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朱文婷 朱海城 通讯员 吴瑕 陈文) 9月10日,江苏如东洋口港中石油江苏LNG接收站码头迎来一座“海上巨轮”的靠泊——来自加拿大的“戴蒙德”LNG运输船在拖轮引导下缓缓驶入,这是自2011年首艘LNG运输船靠泊以来,接收站接卸的第800艘LNG船舶。
下午2时许,“戴蒙德”轮顺利靠泊,该船本次装载液化天然气约6.8万吨,气化后可转化为9000万立方米天然气,足以满足300万户家庭一个月的用气需求。“当前我们正面临用气高峰,‘戴蒙德’轮是今年接卸的第60艘船舶。”中石油江苏LNG公司生产设备业务单元经理刘涛说,“高效通关服务为我们应对高峰作业提供了保障。今年1至8月,我们累计接卸量488万吨,同比增长12%。”
为保障进口LNG安全高效通关,如东海关开辟能源进口“绿色通道”,对接进口LNG接卸全流程,实现申报、查验等环节无缝衔接;同时,打造智慧监管,将取样作业顺势嵌入液化天然气接卸流程,实时监测LNG组分等商品品质信息,确保LNG运输船“即靠即检”“卸检同步”。如东海关副关长杨伟荣介绍:“面对LNG易燃易爆的特性和不同季节的保供挑战,我们不断优化监管模式,从最初的人工查验到如今构建的能源进口‘智慧取样、智慧监测’,实现了通关效率的跨越式提升。”
据了解,中石油江苏LNG站接收站是当前长三角地区生产规模最大、保障能力最强的清洁能源枢纽基地,现有6座LNG储罐,总罐容108万方,年接卸能力达650万吨,目前已累计接卸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LNG超6500万吨,外输天然气近千亿立方米,为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接收站单日最大气化能力3900万立方米,在夏季用电高峰和冬季供暖季期间,精准响应需求连续冲峰保供、套接6船进港,应急调峰作用凸显。满负荷工况下,全年支持江苏全省近30%的天然气供应,成为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支点。
从首船靠泊的“探索起步”到百船接卸周期缩短至14个月,接收站创新采用套接方式,大幅提高LNG船舶的进出港与接卸效率,连续多次实现4天接3船、单月22天窗口期接卸12船。“这些看似简单的数字,是流程精细、技术突破和运营效率的提升。”江苏LNG公司生产运营中心海事经理吴小飞说。更安全、更高效,都是对国家能源安全与民生用气保障的有力践行。
当前,中石油正在加快建设总投资约16.6亿元的扩建储罐项目,重点建设1座20万立方米的LNG储罐及相关配套设施、1座年接卸能力650万吨的专用码头。项目预计2029年建成投产,年接卸、存储、气化、外输能力全面突破1000万吨/年,将显著提升储气调峰能力,为长三角地区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再添“压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