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要闻关注
承压奋进 筑牢经济发展“压舱石”
—— 一季度全县项目建设综述
来源:如东日报 发布时间:2022-05-12 字体:[ ]

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徐书影 冯益军 通讯员 李海楠)不畏浮云遮望眼,越是艰险越向前。今年以来,面对新一轮疫情侵扰,全县上下勇毅笃行、承压奋进,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定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以“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聚焦项目干”的宗旨,千方百计强服务、增后劲,抢工期、赶进度,吹响了砥砺前行的铮铮号角。

一季度,我县完成工业投资92.68亿元,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完成46.7亿元;制造业完成投资83.39亿元;新开工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个,累计完成投资3.78亿元,28个续建项目新增设备投资23亿元;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1个。

防疫发展两手抓 唱好项目建设“重头戏”

眼下正是项目建设的黄金期,连日来,全县各项目施工现场吊塔林立、机声轰鸣、焊花四溅,数万名施工人员在闭环管理的情况下,紧张有序地推进着工程进度,一派如火如荼的忙碌景象。

总投资5.12亿元的乐贝帝床上用品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绑钢筋、支模板,该项目主要生产乳胶床垫、枕头制品,全面达产后年应税销售可达3.3亿元。疫情期间,为了保障项目正常施工,建设单位严格实行施工现场闭环管理,对所有出入人员、材料及设备设置专用通道,完成消杀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切实筑牢严密防线。“疫情对工程材料的运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后续,我们将尽量通过科学管理的手段以及工序上的优化来提高效率,确保项目按期完工。”江苏乐贝帝睡眠科技有限公司厂长帅立文说。

在洋口港桐昆聚酯一体化3号聚酯车间里,每天可产出聚酯1100吨、涤纶长丝1040吨,经过防疫消杀,将陆续发往全国各地。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智能化设备、数字化技术,整个生产环节的在岗人数、质量检测数据一目了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目前,该项目其余7条聚酯生产线也在加紧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中,现场2000多名施工人员正全力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明年一季度8条生产线全部实现投产。

桐昆项目加上正在建设的恒尚聚乙烯纤维和金光如东产业基地项目,这3个续建项目现已被列入2022年省重大项目计划,今年计划完成投资52.26亿元,一季度已完成投资16.66亿元。除此之外,九九久聚乙烯纤维、九九久六氟磷酸锂等34个新开工项目,海力风电装备制造等4个储备项目均被列入2022年南通市重点工业项目清单……重大项目建设好戏连台,这些大项目投资规模大、发展前景好、带动效益强,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与此同时,我县还在全力推进“四个一批”(即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达产一批)工业项目计划,目前已初步筛选重点开工项目192个,重点竣工项目162个,重点达产项目110个,重点储备项目31个。后续,对照项目计划,我县将滚动跟踪推进,主动靠前服务,力促签约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达产。

要素保障不缺位 打出优化服务“组合拳”

重点项目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疫情防控形势下,全县上下聚焦项目建设重点、难点问题,打出“绿色通道”“服务专班”等“组合拳”,为项目加快建设提供了要素保障。

“当得知我们遇到原料运不进来的困难后,洋口港经济开发区服务专班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帮我们开通了水陆两条运输绿色通道,运来3万多吨建材,保障了3座LNG储罐按期浇筑。”江苏国信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负责人沈寅飞告诉记者,项目顶住疫情冲击稳步推进,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3座LNG储罐已完成总工程量的30%,计划今年8月份实施气顶升作业。

国信项目所在的洋口港阳光岛是目前长三角地区规模最大的LNG转运基地,岛上现有6座LNG储罐投入使用,另有江苏国信、协鑫汇东两个重大能源项目在建,全面建成后,可保证全省一半以上的天然气用量。“随着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开建,岛上现有的20千伏供电能力已远远难以满足工程建设以及投产以后的用电需求,了解这一情况后,公司超前布局,规划今年在岛上新建一座110千伏变电站。”国网江苏电力(如东供电)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徐鹏鹏告诉记者,为保障重大民生工程早日竣工投产,公司了解到项目需求后,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小组,对阳光岛开展实地勘察,最终拿出了符合多方要求的变电站施工方案,助力岛上企业加快工程建设。

据了解,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为打通项目材料进不来、企业产品出不去的堵点,我县开辟重要生产供应物资“专用绿色通道”,从乡镇医院、重点企业抽调335名党员,组建了60支“党员特护小分队”,24小时驻守在全县各个高速路口,对进入如东的货运车辆实施“点对点、全程闭环接送”,有力保障了120多家重点企业和42个重大项目的原材料和设备供应。“现在每天的出货量大概在2000立方米,基本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原料进场流程虽然比之前复杂,但不影响正常生产。”金光集团如东产业基地副总经理林威助告诉记者,项目已投产的8台纸机主要生产“清风”牌生活用纸,产品销售覆盖江浙沪地区。

线上签约蓄动能 开启招商引资“云模式”

疫情防控期间,我县开启“云签约”模式,与客商相约“云端”,变“面对面”为“屏对屏”,变“见面签”为“在线签”,展现了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信心和决心。

4月28日下午,我县在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举行重点项目线上洽谈与签约活动,县委书记陈慧宇与客商“屏对屏”深入互动交流,推动氢能灶具制造等两个产业项目快落地、快建设;

4月14日上午,如东高新区举行视频连线项目洽谈会,与客商沟通御传新能源等3个产业项目投资事宜;

3月30日,总投资3亿美元的锂电池用铝塑复合膜和铝箔生产项目通过“云签约”落户如东经济开发区,该项目由必捷技术株式会社投资建设,达产后,可打破我国铝塑膜长期依赖日韩进口的局面,形成进口替代;

3月20日,总投资超10亿元的中国天楹重力储能及成套设备制造项目签约落户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

2月7日,洋口港经济开发区与苏州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线上签约合作建设纳米新材料中试产业园项目;

……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通过以“云”为媒,积极开展云洽谈、云招商,我县在防疫不“失守”的前提下,扎实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推动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招群引链上规模、出实效,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新动能。数据统计显示,一季度,全县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1个,其中,总投资5亿元以上内资项目8个、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