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要闻关注
县人大常委会召开第30次主任会议
来源:如东日报 发布时间:2023-10-29 字体:[ ]

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周雨霁 钱海军)27日下午,县人大常委会召开第30次主任会议,听取并审议县政府关于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书面审查县政府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听取并审议县政府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昌龙出席会议并讲话。

副县长刘莉代表县政府作工作报告。今年以来,我县国有企业在强化党建引领、完善监管体系、加强融资财务管理、加快项目建设、逐步实现“一去三化”等方面持续推进,企业运营逐步规范、活力不断增强,降本增效成效凸显,重大项目建设、保障服务民生等方面的担当作用进一步显现。

会议审议认为,我县高度重视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工作,制定完善国企改革制度,严格监督管理手段,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有所提升。下一步要在提升资产经营效益、加强资产监管效能、控制化解企业债务等方面下功夫,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有效使用。

陈昌龙认为,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上级关于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改革精神和县委决策部署,国资规模不断扩大,国企改革持续推进,企业国资功能持续发挥,国资监管逐步规范,但仍然存在市场化转型不快、企业盈利能力较弱、国资国企监管体制有待完善、风险防范能力不强等问题。

陈昌龙强调,总体来说,企业国有资产管理要做到激发国企活力、提升盈利能力、释放风险压力、增强监管合力。具体而言,一是要加快转型,增加企业盈利能力。在主导产业、企业转型、协同发展上下功夫,引导国有企业主动融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支持国有资产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同时与自身优势融合发展。二是要主动作为,全力深化国企改革。进一步理顺政企关系,推进国有企业战略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建立差异化考核体系,支持国有企业上市融资,推进平台类企业市场化转型。三是要优化机制、全力提高监管效能。不断探索和完善国企内部、外部全链条的监督体系,加强资金和债务管控,强化内控制度建设,统筹财政与国企风险防范。四是要提高站位,提升管理水平。在资源合理配置、闲置资产盘活以及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度上求突破,加强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及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做好企业指导和法律法规宣传,推动国资监管和国企国资深度合作,提高国有资产配置效率。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我县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金融保障。今年以来,全县金融工作重点围绕提振市场信心、稳定发展预期等目标,持续加大金融供给、优化金融服务,助力全县经济质态向好走强、产业结构加快转型、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会议审议认为,我县金融工作坚持高点定位,塑优金融服务,拓宽融资渠道,组织力度、体系建设、创新发展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不断提高。下一步要在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加快上市挂牌进度、完善体制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我县加快实现跨越赶超助力赋能。

陈昌龙指出,今年以来,我县金融供给持续强化,服务质效持续提升,资本市场持续对接,金融工作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企业信用风险隐患需要进一步排查化解,信贷总量需要进一步扩大,融资服务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非法金融风险的全链条监测预警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陈昌龙强调,要精准定位,进一步强化金融责任担当。对照经济考核指标体系努力争先进位,持续提升金融机构服务企业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续性,深入企业走访调研,以金融“活水”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要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大金融服务力度。围绕我县重点产业、重点项目、上市和拟上市企业加强金融服务,在深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的同时,有效招引新兴产业项目落户,完善金融支持重大项目协同工作机制,细化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的工作举措,挖掘上市后备资源,积极引导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走向资本市场,加快上市企业发展步伐。要防范风险,进一步营造金融良好生态。持续防范大型企业债务风险,常态化保持防非处非工作高压态势,推动企业和个人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加大金融机构招引力度,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鸿斌参加会议。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翟建华主持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