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3月5日的重要讲话,明确了江苏在挑大梁上要把握好的“四个着力点”,即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刚刚召开的县委十五届十次全会提出,要准确把握“四个着力点”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路径,以扎实行动和实在成果,为省市发展大局多做贡献。
古语云:“山雄有脊,房固因梁。”房子有顶梁柱,才能扛得住重压、经得起风雨。作为国家新一轮战略布局的重点区域、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节点、江苏沿海开发的前沿阵地,如东向海而兴、逐浪而行,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1.13亿元、同比增长5.1%,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05亿元,规上工业产值、外贸进出口总值、实际使用外资等重点指标位居全市前列……风头正劲的如东,有理由、有条件、也有能力多挑担子、多作贡献。
勇挑大梁,要坚定走在前列的政治自觉。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使命,于如东而言,奋勇争先、多作贡献,就是要为南通建设全省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挑重担、当先锋。以勇当长三角沿海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为目标,切实增强走在前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经济社会发展上挑大梁、担重责,这是如东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不容推卸的政治责任、必须扛起的使命担当。
勇挑大梁,要增强抢抓机遇的战略主动。海岸线上千架风车昼夜不息,阳光岛上LNG船舶往来如梭……位于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区的如东,是经略海洋的重要前沿,是南通“下一个万亿”的重要增长极。机遇就在眼前,关键是要敏锐洞察形势,坚定不移地抢抓战略机遇、政策机遇、市场机遇,更加主动地识变、应变、求变,真正把比较优势变成发展盛势。
勇挑大梁,要激发敢闯敢试的攻坚锐气。当前,驭动发展的力量,正在向创新创造转变。推进落实“四个着力点”重大要求,必定充满挑战,也更需知重负重、勇当“劲草”。要坚持以改革的精神谋划工作、以开放的视野配置资源、以自我革新的勇气破解难题,既有“牛劲”,也有“狼性”,敢入“深水区”,也敢闯“无人区”,努力形成更多改革创新的如东成果。
勇挑大梁,要锤炼实干担当的过硬作风。在“一盘棋”中,如何“落子”,事关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确保“四个着力点”在如东落地生根,广大党员干部要把能力展现到“会干事”上,脚踏实地、干在实处,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要把胆识体现到“能干事”上,保持定力、笃行不怠,既重视规模速度,更注重质量效益。要把目标落实到“干成事”上,雷厉风行、提质提效,全力跑出加速度、干出新高度,以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赢得发展主动。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历史总是眷顾担当奋进的人,从“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的殷殷期望,到“经济大省要挑大梁”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勇于担当的奋斗姿态,全力以赴拼经济稳增长,奋力跑好“下半程”,一步步将蓝图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