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线镜头】
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陆昊 朱海城)11月7日,立冬。海滨的夜晚已透凉意。位于洋口港经济开发区的亚达绿能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车间里灯火通明,“热气腾腾”。
公司主要从事船用配套设备、海洋工程装备等的设计、制造及安装服务。与传统的碳钢产品相比,公司专注生产的不锈钢制品在耐腐蚀性、强度和寿命方面优势显著,能更好满足高端市场。
从AGV搬运车到车间里全球最大的C型数控折弯机,数字化、智能化正全方位为生产赋能。“今年以来已实现销售近5000吨,超出预期。目前订单充足,车间正在满负荷生产。”公司生产总监韩非介绍。
从浙江嘉兴总部走到江苏如东沿海,亚达开拓出贴合自身的成长空间。“依托金牛码头,海运可以有效降低海工装备产品的物流成本、提高交付效率。”韩非说,公司与如东向海发展战略同频共振,一期项目投产后,二期项目接续推进,“我们感到,企业的发展也正面向广阔的大海。”
【新闻景深】
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是如东推动向海发展的核心引擎。从现有基础看,如东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三大主导产业产值规模已超1500亿,近两年沿海板块落户亿元以上项目超百个。今年前三季度,全县签约并注册5亿元以上项目38个,其中海洋产业项目超六成,数量全市最多。从战略目标看,海洋强县行动方案明确,到2030年,加快培育形成7大海洋产业,3家海洋特色产业园区,15家省级以上高端研发平台,20家优质龙头企业。海洋产业增加值力争突破800亿元,占GDP比重达40%。
【宏观视角】
亚达项目的落地和建设,是近年来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大力培育海洋产业、持续锻造园区高质量发展“蓝色增长极”的缩影。坚持向海发展定位,“十四五”期间,全区规上工业应税销售增长近6倍,两个百亿级项目全面投产,港口年吞吐能力从656万吨跃升至3287万吨,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展望未来,园区将继续放大港口引领、开发开放、空间承载等沿海资源比较优势,引领产业向海布局、企业向海转型、产品向海向绿,推动海洋产业链条延伸、优势拓展、规模提升,夯实千亿级“产业港”发展根基。
——县政府党组成员、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 周梁
【记者观察】
培育壮大海洋产业,是如东精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在地化”策略,既贴合现实资源禀赋,又具有广阔想象空间,海洋经济的蓝图,由此持续转化为一系列具体行动和坚实成果。面向“十五五”,在扎实推进向海发展实践的基础上,也应看到,海洋产业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总量的增长,更是发展方式的变革。以海为媒,向海而兴,呼唤深邃的战略目光、深刻的系统思维、敏锐的创新触角、牢固的绿色发展观……这些理念层面的素养,于既往已得彰显,于未来更当有所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