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居”里采摘忙
来源: 如东日报 发布时间:2023-06-11 累计次数: 字体:[ ]

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周雨霁 朱南州 通讯员 陈名蔚)四月桃花灼灼,六月硕果累累。眼下,位于掘港街道十里墩村的桃源居家庭农场,迎来了今年的第一波采摘客。走进“桃源居”,映入眼帘的是连片的桃树,一个个色泽红艳、圆润饱满的桃子挂满枝头,空气中都是甜蜜的味道。

“这里的桃子口感好、绿色有机,自己采摘也新鲜,我每年都会约上朋友过来,今年通过老板的果友群得到消息,立马就来了。”家住县城的居民潘焱是“桃源居”的老客户,她一边熟练地从树上摘下红彤彤的桃子,一边告诉记者,蜜桃成熟季,除了自己采摘,她还经常给外地的朋友邮寄。

“现在树上挂果的品种叫紫金红,是一种甜中带酸的油桃,采摘周期只有半个月左右。”桃源居家庭农场的女主人钱锋萍介绍说,紫金红采摘结束后,红皮黄肉和粉皮白肉的188、189两个油桃品种刚好成熟,等到油桃下市,不同品种的水蜜桃、蟠桃又陆续登场。“这个品种结束了,下个品种又接上,刚好把它们的成熟期错开,差不多每个品种能采摘半个月。”钱锋萍告诉记者,桃园的种植面积120多亩,品种有10多个,其中油桃的采摘占比最大,能达到60%以上。从目前挂果情况来看,今年的果子比去年好,销售预计要高于去年。

钱锋萍和丈夫孙东早在2013年就开始种桃子,这几年,“桃源居”的桃子品种越来越多,品种多样化不仅能延长销售周期,也为了规避风险。俗话说“桃三李四杏五年”,意思就是桃树种了三年后才能结果。因此,在钱锋萍看来,单一的种植品种风险较大。“桃树种植周期长,三、四年后才能看出果子好坏。我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不懂自己选的品种怎么样,有时候品种没选好,前几年的辛苦就白费了。”不久前,今年刚挂果的新品种黄金蜜就让她忧心忡忡,黄金蜜是省农科院改良后的早熟品种,日照少、周期短。挂果之后才发现,这个品种的果实个头也小,“个头小就没有卖相,销售自然不太好。”试种的50棵黄金蜜“前途未卜”,钱锋萍决定放弃这个品种,不再追加。

露天种植靠天吃饭,气候造成的变数太大,即便种了10多年,钱锋萍依然不敢说自己是“老手”。采访中她反复说:自己一直在解决问题,防虫、防病、防鸟,常常这个问题刚解决,那个问题又冒出来。“如果连续下雨,桃子甜不甜另说,最怕的就是桃树得病。”前年雨水足,连续下了一个月的雨,不仅桃子摘不上来,果树还生了霉菌。大雨过后,钱锋萍和工人们把烂掉的桃子从树上摘下来,生了病的桃子不能堆放在果园里,只能集中起来焚化或者土埋。果实颗粒无收,还要忙着给病树修剪树干,一年的辛苦只能付之东流。

“大棚种植能不能减少这些问题?”钱锋萍的回答是肯定的,去年,钱锋萍新增了两个智能大棚,引进了红美人、黄金油蟠桃等适宜大棚种植的高端品种。但她还是有自己的坚持:“因地制宜很重要,有些桃树品种适合在大棚里种植,有些适合露天种植。如果适合露天的桃子进了大棚,虽然上市时间早了,价格也更高,但口感肯定要差一些。”为了桃子品质,钱锋萍不愿妥协,也不想挣快钱。

品种的增加,延长了桃子的成熟和采摘期,但时间依然有限。不少顾客和钱锋萍抱怨:等了一年,才能吃上两、三个月的桃子。如何“四季有果”?草莓、西瓜、梨、火龙果、石榴、太秋田柿……她什么都想试一试。夏初时节,这些生机勃勃的果树参差披拂,有些已经挂果,“忽逢桃花林”的“桃源居”正逐渐成为“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