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风行风热线 > 直通民生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如何正确处理?
来源:如东日报 发布时间:2023-01-15 字体:[ ]

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缪姗姗 吴莎莎)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出现高热、咳嗽等症状应如何正确应对,成为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在县中医院,儿科副主任秦贲贲告诉记者,儿童感染新冠病毒,潜伏期相对较短,一般1到2天就会发病,感染初期体温可能会迅速上升,易引发热性惊厥,且肺外症状较多,主要表现为部分儿童可能会出现呕吐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按照标程,大人需要一个星期左右才能完成痊愈,儿童一般三到四天就能痊愈。秦医生建议,家长居家看护时,3个月以下的婴儿发烧,可先采用物理降温措施进行护理,如退热贴、温水毛巾擦拭,或者多喝水,多吃奶等液体疗法辅助降温。3到6个月的幼儿体温超过38.5℃,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烧,体温38.5℃以下则可以参照3个月以下孩子的物理降温方式。6个月以上的小朋友体温高于38.5℃,可以选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有基础病的孩子不用等到体温超过38.5℃,在发热早期就要及时使用退烧药。

专家提醒,如孩子一旦出现超高热,体温大于等于40℃,尤其超过41℃,家长一定要关注重症的可能,尽早就医。如孩子出现口服退热药但效果较差,高温持续不退,尤其持续发烧72小时,要及时送医就诊。如小朋友出现精神状态较差,嗜睡,食欲较差等症状,婴幼儿奶量明显减少,哭声减弱,出现呻吟等情况,也要尽早送医。若出现喉炎,小朋友咳嗽声音闷重、嘶哑,需要到医院问诊。如小朋友在发热过程中,尤其是发热早期出现肢体抖动、双目上翻、口唇青紫、牙关紧闭这些情况,要立即送往医院。

秦贲贲介绍,儿童出现轻微咳嗽,一般不需要做特别处理,如出现黄痰、多痰的情况,可适当选用抗生素,比如头孢、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等。当痰多且难以咳出,两周岁以下的小朋友可选用化痰药,如易坦静。两周岁以上的小朋友可以选用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婴幼儿若出现急性喉炎的症状,如剧烈咳嗽,声音嘶哑,应尽早使用雾化治疗。孩子康复后,家长也要多加注意,避免孩子着凉感冒,再次感染,可能引起其他疾病或者感染其他病毒、细菌。另一方面,要注意加强营养,摄入维生素含量较高的食物或者高蛋白饮食,有助于免疫机能的恢复,康复一段时间后,可进行适当适度的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感染后虽然身体内会存在一定的抗体,但基本上只能维持6个月左右,所以在小朋友康复后,可选择合适时机,继续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