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曹建明 张凯) 依靠智能制造技术,每分钟下线60公里特种光纤,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0%,点检效率提升50%。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如东经济开发区(高新区)的江东科技有限公司,在江东科技的智能车间里,传统工业与前沿科技碰撞出震撼的火花。这场悄无声息的“智造革命”,正让一根头发丝粗细的光纤,成为撬动数字经济未来的关键支点。
作为中天科技集团光纤通信产业链的核心一环,江东科技专注于特种光纤制造。走进车间核心区域,自主研发的“巨型拉丝塔”巍然矗立,如同光纤制造的“定海神针”。不同于过去依赖进口设备的“卡脖子”困境,中天科技的创新团队历时数年攻关,成功打造出可承载超大直径原材料预制棒的智能设备。光纤预制棒装配上线后,工作人员只需要点击“自动控制”,熔融、退火、冷却、涂覆、固化等多个生产工序自动开启,预制棒就由上而下变成了透明的光纤。江东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化部经理吴磊告诉记者:“这就像给光纤‘塑形’的魔术师,通过湿湿涂覆与固化技术的双重加持,不仅能实现多根预制棒连续高速拉丝,还减少了三成用工量,效率提升超30%。”如今,这里每分钟就能产出60公里特种光纤,日均近9万芯公里的产量,足以绕地球赤道两周,堪称工业制造领域的“速度奇迹”。
然而,光纤生产的挑战远不止“快”这么简单。一根合格光纤的诞生,需要微米级的精度把控——裸丝偏移、温度波动等细微异常,都可能导致整条产线停摆。此时,车间里的“智慧中枢”——5G远程点检系统登场了。在集中控制中心,数字大屏如同企业的“超级大脑”,实时跳动的数据与高清画面,将车间每个角落尽收眼底。“过去,工人需要逐层巡检,耗时又耗力,还存在遗漏风险。”吴磊指着屏幕说,“现在,遍布车间的高清摄像头如同‘电子眼’,配合AI算法自动识别预制棒偏移等问题,点检效率提升50%,断纤率直接下降20%。”
从生产到仓储,江东科技将智能化渗透到每个环节。国内首创的双收线筛选机,实现了光纤筛选、换盘的全自动操作;AGV智能小车载着光纤大盘,沿着预设路线精准“送货”,彻底告别传统人工搬运的繁琐;运用国际最先进的测试仪表与前沿技术,结合自主研发的光纤测试流水线,精准调控工艺参数,确保光纤性能稳定且持续优化;自动化立体仓库依托5G网络与机器人协同作业,以25000盘的仓储量,构建起“入库—分拣—出库”的全自动化闭环。“这里的每一根光纤都将带着‘数字身份证’,从生产到交付全程可追溯。”吴磊眼中闪烁着期待,“江东科技要做的,不仅是制造光纤,更是用‘智造力’定义行业新标杆。”
在数字经济浪潮奔涌的当下,江东科技用硬核技术与创新实践证明:当传统产业装上“智慧大脑”,一根小小的光纤,也能迸发出改变未来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