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今日关注
40年,如东GDP增长57倍
发布时间:2018-09-19 字体:[ ]


(全媒体记者 季建飞 贾兆亮)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40年的生动实践、伟大变革和辉煌成就,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具有史诗般的壮美和里程碑的意义。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年,如东文广传媒中心(集团)启动以“潮涌南黄海  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的“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大型全媒体新闻行动”,用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全媒体手段,从“数据:精彩40年”“见证:奋进40年”“光影:印迹40年”三大板块,全方面、多角度、立体式展现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百万如东人民万众一心、开拓创新、砥砺前行,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今天起,本报陆续推出,敬请关注。

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常被公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改革开放40年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经济总量从小变大,由弱变强,在优势资源和资本积累都不是很丰富的条件下,实现了持续的增长。这40年也是如东历史发展进程最快的阶段。改革开放改变了如东,改变了如东人的命运,也让更多的家庭告别贫穷,找到自信,走进勤劳致富、创新创业的新时代。

今年53岁的吴曙春是双甸镇石甸社区居委会24组居民,青年时代正是改革开放初期,那时,全家一年仅有300元左右的微薄收入。吴曙春回忆,那时候还没有居委会,而是叫大队,一家人种点田,记点工分,勉强维持生计。乘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当兵回乡的吴曙春开始经商办企业,经过多年的商海磨练,现在已成为拥有100多台喷气织机的企业业主,去年销售产值接近1亿元,去除生产成本,社会贡献份额超过1000万元。吴曙春感慨,是改革开放让他们摆脱了过去那种穷日子、苦日子,过上了小康以上的生活。

吴曙春家庭收入的变化是我县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40年来,我县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6亿元跃升至2017年的852.5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57倍,年均增长11.0%。不过,改革开放40年,如东经济改变的不仅仅是量的集聚,而是质的提升。县统计局副局长张向华介绍,1978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2.1:17.5:20.4,到2017年调整为8.4∶45.9∶45.7,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降低了53.7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占比分别上调了28.4和25.3个百分点,已取代农业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主要来源。

民营经济发展更是势如破竹。张向华介绍,40年前如东的民营经济几乎为零,那时候全部都是计划经济,而40年后的今天,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如东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截至2017年底,如东民营企业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比重达到79%,产值占比70.7%。

经济实力越来越雄厚,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过去低矮的砖瓦房早已转变为美观、舒适、便利的单门独院、小别墅、商品套房,家用汽车、洗衣机、冰箱、彩电、空调、热水器、手机、电脑等以前稀奇的耐用消费品,现在已是寻常可见,群众生活的舒适性、便利性有了大大提高。据统计,40年来,如东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41元攀升至2017年的86897元,已跨入上中等收入地区行列;人均可支配收入更是由1978年的不足100元,攀升至2017年的62617元,增长了600多倍。

改革开放40年,如东还抓住了全球经济辐射的机遇,不断拓展开放空间,深化强化开发力度,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同步推进,进出口总值从1995年首次突破1亿美元大关,到2017年底已经达到38.62亿美元。

40年GDP增长了57倍,如东交出了一份优秀答卷,也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新时代新征程,跃马扬鞭踏新程,如东将书写新的篇章,更显其独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