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按照“信息公开对称、程序简约合法、操作透明留痕、监管多维制衡”的工作要求,创新机制方法,努力增强交易“免疫力”, 开启交易“透明窗”, 架设交易“高压线”, 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心成立三年多来累计完成2803个项目,预算额190.43亿元,节约资金21.46亿元,综合节约率为15.81%。近日,如东日报记者就大家关心的网上电子招投标的几个问题,采访了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明华。
1、我县工程施工、监理、工程货物类已经全面实现网上招投标,工程类网上招投标也已100%全覆盖,请问实行网上招投标有什么优势?
答:如东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全省率先实现了集所有国有资金投资房建和市政工程施工项目、工程监理项目、水利(含农业开发、土地整理)、交通工程项目电子化招投标的全覆盖(设计类除外)。
电子化招投标是以网络技术为基础,招标、投标、评标等业务全过程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高度集成化的系统。该系统按上级要求,采用省招标监管操作5.0版系统,并与省市系统联网,系统后台由省招标办监管。该系统不但为投标人投标提供了便捷,提升了投递投标文件的安全性,且远程异地评标还有效遏制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实行全程电子操作和电子监督,有效保障了招投标工作的公开、公正,促进我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在阳光下运行。
2、为什么要全面实行资格后审?
答:资格后审是指在开标后对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资格后审是招标过程的重要一环,关系整个招投标工作的成败。在投标截止时间前,电子系统自动接受投标单位投标文件,收取投标单位报名费和投标保证金,使各投标单位之间没有机会在投标前接触和串通。开标时,招标人或评标委员会对投标单位的资格进行审查,审查投标单位的营业执照、资质等级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信用管理手册、基本账户开户许可证,项目经理建造师资质和社会保险缴纳证明,投标单位和项目经理的业绩证明等,对通过资格预审的投标单位进行开标评标。投标单位名单、数量等信息开标前都得到了保密。潜在投标人对各自情况互不了解。从制度设计上减少了围标、串标现象。
同时,实施资格后审制度实现了招标公告与招标文件同时发布,使招投标中间环节得以减少,简化了招投标流程。原先招标人需分次前来办理招标公告发布、招标文件发布等事项,如今多项步骤合并为一,至少缩短了招投标流程2-3天,为项目建设赢得更多时间,同时,大幅度节约招标投标成本,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3、实行电子招投标单轨运行后,投标人上传的电子数据开标前其他人是否可知?
答:电子招标投标是指以数据电文形式,依托电子招标投标系统完成的全部招标投标交易活动。2013年5月1日起实施的《电子招标投标办法》,确立了电子招标投标的程序性法律规范框架。我中心推行电子化单轨制运行,验证了电子招标投标的优势和价值所在。投标人使用投标系统上传的电子数据经CA身份认证后进行,现场开标时,需由投标人各自先解开投标人CA锁,同时招标代理(业主) CA解锁后才可以读取投标文件,投标人上传的电子数据其他人(包括中心服务人员)无法知晓。实行电子招标投标,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招标采购效率,节省招标成本,促进了公开、透明。
4、技术标评审为什么要实行暗标?何谓横向评审?
答:“暗标评审”的实行,有效地消除了明标评标过程中评委会成员的人为打分倾向,消除了一些投标人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中标的心理意识,增强了技术标评标的保密性,提高了竞标质量,最终让信誉好、实力强、业绩卓著的投标人成为中标人,实现了较好的节资效果。
“技术标暗标制和横向评审”是指投标文件的技术标部分均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采用暗标提交,在评标过程中,网上评标系统按照随机的原则,将技术标的每个评分点内容再进行随机编码后分配给评委评审,每家投标单位的技术标在不同的评分点都有不同的随机编码,评委只能看到每个评分点内容,而无法知悉各评分点的技术标所对应的投标单位,评审完成后,由系统对评委的评分自动进行汇总,得出各家投标单位的技术标总分。这与传统的技术标暗标评审方法相比,不仅有效地阻断了评委与投标人之间的“利益链”,消除了评审过程评委打人情分,打默契分等不良现象,同时,也促进了投标人从“谋评委”向“提内功”的转变,让其更加注重提高自身技术方案编制水平,从而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5、每个项目的评标专家是如何产生的?
答:我县评标专家库统一使用的是省级专家库。评标专家抽取工作,均为计算机随机抽取语音通知。使用该系统后,工作人员只要输入所需评委的人数、专业等基本信息,该系统能根据指令,自动从专家评委库中按类别,随机抽取专家评委。系统自动排除与投标人有利益关系的专家名单,并同步拨打被抽取专家评委的个人移动电话,语音通知其参加评标,被抽取的专家只需根据语音提示按键回复。
评标专家作为招投标业务中主要参与角色,其工作成果直接关系到招投标工作是否公开、公平、公正。通过本系统可有效减少在评标专家抽取通知环节的违规现象的发生。通过计算机及通信系统集成,实现抽取过程由系统自动完成,抽取结果加密保存。任何人员都无法知道评标专家的信息。
6、如何实现评标过程的电子留痕?
答:中心强化科技依托,评标全过程实时拾音录像,并在服务器中保存90天,招投标资料服务器中永久保存,以满足异议、投诉的需要,并为监管部门的监督提供平台支撑。招标人代表在监控室实时远程监控。评标专家通过评标系统进入,全部操作均可查询。整个评标过程信息全公开、操作全留痕、过程全监控,电子化交易凭电子评标日志可溯查,最大程度上实现了阳光交易,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人为因素,真正实现了交易各环节公开、公平、公正。
7、电子招标系统由电子服务系统、电子操作系统(包括招标代理(业主)操作子系统、投标人投标子系统、评标委员会评标子系统)、监管部门监督系统构成,这三大系统的关系怎样?分别是由谁操作的?
答:三大系统技术隔离,相互独立。电子服务系统由中心工作人员操作,主要用于为招标人前期项目注册服务。招标代理(业主)操作子系统由招标代理(业主)操作、投标人投标子系统由投标人操作、评标委员会评标子系统由评委操作、监管部门监督系统由监督部门操作。三大系统及所属子系统均采用单一账户,在省内实名登记。招标代理及投标人采用CA锁进入。
8、什么情况下采用网上远程异地评标?
答:对于大型、特大型工程且采用综合评标法的项目,已经全部实现电子远程异地评标。
网上远程异地评标,将投标人、招标人和评标专家三方进行地域上的隔离,阻断了串通渠道和可能性。专家评委由省招标办在省专家库异地随机抽取,并在异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设立一个或多个评标“副场”进行评标。开标前,无人知晓“副场”所在地。采用此办法使投标人的人脉“资源”失效,保证了评标委员会评标行为的公平公正,且解决了部分地区、专业和当地专家力量不足等问题。
我县按要求应采用此办法的评标项目,已连续两年实现了100%全覆盖。
同时,我中心也参与了为市外区域的远程异地评标服务,今年已提供“副场”服务 50多个项目,参与评标的评委专家人数超百余人次。评标过程的规范、准确、高效得到了省招标办、兄弟市县的一致认可。
9、投标人对招投标结果有异议,该怎么办?
答:按照七部委及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投诉处理办法》,如东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不断加大公开力度,敞开投标人的权益诉求渠道,在招标采购公告中注明招标采购人接受质疑、异议的责任人和联系方式,监督部门接受投诉的责任人和联系方式,同时要求中心工作人员在项目交易过程中,全程向交易各方提供有关法律法规的咨询服务,在中心门户网站设立质疑投诉办理专栏,对询问异议质疑投诉的接收、处理情况等进行过程公开,方便交易各方及社会查询和监督。
投诉人可在公示期内,对评标结果进行质疑,接收质疑、异议的对象为招标人或代理机构,招标人或代理机构收到质疑书后,应对质疑相关材料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是否属于质疑受理范围、质疑材料是否齐全、送达日期是否准确等。经审查符合质疑条件的,自收到质疑、异议书之日起即为受理。招标人应及时核查、复议并答复异议人。
投诉人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十日(政府采购为质疑回复后十五个工作日)内提出书面投诉。对政府采购有异议的必须进行质疑程序(质疑必须在七个工作日内向采购人或代理机构提出,采购人或代理机构必须在收到质疑后七个工作日内答复),投诉人对质疑答复不满意的或采购人未在规定时间内答复的方可进行投诉。
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部门(县公管办)、行业主管部门收到投诉书后,应当在五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视情况分别作出以下处理决定。(一)不符合投诉受理条件的,决定不予受理,并将不予受理的理由书面告知投诉人;(二)符合投诉处理条件并决定受理的,收到投诉书之日即为正式受理。监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应及时核查、复议并答复投诉人。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投诉,不予受理。(一)投诉人不是所投诉交易活动的参与者,或者与投诉项目无任何利害关系;(二)投诉事项不具体,且未提供有效证据,难以查证的;(三)投诉书未署具投诉人真实姓名、签字和有效联系方式的;以法人名义投诉的,投诉书未经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法人章的;(四)超过投诉时效的;(五)已作出处理决定,并且投诉人没有提出新的证据;(六)投诉事项已进入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程序的。
经查实属恶意投诉,按规定记不良行为记录,并予以公示。
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作为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运营服务机构,将严格执行今年8月1日起施行的39号令《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暂行办法》,按照“统一进场、管办分离、规则主导、依法监督”的公共资源交易原则,为招标人、投标人、监管部门做好平台支撑和服务,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热忱欢迎社会各界对交易各方主体进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