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高等级公路如东段提前两个月全线贯通;通洋高速公路年底实现路基和路面标的交接;海启高速先导段即将开工建设……今年如东交通建设再次书写历史性篇章。如东由此彻底告别无国道、无高速、无铁路的历史,并由过去的交通末梢一跃成为区域性交通枢纽,区位优势日益彰显。
围绕建成南通地区“交通最优县份”的目标,如东今年再创交通投资和建设体量历史之最:全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5.59亿元,建设项目33个,建设总里程396.8公里,投资总量、建设规模、质量管理继续保持全市前茅。
以推动沿海开发建设为宗旨,以接轨上海、融入苏南为视角,如东全面构筑以海启高速、通洋高速公路两大连接点和临海高等级公路、省道225线、省道334线、洋骑线、省道355线、省道223线改道六个国省干道为支撑的次连接点,全力构建快进快出的交通体系。统筹了栟茶、袁庄、河口、双甸、马塘、大豫和外向型农业开发区等7个重要经济节点省道与镇区之间的连接类道路规划,其中5条连接线已开始动工,县域交通主要经济节点快速通道路网基本形成。截至目前,全县干线公路总里程数已从2012年末的204公里上升到303公里,增加了近50%,增速全市领先,一个以高速公路为主通道、一级公路为支撑、二级公路为基础的交通运输公路网已逐步形成。
以推动城乡统筹建设为重点,交通运输惠民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全县城市公交、城镇客运、镇村公交一体化启动,城乡三级客运线路网络全面形成;年内共有583.38公里道路、406座桥梁纳入了省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项目库,道路占全市的25%,桥梁占全市的38%,总量全市第一。
据了解,围绕建成南通地区“交通最优县份”的定位,今后几年如东将致力打造“139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即县城10分钟上高速公路,县域内部相邻主要节点间实现30分钟互通互达,县城90分钟到达上海或苏中苏南主要城市,推动区位优势和服务功能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