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水务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来源: 如东县水务局 发布时间:2023-07-25 15:34 累计次数: 字体:[ ]

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水安全,建强水旱灾害防御体系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加快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扎实推进沿海堤防全线贯通达标,全面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一是推进小洋口闸大修工程。小洋口闸年久失修,已申报列入2023年度省级防汛应急项目,正在编制维修方案,计划汛后实施。二是推进东安闸、掘苴河闸除险工程。东安闸、掘苴河闸运行60多年,工程老化、年久失修,经安全鉴定为四类闸,为消除安全隐患,科学编制消险方案,组织专家审查,目前掘苴河闸、东安闸已按消险方案消险到位。三是推进海堤达标贯通工程。计划完成掘苴垦区海堤、凌洋海堤达标贯通,提升卫海海堤、王家潭海堤,确保新增贯通里程26.2公里,实现堤顶路全线贯通。目前,初设和施工图方案已编制完成,汛期结束后进场施工。

(二)聚焦水环境,持续打好水质达标攻坚战

认真对标全县重点断面水质提升目标任务,农村河道疏浚整治、生态河打造、水系贯通一体推进,持续打好水质达标攻坚战。一是农村河道疏浚整治任务基本完成。完成农村河道疏浚13条段,疏浚土方40万方。二是生态河道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建设完成生态河道59条,214公里。三是水系贯通工程有序实施。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开展乡村水系连通整治,拆坝建桥(箱涵)150座。

(三)聚焦水生态,加快构建现代水网体系

主动对接融入国家、省、市水网体系总体规划布局,持续推进安全可靠,调控有序、自然活水,智慧高效现代河网水系建设,加快形成符合如东特色的现代水网体系。一是扎实推进区域治水提升工程。围绕“1+5”实施片区提升,在国考断面周边片区内重要河道及支流建设4个钢坝闸、5个溢流坝,并对6个老旧涵闸进行修复,已完成工程总量90%,6月底前全部完工。按照“水系一张图、调度一指令、安全一平台”的思路,以县城区水利工程智慧管控系统建设为重点,对城市规划区内13座闸站建立远程智慧管控系统,计划7月中旬开始软件系统与工程设备进行联调联试,9月中旬建成并总体试运行。二是扎实推进栟茶运河如东段治理工程。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完成合同总量的90%。三是扎实推进如泰运河护岸工程。实施如泰运河沿线马塘、双甸镇部分河段的塌方整治,新建桩板式护岸3509米,已开工建设,计划10月份完成。四是扎实推进马丰河(丰利镇区段)护岸工程。新建护岸540米,目前施工单位已进场。

(四)聚焦水资源,持续巩固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果

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大力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兴建节水灌区、加强水土保持、推进农业水价改革,促进水资源节约保护。一是加快节水型灌区建设。掘苴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涉及掘港街道、城中街道、苴镇街道、长沙镇、大豫镇5个镇(区、街道)。工程于2023年4月开工建设,完成干支渠道护砌12条,木桩护岸26.44公里,桩板护岸4公里等,完成省厅下达年度建设任务的85%。二是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为重点,实施2023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四桥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综合治理面积 5平方公里,项目于今年3月开工,目前合同工程量已全部完成。三是深化农业水价改革。以工程建设形式精准补贴双甸镇、马塘镇提质改造改造泵站2座,维修渠道21条,新建渠系配套建筑物105座,主体工程已完成,将在灌溉期间发挥工程效益。

(五)聚焦能力建设,持续强化行业监管

1.持续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坚持防大汛、抗大灾,全面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县防指以文件形式下达各地防守任务、防汛抗旱责任清单,明确堤防、涵闸、独立水系防汛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并在媒体进行公告,接受社会监督。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全面跟踪督查落实安全度汛措施。立足水利应急抢险能力提升,完成水利防汛抢险物资储备,会商应急部门调整充实防汛抢险专业队伍,结合栟茶运河如东段治理工程实施开展联合演练。围绕行洪排涝能力提升,疏通河网水系,拆除骨干河道网簖39处,拆除河道坝头坝埂200个。加强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完善相关预案,印发《如东县水务局防台风工作方案》,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有力有序落实。

2.持续提升河湖监管能力。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河道管护,健全完善河长制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强化河长履职尽责,组织部分镇级河长开展学习培训,提升河长履职能力。制定2023年河长制工作考核奖补办法、幸福河建设实施方案,深化“河长+路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全面推动河长制工作走深走实。严格水行政执法,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水利管理的全过程,开展河湖保护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推进河道“清四乱”“网簖网箱”整治,编制整治任务清单,整治完成61处。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和频次,做到河道违法行为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共出动执法人员600余人次、执法车300余辆次,执法船艇10余艘次,发现问题23起,现场处理18起,立案5起。

3.持续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能力。坚持“节水优先”方针,深入开展国家节水行动,持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创建市级节水型学校10个,县级节水型学校12个。深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严格用水总量和效率控制,注销10眼连续多年未取水的报废井取水许可证,核减地下水许可量58万立方米。规范征收管理,以县政府办名义印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度水利工程水费征收工作的通知》,联合县财政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农业水利工程水费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有力促进了水费应收尽收。

4.持续提升水利服务保障能力。深入贯彻“作风效能巩固深化年”活动要求,加强三峡移民服务管理,落实三峡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精准实施后扶项目,持续推进移民帮扶计划,切实解决移民“急难愁盼”问题。加强水利人才队伍能力建设。实施“青蓝结对”计划,组织选派基层新录用人员到机关跟班学习;开展岗位技能学习培训活动,选派青年技术骨干赴省淮沭新河管理处学习培训,着力提升干部职工能力素质。

5.持续提升党建引领水利发展能力。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党支部建设,实施机关党总支及所属党支部换届选举,夯实基层支部堡垒。狠抓思想建设,组织全体党员开展“赓续红色血脉,敬缅革命忠魂”祭扫活动,“共建清水绿岸,护水先锋在行动”宣传活动,开展扬“四敢精神,答兴水之卷”水法律法规知识竞赛,筑牢党员干部思想基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制定局领导班子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开展“5.10”思廉日,“六个一”系列等活动,做到抓早抓小,警钟长鸣。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防抗并举,牢牢守住水利防汛保安底线。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一如既往的继续履行好防汛防旱工作职责,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手抓,确保全县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全面推进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作,完成小洋口闸大修工程,着力提升工程防洪排涝能力。全面完成海堤达标贯通工程建设任务,确保新增贯通里程26.2公里,实现堤顶路全线贯通。深入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落实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强化雨情、水情、险情、灾情“四情”防御,加强水利工程运行调度管理,科学调度工程设施,做到联调联控、同向发力,最大程度发挥水利工程防洪减灾效益。

(二)紧盯目标,坚决打赢水质达标攻坚战。一是全面完成重点工程建设任务。完成栟茶运河如东段治理工程,计划11月底前具备工程验收条件;推进九洋河治理工程(如东段)结余资金增做工程,计划12月底前完工。推进掘苴中型灌区建设,力争12月底前完成项目批复总工程量的80%,春节前干支渠岸坡防护工程、泵站及渠系配套建筑物工程等主体工程全部完成。完成如泰运河(双甸、马塘段)护岸工程、马丰河(丰利镇区段)护岸工程、丁堡河治理工程。二是扎实推进区域治水。全面完成15座控导工程建设任务,推动智慧管控系统9月中旬建成试运行。三是深入推进河长制工作。持续压实河长责任,推动县级河长重“推动”,镇级河长重“落实”,村级河长重“巡查”,促进河长制走深走实。持续推进河道“四乱”整治专项行动,全面整治完成131处“四乱”问题。常态化抓好农村河道长效管护,加密巡查督查频次,开展“最美最差河长”评比,加大考核力度,以河道水环境改善促进重要断面水质全面达标。

(三)量质并举,用心办好水利民生实事。把落实好2023年政府为民办实事水利项目作为检验机关作风建设成效的重要举措,集中力量,加快推进,确保打造农村生态河道78条、287公里,新增覆盖率提升不低于15%,总体覆盖率力争达到50%左右。实施完成河道疏浚14 条、39.9公里。拆坝建桥(箱涵)184座,把水利建设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四)全力冲刺,努力实现各项水利工作争先进位。认真准备做好2022年度农村河道长效管护、农田水利工程管护和生态清洁小流域项目省级绩效评估工作,以及农村生态河道中期、年终考核评估工作。完成国家级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复核工作;完成省级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完成我县水权交易试点等工作。

(五)凝心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打造“护水先锋”党建品牌为抓手,切实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推进“作风效能巩固深化年”活动,弘扬“四敢”精神,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落到实处,打造风清气正干事环境,为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