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我受县政府的委托,向大会作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2011年全县财政一般支出预算为284752万元。在预算执行中,由于上级出台相关民生政策以及其他必需的新增支出等因素,县级追加支出预算4773万元,上级拨给专款147590万元,加上上年结转及列收列支等59148万元,全县财政一般支出预算调整为496263万元。全年实现一般预算支出424067万元,占调整预算的85.5%,比上年增长21.8%。2011年全县基金预算支出214730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2.2%,比上年增长18.5%。(2011年全县财政支出预算主要项目执行情况见附表二)。
2011年全县财政收支平衡情况,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当年留用财力为295524万元,加上上年结转46714万元和上级拨给专款147590万元,全年合计可用财力为489828万元。当年支出424067万元,未完成项目结转下年72196万元,县镇两级筹措调入非税等资金6435万元,实现当年财政收支平衡。
㈡县本级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2011年县本级财政地方一般支出预算为194483万元,经县人大常委会批准追加支出预算4773万元,上级拨给专款147590万元,加上上年结转及列收列支等62662万元,剔除下达到镇(区)的支出指标23963万元,县本级一般支出预算调整为385545万元。全年实现一般预算支出321802万元,占调整预算的83.5%,比上年增长21.1%。2011年县本级基金预算支出214730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2.2%,比上年增长18.5%。(2011年县本级财政支出预算主要项目执行情况见附表四)。
2011年县本级当年可用财力为334804万元,上年结转指标46599万元,上年净结余-9015万元,累计可用财力为372388万元,当年支出321802万元,未完成项目结转下年支出63743万元,筹措调入非税等资金1714万元,年末净结余-11443万元。
各位代表,“十二五”开局之年,是我县财税工作极不平凡、极富挑战、极其艰辛的一年。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全县财税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推进现代化、建设新如东”的奋斗目标,充分履行职能,积极服务发展,实现了财政“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⒈始终强化征管,收入总量再上新台阶。全县相关单位和部门密切配合,整体联动,狠抓任务分解、税源监控、综合治税等关键环节,尽心尽力轧指标,全力以赴保进度。认真进行税源状况分析评估,深入分析收入征管中的存在问题,千方百计寻找破解难题的应对措施。大力开展税收专项检查,对全县政府投资工程、房地产业、建筑业等领域开展税收专项整治,努力拓展税收增长空间。根据组织收入的实际需要,适时出台相关激励政策,最大限度地促进财税增收。强化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税收管理,堵塞跑冒滴漏,促进税赋公平。深入推进综合治税工程,注重信息采集、比对、传递和利用,努力挖掘增收潜力,确保应收尽收。
⒉始终注重融资,保障能力有了新增强。在国家加大对政府融资平台调控的形势下,为确保全县政府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相关政府融资平台合力攻坚,共渡难关。积极组织政府平台申报特殊类公司,有9家平台获得省银监局批文,顺利实现整转,整转率居全市前列。精心组织企业债券申报工作,在沿海县市首次发行公司债券12亿元,实现政府平台向资本市场融资的新突破。通过银行贷款、保理、融资租赁、并购理财产品等多种方式,努力拓展融资空间,顺利实现全年维盘新增目标,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较为坚实的资金保障。加强政府平台债务管理,建立融资信息动态台账,对各融资平台的贷款存量、到期还本付息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切实维护资金链的正常运行。
⒊始终紧贴中心,服务大局有了新作为。主动将财税工作融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财税政策、资金的杠杆促进作用,安排专项扶持资金,为企业科技创新、项目升级等提供3500万元的补助或贴息资金,使企业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帮助相关企业争取上级科技、环保、节能减排、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等专项补助资金 2.6亿元,促进企业做大做强。认真落实国家拉动内需政策,做好家电、摩托车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补助资金的审核发放工作,发放补贴资金6049万元。加强政府工程建设项目资金管理,突出对工程立项、招投标、合同量计量调整、工程结算等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全年核减工程资金8580万元,不断提高政府工程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
⒋始终关注民生,支出结构实现新优化。财政支出向“三农”、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等领域倾斜。县财政直接用于民生事业的投入达17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55.2%。加大“三农”投入,预算内安排“三农”资金3.8亿元,通过“一折通”打卡发放涉农补贴4.2亿元,全县农桥改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河道疏浚、高效农业建设等项目工程有序推进。坚持教育投入优先,建立教育经费长效保障机制,落实中小学生住宿费免费、困难学生补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补助、危房改造等政策,提高中小学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大力支持公共医疗卫生改革,在确保基本医疗卫生经费到位的前提下,财政补助4300万元,稳步推进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全力支持社会保障事业,不断提高新农合、新农保等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保障标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投入2000万元,有力保障全县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
⒌始终强化管理,财政改革取得新进展。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部门预算改革,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的刚性约束力。完善会议费、接待费单独下达、单列核算的管理办法,有效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一步深入,全年国库支付资金24.5亿元,其中直接支付金额24亿元,占全部支出的98%。强化基层财政管理改革,建立健全财政财务管理制度,对6个镇区进行了全面审计,不断提高基层财政管理水平。大力推进“金财工程”建设,财政信息化管理水平有了新的提升。深化政府采购管理改革,完善大宗商品集中批量采购管理办法,不断提高采购资金的节约率。加强全县国有资产管理,初步摸清资产家底,不断优化资产配置,努力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深化财政监督管理改革,重点围绕部门预算执行情况、会计信息质量、小金库治理等进行专项检查,推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提高财政监督成效。强化财政支出绩效管理,重点对交通基础设施、新农合、动物防疫等10个专项开展绩效评价,涉及资金10亿元。抓好会计基础管理工作,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会计职称考试、统管单位财务公示等工作有序开展。
各位代表,2011年全县财政“蛋糕”进一步做大、民生保障力度进一步增强、财政改革进一步深入、公共财政体系进一步完善,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县财政工作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财税增收难。受宏观经济环境、税源基础、结构性减税等因素影响,实现全县财政收入连年高位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支出保障难。近年来,全县用于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促发展方面的支出猛增,财政刚性支出压力很大;债务管理难。县镇村三级负债较重,对政府融资和债务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以上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制定并落实有针对性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2年全县财政预算(草案)
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喜庆之年,是落实全县“十二五”发展规划重要的承启之年,也是保持全县财税事业发展良好势头的关键之年。编制好2012年财政预算,对于全面实现“十二五”计划目标,促进“十二五”期间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2年全县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县委十三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推进现代化、建设新如东”为目标,进一步强化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科学安排财政支出;进一步深化财税改革,加强财政监督,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为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顺利实施提供财力保障。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2012年全县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要求,综合考虑影响全县财政收支的主要因素,2012年全县及县本级财政预算(草案)安排如下:
㈠全县财政预算(草案)
2012年全县财政地方一般收入预算为320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6%;基金收入预算为275350万元,比上年增长30.4%。财政总收入预算为850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9.2%。(2012年全县财政收入预算主要项目安排情况见附表五)。
2012年全县安排一般支出预算383138万元,比上年增长26.9%;安排基金支出预算275300万元,比上年增长29.1%。(2012年全县财政支出预算主要项目安排情况见附表六)。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计算,2012年全县地方一般收入预算可用财力345000万元,安排一般预算支出383138万元,县镇两级财政需要通过筹措调入非税等资金38138万元,实现当年财政收支平衡。
㈡县本级财政预算(草案)
2012年县本级安排一般支出预算281484万元,比上年增长28.7%;安排基金支出预算275300万元,比上年增长29.1%。(2012年县本级财政支出预算主要项目安排情况见附表八)。
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2012年县本级可用财力246000万元,当年安排一般支出预算281484万元,通过筹措调入非税等资金35484万元,实现当年财政收支平衡。
三、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扎扎实实推进各项财税工作
⒈更加务实地服务经济发展。加大财源培植力度,整合、优化和出台财税扶持政策,将有限的扶持资金用在实体经济上,用在重点税源企业上,用在科技创新工程上。对照上级财税扶持政策,积极申报优势项目,加大专项资金的争取力度,努力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科学安排本级扶持资金,用于技改贴息、服务业引导、建筑业发展、环保和节能减排等方面,更好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继续加大政府平台融资工作力度,做到平台打造再优化,维盘新增再推进,融资方式再创新,融资管理再加强。密切跟踪东泰公司二期企业债券的申报发行工作,努力降低发行成本,提高发行效率。出台政府投融资管理办法、投融资公司财务管理办法,加强融资项目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政府偿债专项基金,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千方百计筹措调度资金,为全县重大战略决策实施提供资金保证。
⒉更加扎实地组织财政收入。紧紧围绕全年收入目标任务,及时分解,层层落实,任务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刚性推进机制。建立健全收入进度及时交流、收入问题及时分析、收入信息及时交换的常态化沟通机制。进一步加强税源监控,对重点税源企业、新增税源情况开展税收分析调研,狠抓纳税申报质量,落实风险应对措施,全力以赴抓序时,保进度。深化社会化综合治税工程,更加注重涉税信息的采集、传递、转化和利用,促进综合治税的精细化管理,不断拓展税收增长空间。强化税收专项检查,进一步公平税收环境。严格考核奖惩机制,突出注重收入实绩的考核导向,继续实行财政收入一票否决制,通过强化各项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征收部门和各镇(区)组织收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财税征管水平的提高,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
⒊更加充实地保障财政支出。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做到统筹兼顾,有保有压,平稳增长。把保工资、保运转作为财政支出的首要议题,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工资的正常发放,确保机关正常公用经费的落实。将保民生、保重点作为财政支出的永恒主题,继续加大对民生事业的保障力度,确保既定项目的有序推进和实施,更高水平地推进“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等民生工程,筑牢全县和谐社会的基础。通过民生工程的实施,基本达到城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全覆盖的目标。将控减一般性支出作为财政支出的重要课题,不断增强“节支就是增收”的思想意识,大力推进厉行节约措施,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的增长。加大对预算单位的支出管理,加强预算内的支出控制,充分调动部门预算单位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单位项目支出、“三公”支出原则上实行零增长。
⒋更加踏实地加强财政管理。深化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绩效评价“四位一体”的公共财政管理改革。强化部门预算管理,构建覆盖全面、内容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预算支出的均衡性和约束力。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扩大直接支付范围,完善非税收入征缴管理体系,确保国库资金管理安全、高效,促进资金合理流动和保值增值。强化政府采购管理,深化大宗商品集中批量采购制度,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和规模,严格按采购需求和有关标准进行采购管理,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加强基层财政管理,健全内控制度,加强财务内审、互审,开展基层财政所(局)规范化创建活动,推动基层财政在队伍建设、业务工作、内部管理等方面有新的提升。深化国有资产管理改革,进一步摸清国有资产家底,完善动态管理台账。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体系,使资产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管理,促进资产处置公开化、透明化,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推进财政监督管理改革,突出对重大工程、关键领域、重要事项的监督管理,加强对会计信息质量、专项资金、小金库等方面的日常监管,不断提高财政监督的成效。完善财政绩效管理,努力营造“用钱必问效、问效必问责、问责效为先”的绩效管理氛围。强化财政信息化建设,努力构建横向联通、上下贯通的信息管理网络,全面提升财政信息化管理水平。
各位代表:
新的一年,全县财税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我们将按照县委全委扩大会议和十六人大届一次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要求,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扎实推进各项财税改革,更加务本求实,更重开拓创新,更善攻坚克难,全面完成今年各项财税工作任务,为建设现代化新如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