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园地】家庭隔代教育刍议
来源:曹埠镇 发布时间:2021-02-18 字体:[ ]

随着社会的变革,家庭隔代教育越来越普遍,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家庭隔代教育的理念应随着时代的变革而不断更新。那么,怎样把握新时代家庭隔代教育的特点,迈出家庭隔代教育的误区呢?笔者认为:

一、坚持育人为本。家庭隔代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部分,主要内容首先应当是教孩子怎样做人。爷爷奶奶在家庭生活中,要以身作则,懂得为人处世。比如从小事做起,家中来了邻居,要教会孩子热情接待,有水果之类食品要与邻居分享。实际上,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需要各方面的知识和灵活的智力活动,其复杂程度往往高于书本上的要求,比书上的知识更加丰富多彩。在家庭隔代教育中,爷爷奶奶要充分认识自家的孩子,结合孩子的特点,可以在孩子学做人的过程中,进行包括德、智、体、美、劳在内的各种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家庭隔代教育,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二、要有教育意识。现在的爷爷奶奶多数是家庭生活的主要组织者,是家庭隔代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责任者,爷爷奶奶必须有高度的教育意识,要随时随地寻找育人机会,善于捕捉教育时机,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自觉教育的教材蕴含在生活之中,如日常生活中的摆饭桌、整理玩具、收拾学具等,都是鲜活的材料。生活中处处有教材,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这些活教材,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自觉教育的教材还蕴藏在言谈举止中。爷爷奶奶们的一言一行,也是十分重要的教材,良好的言行是不用花钱的教材,是不花时间的教材。因此,要把日常生活和言行举止变成理智的、科学的教育内容,用鲜活的素材,能更好地顺应孩子的自然性、自觉性和独立性。

三、注重个体培养。家庭隔代教育追求的具体目标和对孩子评价的标准应与学校不同。学校主要以班级为标准要求孩子,教师只能是在照顾群体之中注意个体。而家庭教育则不然,应多关注孩子个体的进步和发展。在日常生活中,不少爷爷奶奶存在攀比心理,往往以别人孩子的优点来对比自己孩子的缺点,过分看重自己孩子相对于其他孩子的不足,甚至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事实上,每个孩子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孩子的遗传因素、成长环境和所受的影响各不相同,每个家庭、每位家长自身的客观条件也千差万别。家庭隔代教育的最大优势,是爷爷奶奶能自然地了解孩子的情况,要充分考虑自家孩子的年龄特征、天资、兴趣爱好、学习基础、个人特长、身心状况等,因人而异,精准施策,做到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同时,还要从进步的角度评定孩子,不断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四、家校协同育人。家庭隔代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活动过程,不能仅限于在家庭内部进行。在现代社会,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家庭教育体系,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提高家庭隔代教育重要保证。家校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一是家长方面,特别是爷爷奶奶,要树立家庭隔代教育的学习观念,更多地向学校学习新时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目的在于自我改变,使自己得到成长和发展,进而提高家庭隔代教育效果。二是学校方面,教师要经常进行家访,更多地向家长了解每个学生在家的实际情况,使学校教育更具针对性、更有实效性。家庭隔代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内容和方法是互补的。只有家庭隔代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优势互补,协同教育,才能促进新时代孩子的幸福成长。

作者:薛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