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要闻关注
我县“专精特新”企业加速跑 蓄势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
来源:如东日报 发布时间:2023-06-08 字体:[ ]

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吴梦凡 贾兆亮)“专精特新”企业是指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优势的中小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健康成长。

近年来,我县积极深耕创新土壤,不断完善平台、资本、人员等全维度服务体系优化发展环境,中小企业发展信心、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专精特新企业持续扩容,发展活力充分释放,为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创新为根,“小巨人”尽显硬核底色

江苏诺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配套生产通讯设备、数码家电等产品主要电子基础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企业立足覆铜板行业,聚焦技术创新,开发出多元化的新型产品,获得多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今年以来,企业5G高速覆铜板项目正式投产,产品各项性能指标与进口产品相当,实现了国产材料进口替代。

“在中国覆铜板行业领域生产企业里面,我们的压机目前是行业领域最高端的装备了。我们诺德依托于现有的硬件装备,研发5G高速覆铜板材料,包括可以做到0.05mm的超薄板。”江苏诺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包晓剑告诉记者,去年,企业凭借5G高速覆铜板项目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他表示,企业今年还将筹备申报江苏省战略科技新兴项目。

据了解,去年,我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研发费用30.87亿元,比2018年增长200.45%,授权发明专利93件,占全县授权发明专利303件中的30.7%。

此外,我县85%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持续增强,其中,中天科技、利田科技、快达农化等企业与合作单位共同承担了国家、省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据了解,我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均建有研发机构,其中市级以上研发机构171个。

创新力是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引擎。我县江苏爱朋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医用镇痛泵、江苏如通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系列石油井口工具的产能和市场占有率近几年来一直居于全国前列,成为我县推动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的典型企业。江东科技、九九久科技、亿能彩钢等发展特色鲜明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他们聚焦主业,锤炼“独门绝技”、手握“拳头产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赛道、培塑了新优势。

全维服务,梯度培育中小企业成长

位于洋口镇(沿海经济开发区)的南通科顺建筑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建筑防水材料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广泛运用于市政工程、交通工程、住宅商业地产及特种工程。企业去年实现应税销售6.5亿元。“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产品非常契合专精特新特性,所以我们为推出这个产品也跟工信部,还有当地园区经发局也一起在沟通,经过他们的指导,我们选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申报。”南通科顺建筑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符军说。

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服务和支持。一直以来,我县积极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聚焦主业、转型升级,走“专精特新”之路,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组建工作专班,为企业开展专项服务,提升培优环境。“政策维度按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阶段也有所侧重,我镇设置18位专属服务员,提供‘点对点’服务,不断提升服务供给和需求的匹配度,推动服务精准对接。”洋口镇(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张德军介绍。

从小微企业到专精特新“小巨人”,再到单项冠军,我县梯次型创新企业群不断发展壮大的背后,离不开政策引领。根据《江苏省千企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我县出台了《如东县“百企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我县先后通过开展工业投资(高技术产业投资、技改投资)、战新产业、企业技术中心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培训会、人力资源集聚专题宣讲会、上市工作培训等活动,提高企业掌握政策、运用政策、享受政策的能力;实施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诊断专项行动,引导支持企业上云上平台,促进企业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实现创新升级;积极发动经发局网格化管理优势,分层次分类型为企业提供差异化政策扶持和精准服务……

这一系列真金白银的实际性措施,围绕我县整体规划、数据库建设、服务平台建设等环节发力,挖掘本地中小企业现状特征、发展潜力、发展诉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整体发展思路、完善梯度培育机制,营造了良好的产业氛围。进一步激发了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带动我县中小企业专业化程度、精细化能力、技术创新水平、业态模式创新水平提升,全方位赋能支持企业成长。截至目前,我县拥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9家。

资本发力,“专精特新”持续扩容

好风凭借力,企业发展始终离不开金融支持。针对大多数专精特新“小巨人”融资难点,自2020年起,我县连续将已认定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通过市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的企业列入如东县产融合作制造业重点企业白名单,各金融机构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供特色融资服务方案,制定专属信贷产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增强中小企业利用品牌、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融资能力。

资本市场是专精特新企业加速发展的蓄水池。近年来,我县积极培育载体平台,坚持“小空间、大平台”的理念,县内建成了首期15万平方米的生命健康产业园、11万平方米的泛半导体产业园、6万平方米的智能机电产业园,规划建设泛半导体产业园二期、如东上海金桥产业园,以特色化、集聚化的专业园区,吸纳专精特新“小巨人”项目落户。目前,我县已经建立了2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库,全县市级以上各类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植载体平台达到15家。

此外,为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做优做强,我县2021年上半年下发了《关于推进制造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对当年新认定的国家、省、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分别奖励20万元、10万元、5万元。

实施工业强县,既需要顶天立地的大企业,也需要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生力军,是科技不断创新的加速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下一步,我县将按照“加强引导、加大扶持、多方联动、加快发展”的思路,集中力量,强力推进,不断提高“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数量和比重。进一步深化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在“延链、补链、强链”中,集中产业、科技、金融、项目资源,提升专精特新企业竞争力,打造更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为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