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旱灾害防御平稳有序。一是健全组织体系。及时调整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全面落实行政首长防汛责任制,明确一线挡潮海堤、重点涵闸、独立水系防汛责任人,制定并印发15个镇区防汛抗旱责任清单,形成了全覆盖的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二是完善应急措施。修编完成《如东县防御台风应急预案》、《如东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如东县特大暴雨城市防洪避险预案》,经县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后印发;组织各镇区、防指成员单位防汛业务专题培训;开展防汛应急演练桌面推演;加强县级防汛物资储备,指导各镇区相应储备群众性防汛器材;组织县级防汛抢险专业队参加省防办应急技能培训,强化应急处置能力;落实汛期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三是排查整治隐患。认真落实汛前检查工作责任制,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限期完成整改。洋口外闸、掘苴新闸、东安新闸工程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到位。四是科学应对强降雨。“入梅”以来,密切监视雨情水情工情,6月22日、6月28日分别出现两次强降水过程,经会商研判,县防指先后两次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同时,为保障全县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根据内河水位、水环境现状,适时调度沿海涵闸开闸排水,调度涵闸排水83021万方。
2.水利重点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小洋口闸大修工程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掘苴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在2023年度完成投资7663万元的基础上,加快工程建设,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如泰运河护岸工程新建掘港街道、马塘镇、岔河镇部分河段桩板式护岸6.74公里,6月底已开工建设。栟茶运河如东段治理工程增补工程新增护岸2053米,并建设配套设施,正加快实施。
3.水利民生实事加快建设。一是扎实开展河道综合整治。聚集农村河道突出问题,组织开展摸排,编制整治计划,以县政府办名义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度河道综合整治工作的通知》,明确目标任务,组织督查推进。上半年疏浚整治农村河道12条,长度27公里,土方52.42万方;完成数建设生态河道46条,112公里;实施农村河道综合治理二期工程15条,108.8公里,完成清杂,木桩防护,完成形象进度60%。二是大力推进水系贯通工程。深入开展乡村水系连通整治,拆坝建桥、建涵153座,完成103座,完成形象进度70%。三是实施完成水土保持项目。2024年度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新庄小流域(一期)综合治理项目,完成综合治理面积6.5平方公里。加强水土保持项目监管,受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行政许可10个,完成省级遥感疑似违法违规项目图斑核查30个。四是全面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补助项目。以工程建设形式精准补贴河口镇、岔河镇,维修改造防渗明渠31条,长度11.781公里,新建渠道配套建筑物250座。
4.河道综合管理有力有效。持续深化河长制,制定《2024年度河长制工作考核奖补办法》,修订《如东农村河道长效管护奖补办法》,组织开展河长制专题培训,提高工作质效。严格河道水域岸线生态空间管控,深入开展河道“清四乱”整治,编制整治清单,明确整治任务125处,治理完成65处。常态化开展执法巡查,会同检察院、交通局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发现问题31起,现场处置并及时处理29起,立案2起。加大农村河道检查考核力度,交办问题46个,全部督促整改到位。加强河道常态长效管护,促进河道长效管护提质增效。今年3月,国家统计局南通调查队发布2023年南通市河长制公众满意度调查报告,在全市7个县(市、区)和3个开发区(园区)河长制综合满意度评价中排名第一。
5.水资源管理工作从严从细。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狠抓规范管理,圆满完成取水工程(设施)规范化建设工作任务。开展取水口全覆盖督查检查,违法取用地下水有奖举报,查处非法取用地表水5处,地下水9处。加强取水许可管理,核减许可量21.6万立方米。大力推进报废井、闲置自备井封停,注销9眼、回填10眼。严格规费征收,征收水资源费近800万元、水利工程水费300万元。强化节约用水日常管理,完成15家重点监控用水户定额调查,有序推进计划用水户全覆盖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