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杨丹 吴文军)初秋时节,我县优质葡萄品种“阳光玫瑰”进入收获旺季。今年,马塘镇徐庄村的60亩“阳光玫瑰”葡萄迎来又一个丰收年,吸引了周边游客、国内外客商前来订购,现场一派繁忙的场景。
近日,在如东沐园春家庭农场的“阳光玫瑰”葡萄大棚内,套了袋的“阳光玫瑰”挂满枝头,一串串饱满的果实,如玛瑙般晶莹剔透,圆润光鲜,令人垂涎欲滴。农场里的果农们正忙碌着,随着剪刀“咔嚓”声不断响起,一串串葡萄被收入筐中,空气里弥漫着甜蜜果香,收购的车辆来回奔驰。
“我们这里种植的阳光玫瑰葡萄果肉脆嫩多汁、甜度浓郁,并带有独特的玫瑰香气,销路很好,订单不断,最远销往俄罗斯等国家。”在采摘现场,农场的现场负责人冒继红脸上洋溢着喜悦。她介绍,为了保证阳光玫瑰葡萄的品质,每亩地的葡萄会控制在5000斤左右的产量,大概是2500串阳光玫瑰葡萄。今年,农场内的阳光玫瑰葡萄采摘预计到10月20日结束。“去年是我们成功收获的第一年。在大棚内,我们采用先进的滴灌技术,有效保持大棚内的湿度和土壤营养,更好的保证葡萄糖分的积累,使得葡萄的味道更加甜美。同时,加强病虫害防治和旱涝灾害的风险防控,确保葡萄丰产丰收。”
一串串甜蜜,挂满了葡萄架,也实实在在地撑起了村民们殷实的日子。“从栽苗我们就在农场里跟着干,如今整整两年了。”63岁的韦小红一边动作娴熟地包装着葡萄,一边向记者介绍,“在农场里做干活,一年有四五万的收入,还能照顾家庭,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像她这样在家门口就业的村民,农场里还有不少。
近年来,为了让阳光玫瑰葡萄走得更远、身价更高,徐庄村主动破解销售难题,引进电商物流、开展抖音直播,极大压缩了葡萄从枝头到舌尖的距离,产品能够快速到达全国各地。
“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加大农业产业扶持力度,引进更多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进一步提升葡萄的品质和产量,因地制宜把乡村产业做得更强、更大。”徐庄村村干部李凡说,徐庄村一面精心组织“田秀才”“土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将实用的种植技术送到农户手中,一面推动绿色标准化生产,提升葡萄等农产品品质。“2022年,村里引进沐园春高档果蔬特色产业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经土地流转、设施用地备案,在徐庄村苴东线南侧新建了智能温室大棚,发展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大棚内配备全程一体化滴灌装置,并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对照绿色农产品标准开展生产及管理。这一高端葡萄品种市场价相对稳定,效益较好,去年的年销售额达300万元左右。”
“产业落地后,村民既能拿土地流转金,又能领到务工工资。”李凡说,去年,葡萄园发放工资30余万元,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下一步,村里还计划延伸产业链,结合特色产业园资源,继续提升这一“甜蜜产业”的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