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王芊懿 姜宁惠)秋高气爽,踏进乡间、来一场舒缓身心的Country Walk,悄然成为都市白领向往的休闲方式。近年来,我县积极探索农文旅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涌现出掘港街道天星农场、“半亩方糖”生态农场、曹埠镇甜水村等一批创新实践典型。农田变身风景区,农屋改成特色餐吧,农场成为研学课堂……丰收的内涵,正从“产量丰收”延伸为“价值丰收”“体验丰收”和“文化丰收”。
走进天星农场,一座名为“野许”的咖啡屋静静伫立于田埂之间。白墙红瓦、原木门窗,与手写招牌相得益彰,屋内的创意装饰更添自然野趣。咖啡屋后是3000平方米的宽阔草坪,设有鲜花派对区、烧烤露营区、休憩座谈区等不同功能空间。低矮的木栅栏、随风摆动的秋千,这里处处弥漫着浓郁的乡土风情。“四月到六月,还有十月是农场旺季,平均每天要接待200到300人。”农场负责人、90后室内设计师季伟东介绍道,“大家来这儿喝咖啡、露营、烧烤,冬天则更爱围炉煮茶。”
从去年的乡村画展、户外婚礼,到今年的草坪音乐会,天星农场不断拓展经营业态。未来,这里还将搭建研学基地和大棚采摘区域,持续探索“农业+”的多元可能性。
季伟东的父亲是当地种植大户,承包着200多亩农田,主要种植甜玉米和西兰花。作为“农二代”,季伟东的愿景远不止于经营好一个农场:“除了提升自身的吸引力和品牌价值,我更希望借助这个平台,带动周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他计划整合周边农户种植资源,以“天星农场”作为统一品牌,推动农产品标准化、IP化,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真正实现农、文、旅的深度融合与共赢。
不远处的“半亩方糖”生态农场,则是另一处被绿意包围的“反向旅游”目的地。该农场坐落于掘港街道虹桥村,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主打亲子自然体验,成功融合了农耕研学、露营休闲、果蔬采摘、静读茶叙等多元业态。“上半年农场累计接待游客超3000人次。”农场主陈俐文介绍,“夏季休业期间,我们还尝试助农直播,帮周边农户销售锦绣黄桃,反响很好。”目前,农场正改造升级,计划以焕然一新的面貌迎接游客。
与此同时,曹埠镇甜水村也筹备着各种迎客项目。“目前村里开放有阳光玫瑰、妮娜皇后两个品种的葡萄采摘项目。此外,约有129亩的网纹甜瓜成熟后正式对外开放。”甜水村党总支书记陈杰介绍道。更令人期待的是,甜水村今年创新推出“林下空间”文旅项目,将充分利用村内丰富的林木资源,在林间空地上铺设草坪、放置桌椅、搭建舞台,并推出野餐、烧烤、露营等多样化服务。据介绍,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招投标,正在施工建设中。未来,甜水村还将联合周边农户,持续推出更多农业主题游路线,涵盖农田观光、音乐会、非遗体验等内容,吸引更多市民走进乡村,感受田野之间的烟火气息。
稻浪翻金,瓜果盈枝,又是一年丰收时。从单一农业生产到多元业态融合,“丰收”,不再只是五谷满仓,更成为可感、可享、可共鸣的生活体验——它藏在游人尽兴的笑语间,写在农民愈发鼓胀的钱包里,也融于如东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