件,无一例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败诉案件。
四是加大专项执法监察维权力度。
全面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标准化建设。
完成日常巡视检查532户,涉及劳动者2.71万人,超额完成考核指标任务。书面审查用人单位1290户,涉及劳动者人数3.68万人。接受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236起。开展专项检查行动6次,检查用人单位412户,涉及劳动者3万人;清退风险抵押金3.3万元,追发劳动者工资及待遇919.86万元,补签劳动合同550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