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徐庆华 王莹 张凯)今年以来,“新基建”迅速蹿红,新基建排头兵的5G更是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作为行业领军企业,中天科技早在多年前就启动5G、特高压、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领域产品研发布局,打造5G先发优势,保证行业领先地位,近300种产品和技术被广泛应用于5G等新基建建设,构建了涵盖基础设施、承载、无线到物联网的四大产品群。
上月1日,记者在位于河口镇的中天通信技术有限公司SMT贴片车间看到,五条全自动生产线正满负荷生产5G天线的各种组件。生产部经理陆双凤告诉记者,正在生产的单元板是5G天线的其中一款组件,每40秒左右就可以出一块成品。车间北侧,三条新的5G天线生产线基础框架也已形成,公司总经理符小东介绍,新基建对于企业来说最大的变化就是5G产品订单的急剧上升,最近他们又接单了中兴通讯16000副5G天线的订单,要求7月底之前完成交付,SMT车间的产能显得不足,扩产成为当务之急。目前,生产线设备正在组装,20天左右就可以投入生产,达产后,将形成年产20万副天线的产能。
5G基站系统包括天线、射频、小微基站等部分,通俗地说,天线就是充当基站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的中间件。2014年起,中天通信就开始研发5G天线,2018年10月研发成功并小批量生产。符小东说,5G天线相对于4G天线而言,一是单元数大幅增加,二是系统集成度更高,对工艺精度要求也会更高,这就需要克服在设计和工艺方面很多技术难题。目前,中天通信的5G宏覆盖基站天线已经拥有四十多项发明专利,专家鉴定认为其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中天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的另一个生产车间,5G天线测试中心,记者看到,与4G天线相比,5G天线的体积明显小了许多。正是小型化、低成本、高精度、高性能等一系列技术突破,减轻了5G基站设备的体积与质量,更有效降低了5G网络的综合建设成本。为了保障5G天线的质量控制,2018年10月,中天科技投资两亿多元,建设新的研发和检测中心。目前,研发和检测中心主体工程已经竣工,华东地区最大的5G天线室内测试场也初步建设到位。中天通信天线产品线研发部经理王学仁说,预计两个月后新测试场就能投入使用。
5G新基建给中天通信带来了新的发展商机,近日,他们又接到客户的一批新订单。符小东告诉记者,目前5G天线和光模块的订单正在急剧上升,预计今年中天通信的销售额会突破5个亿,大家对“十四五”期间公司的业绩成长充满信心。
5G基站数量的大幅增加,也带来海量的光纤光缆需求。中天科技集团已经实现了从光纤预制棒到光纤再到光缆的研发生产一体化,尤其是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光纤预制棒,为5G承载海量信息流提供了坚固的物理基础设施。在中天科技光纤有限公司和江东科技有限公司,记者看到的都是繁忙的生产场景。公司总经理刘志忠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两家企业的光纤生产一直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一到五月份,出货量同比增长了20.83%。
光纤是一种由高纯石英玻璃拉制而成的光导纤维,种类繁多。刘志忠说,他们正在生产超低损耗G.652光纤系列、超低损大有效面积G.654光纤系列、G.657抗弯曲光纤系列等,这些光纤在5G应用上占有很大优势。标准单模光纤外径是245微米,在保证性能不变的情况下,目前他们已经把光纤外径做到200微米、180微米,这种光纤应用到光缆中,可以有效减小光缆外径,同样外径的光缆里边的光纤容量可提升30%以上。
“光纤生产关键在于相对应的光纤预制棒。光纤预制棒被誉为光通信产业‘皇冠上的明珠’, 2008年以前,中天光纤生产所需的预制棒,大部分要从国外进口。高端光纤、特种光纤所需的预制棒,国外供应商一般不会提供,只能去买这种光纤或者光缆。”中天科技光纤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志忠介绍说,为了打破预制棒制造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2007年,沈一春博士带领技术团队,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开发了多项原创性工艺技术,成功生产出第一根具备全套知识产权的光纤预制棒,并实现了所有生产设备的自主化,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全合成预制棒单体制造基地。2012年,中天科技投入资金近一亿元,研发出面向新一代传输的高性能光纤预制棒。如已经在中国电信实现了规模化应用的G.654E光纤,与传统光纤相比,一是超低损耗,二是生产出来的光纤有效面积更大,受到了运营商的青睐。
随着5G网络建设的加快,特种光纤预制棒,超低损耗大有效面积光纤预制棒和高带宽多模光纤预制棒都呈供不应求状态。目前,中天光纤预制棒不仅能满足自身光纤生产需要,还销往国内一些光纤生产厂家,出口韩国、印度、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天科技通信产业集团总裁沈一春说,今年以来,应用于5G建设的特种光纤需求量达到了往年的三倍以上,整体达到了10多万公里,随着5G网络建设的加快,预计会给他们带来20至30万公里的高端多模光纤的市场需求。
在中天科技集团,涉足5G新基建相关产品研发制造的有10多家企业。去年,中天科技与运营商加强合作研发,成为中国移动5G联合创新中心合作伙伴、中国电信5G创新中心合作伙伴,并与中国铁塔成立联合实验室,共同攻关5G时代室内覆盖难题,是业界唯一与上述三大家合作的光通信厂商。中天科技还与华为、中兴通讯签署战略协议,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海缆5G工厂应用试点方面加强合作,开启了5G+智能制造新征程。产品应用方面,中天科技不仅可以提供低损耗大有效面积光纤、5G天线等多项5G拳头产品,漏泄同轴电缆广泛应用于济南、石家庄、郑州等多个城市的地铁5G建设,获评“5G通信特别贡献奖”;5G光模块今年成功入围中国电信首次集团层面光模块集采,成为线缆行业唯一中标两个标包的厂商;推出的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集咨询、设计、生产、施工、运维于一体,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强大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构筑了全面的竞争力,中天科技首席品牌官叶振华介绍说,今年第一季度,面临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天科技(上市板块)仍然取得了88.9亿元的营收和3.4亿元的净利润,仍然位居行业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