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工作计划
(一)以保障民生为根本,大力促进城乡统筹就业
将扩大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坚定信心,狠抓落实,确保就业局势的总体稳定。一是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扶持作用。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县关于扶持促进就业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着力构建政策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二是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对新增的就业困难对象,特别是零就业家庭人员,采取就业援助和购买公益性岗位等措施,使其实现稳定就业。加快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整合,做好就业岗位信息采集工作,搭建好双选平台。三是完善城乡服务体系。加大培训宣传力度,不断挖掘培训生源,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二)以改善民生为目标,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继续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以政策制度全覆盖、制度衔接无障碍、保障需求多样化为目标,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狠抓社会保险覆盖。以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为重点,以加快企业社保全覆盖为突破,以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员参保为目标,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工作举措,力争应扩尽扩、应保尽保,社保基金收支的总体平衡。二是着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提高医疗保险报支水平,加快实施被征地农民保障办法,稳步落实老渔民、老职工、老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三是加强社会保险稽核。以社会保险稽核为手段,加大对各参保单位缴费基数申报的督促检查力度,通过书面稽核、实地稽核、执法检查等措施,进一步增强企业和职工的参保缴费意识,督促用人单位和个人按时足额申报缴费基数、缴纳社会保险,千方百计清缴陈欠基金。
(三)以激发活力为核心,稳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一是深入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及配套法规
。深化公务员分类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公务员考核、奖惩、职务任用、退出和激励约束机制建设,着力解决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有效激发公务员队伍活力。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继续开展公务员“5+X”暨普法培训,全面提升公务员的综合素质。二是不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深化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做好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组织实施工作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正常晋升工资工作。三是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机制。积极为各行各业、各种所有制单位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客观公正的评价服务。
(四)以“四大工程”为抓手,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实施人才兴企工程
。加快实施企业人才优先开发战略,完善企业人才管理机制,研究分析我县人才工作政策的引领性、匹配性及可操作性,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我县人才工作的相关政策。二是实施引智兴业工程。继续推进引智兴业工程,在项目载体上,向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延伸。三是实施人才兴港工程。围绕港口重点工程的推进,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外国专家组织等媒介,大力引进洋口港建设所需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四是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认真开展各类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加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发放力度,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全力推进机关事业单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五)以维护权益为重点,努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我们将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摆在重要位置抓好抓实。一是切实做好农民工工作。继续做好农民工维权和就业创业服务,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返乡创业。二是加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为主”的原则,充分发挥调解在人事、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的作用,加强仲裁机构和仲裁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高效、便捷、公平、公正的仲裁机制,提高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三是加大劳动监察力度。继续以规范劳动关系为抓手,扎实开展对各类用人单位专项执法监察工作。同时,加强与政府各职能部门、司法机关、群众组织及新闻媒体的沟通配合,完善“两网化”建设,落实劳动保障监察与法律监督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发挥群众监督与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形成优势互补、齐抓共管的工作态势。
(六)以基础建设为保证,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依法行政工作。
全面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不断强化服务窗口建设,提高队伍素质,优化发展环境,努力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梳理执法依据,确定执法责任,加强评议考核,推进依法行政,公正执法。二是加快内部管理建设。继续加强规划统计、信息化建设、标准化建设、新闻宣传和政务公开等基础性工作。继续推进“信息一体化”工程建设,稳步推进社保卡项目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保障管理系统。三是加大基础性工作投入。加快实施“县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工程,全力打造一个适应基本现代化要求、便捷全县百姓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公共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