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版 / 如东县人民政府
擘画向海发展新图景 来源:如东日报 发布时间:2025-07-22 字体:[ ]

    日报讯(通讯员 贾巍)近年来,洋口镇以持续深化经济发达镇改革为抓手,立足“区位靠海、产业伴海、优势依海”特点,坚持要素资源向海聚焦、服务治理向海聚合、体制机制向海聚力,以“改革新作为”催生“发展新成效”。

    统资源融要素,汇聚“向海发展”新动能

    审批平台“临港”延伸。为缩减化工医药企业运输成本、提升审批效率,县公安局会同应急、市监、环保、消防等部门,在洋口化学工业园设立“警务联动中心”,通过“窗口受理、网上联办”方式,为企业前延办理剧毒化学品道路运输通行证等9项需现场核验事项,以及与之相关的52项其他事项。中心年均办件量近3万件,为企业节省支出超200万元。

    执法力量“跨海”联动。针对海上风电、化工安全生产监管涵盖领域广、涉及部门多的特点,建立以“1张清单统领、1个平台指挥、N支队伍联动”为核心的“综合查一次”执法检查新模式。由镇执法机构牵头,依托智慧指挥平台组织驻镇环保、消防、市监、公安等机构实施联合执法检查,有效提升监管效率、降低扰企频次。

    配套保障“环湾”布局。在省、市改革配套政策基础上,县级层面先后出台并兑现“八保障两支持”17项政策和“改革深化”30条举措。县四套班子领导全面挂钩服务洋口镇亿元以上企业。3年累计为洋口镇优先安排用地、用海指标近400亩,投入临港建设资金超1.2亿元,新建提档公路130公里,财政超收留成增加10%。

    优服务精治理,营造“向海发展”新生态

    推行民生服务“云端”办理。创新开发“洋口镇云综窗系统”,实现镇便民服务中心与各村间的数据联通。群众可通过远程对话、材料上“云”等方式,在村便民服务站“隔空”申办医疗费用报销、民生补贴发放、求职就业咨询等100项业务。镇便民服务中心“云综窗”线上受理后,立即转交后台相关窗口,并“点对点”反馈办结情况。

    打造滨海智慧指挥“中枢”。引入“陆上、远海、港湾”等场景及企业水、气、LDAR等数千路数据,融合区域动态防雷、海上作业监管、排污监测熔断等功能,打造集“多维感知、辅助决策、指挥调度”等功能为一体的镇域治理智慧平台。依托智慧平台的全域监控和AI识别技术,船舶进出港挤撞、园区非法闯入等多起突发事件得到快速处置。

    深化“岸海一体”融合治理。针对渔业纠纷“易发难解”的现状,创新设立“船老大调解工作室”,协调县人民法院建立“船头法庭”制度,获最高法领导批示肯定。由县司法、海事等部门牵头建立“海上红枫桥”服务机制,为风电企业精准提供纠纷调处、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务。去年化解矛盾30余起,涉及金额超1000万元,获央视专题报道推介。

    强体制创机制,释放“向海发展”新活力

    聚焦“向海”使命,重塑组织架构。在新一轮基层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调整工作中,结合洋口镇海洋产业发展和沿海开发建设需求,单独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办公室等机构。将驻镇广播电视服务站整合并入镇综合服务中心。出台《派驻洋口镇机构属地管理办法》,充分赋予镇党委政府对派驻机构的“指挥权”和“话语权”。

    凸显“向海”特色,明晰职责任务。紧扣“向海”实际,编细编实《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形成“海洋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海洋产业平台建设”等127项基本履职事项和“海上风电安全”“洋口渔港管理”等76项配合履职事项,同步收回273项“力不能及”“实效性差”“关联度低”的事项,进一步明晰权责边界、理顺县镇关系。

    紧盯“向海”重点,推行岗位管理。以《履行职责事项清单》为基础,整合“相近领域、相连事项、相同对应县级部门”的职责,在党的建设、经济发展等9个领域共设置45个管理岗位。统筹安排行政、事业等不同身份属性人员担任岗位负责人,探索建立“权责到岗、岗位到员”的精准履责用权新模式,有效厘清镇内部“责任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