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朱文婷 朱海城)在长江三角洲北翼,一座以“港产城”深度融合为特色的经济高地正强势崛起。近年来,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党员干部以“大战大考”的攻坚姿态,在招商、项目建设、科技创新三大领域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精准招商引凤来栖,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科创生态激活发展新动能。
强化党建引领
激活招商强磁场
招商是破局发展的“先手棋”。今年以来,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干部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拼出加速度,拼出新动能,拼出新格局。
洋口港经济开发区组建了由30余名党员干部组成的职业化“招商铁军”,主攻“一主一优一新”产业方向,持续擦亮“背包客”招商、环境品牌,形成“党员干部带头冲锋、专班全天候攻坚、全员协同作战”的责任链。今年,该区挖掘项目线索超百条,推动10余个优质项目落地,招商成效显著。
冲锋在前,敢啃“硬骨头”,是洋口港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一线党员干部的真实写照。浙江亚达项目最初考察时,面对洋口港金牛码头“一片茫茫大海”的现状曾犹豫不决。但园区招商专班以“钉钉子”精神持续跟进,将码头建设进度实时反馈。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招商团队的专业素养和周到服务逐渐打动了浙江亚达,最终项目成功签约落户,如今,项目一期建成投产,二期正式开工建设。另一方面,洋口港经济开发区还打出了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的“组合拳”,通过对“产业图谱”和“招商地图”的细化,精准定位招商目标。其中,产业链招商成效显著。巨胜、永大等项目纷纷落户,扩充了新装备产业链图谱。
全力护航服务
跑出项目加速度
项目落地只是起点,高效建设才是关键。洋口港经济开发区构建“360党建服务机制”,以助企惠企为导向,强化主动服务意识,深入开展调查研究,9个小组每月联系服务企业不少于1次,每季度实地走访调研企业不少于1次,帮助解决问题不少于2个,并及时填写挂钩园区企业季度情况表;每年为挂钩园区企业党员上党课不少于1次。
以科森项目为例,园区建立项目专班,由党员领导干部牵头抓总,带领专班服务项目——围绕审批所需,靶向推送手续办理流程,构建起从签约到投产的无缝衔接生态,让企业轻装快跑、后顾无忧。目前,项目实施关键的环评手续、土地证、施工许可证已办理完成,整个项目现场桩基已完成超过一半,部分单体的基础已经开挖。“从未体验过的营商环境”是科森集团决定落户洋口港的重要原因,从项目洽谈到协议敲定仅用21天,“洋口港速度”“洋口港服务”赢得企业连连点赞。
洋口港经济开发区的落户项目跑出“加速度”离不开党员干部们的全力护航。对于每一个项目,他们主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企业只需要关注“行”或“不行”以及审批时间节点,让企业“轻装上阵”。巨胜重型化工装备项目当年开工即投产成为又一典型。自2024年2月19日开建后,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和相关部门会同投资方、施工方合力攻坚、全力推进,提供了全过程、全要素服务保障,最终历时257天完成建设,实现了“当年拿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的目标。
突破技术壁垒
锻造核心竞争力
科技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充分发挥化工中试基地、科创中心等创新平台策源作用,加快打造特种纤维、重装制造、纳米新材料、冷能利用等特色产业园区,进一步提高产业竞争力。
当前,开发区正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任务,突出党建与中心工作融合这条主线,推动化工中试基地与清华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在纳米微球、特种纤维、核级树脂、硅基负极材料、量子点显示材料等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助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升。目前,已经签约落户了睿理锂离子电池用纳米硅基负极材料中试项目、希核核级离子交换树脂制备中试项目、申元新材料高端特种尼龙中试项目、Janus材料的宏量制备中试项目和纳微科技生物合成介质中试项目。
此外,开发区坚持数质并重,引导部分科创项目成功转化为高企或规上企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远东海缆作为2024年南通市认定的科创项目,当年成功申报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当年申请发明专利79件。“园区坚持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结合作为工作主线,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早日落地,为科技创新工作注入‘红色动能’。目前,远东海缆项目依托行业顶尖技术团队,与全球领先的海洋工程企业深度合作,实现了关键技术的自主突破。”洋口港经济开发区科技创新与人才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丛晨介绍。
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党员干部以招商聚势、以项目筑基、以科创领航,助推“一片海”转变为“一座港”、“产业链”延伸为“创新链”,面向未来,将继续以“攻坚有我”的担当,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