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资讯
如东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
体验户外课堂 邂逅自然之美
来源:如东日报 发布时间:2024-10-21 字体:[ ]

9816abb4986d8b138374d8349801de0c.jpg

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袁嘉翊 姜宁惠)“这节户外语文课真有意思,老师带我们走出教室,用真实的花花草草代替了课堂上的背景图片,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希望以后能多上这样的课。”金秋时节,如东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的师生们打破传统课堂的束缚,将知识的殿堂延伸至大自然,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户外课堂之旅,401班学生顾若瑶兴奋地说。

“谁能说说睡莲的颜色有哪些呢?”在学校“百草园”的睡莲池边,同学们围在老师身边,聆听老师讲解睡莲的特点和生长习性,仔细观察睡莲,用心记录观察日记。老师提问后,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远远望去,睡莲池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碧绿碧绿的叶子你拥我挤地铺在水面上,一朵朵白色、红色、紫色的睡莲点缀其中,花瓣层层叠叠,张开笑脸,好看极了。“原本我们的预设只是让孩子们观察睡莲,但是他们发现了在睡莲周围的调皮玩耍的小虫子、小青蛙。有孩子说,小青蛙把叶片当成歌唱台,在上面唱歌。他们一双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收获了很多惊喜。”语文老师季文娟说道。

在户外,每一片树叶、每一朵小花都成为孩子们探索未知的钥匙。美术课堂上,蓝天白云间与微风中低垂的柳条相映成趣。“你们看柳枝自然垂落是什么样子的呢?”美术老师引导孩子们观察柳枝的线条和纹理。“老师,柳条在微风中飘动好像在跳舞。”“我觉得柳叶像眉毛。”同学们一边认真观察,一边与老师交流,纷纷拿起画笔,全神贯注地写生,定格柳树曼妙的枝条。“我们在户外可以看到柳树生动形象的动态美,还可以摸摸它的质感,听听它在微风中发出的沙沙声。”胡于子涵同学感慨道。“今天这节课,我们带孩子们观察杨柳树,通过杨柳的主干、枝干以及柳叶,发现它们美丽的线条与纹理。孩子们能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画出来的线条更加灵动,因为这些都是他们自己用眼睛观察到的,而不是老师在 PPT 上所讲解的。”美术老师陈柔羽笑着说。

“同学们,我们通过测量植物的高度、叶片的长度等数据,可以了解植物的生长情况。”科学老师带来了测量工具,示范如何测量植物的生长数据,和同学们一起探索自然。同学们好奇地围拢过来,积极动手尝试。“我们一起来挖红薯吧,看看我们自己种的红薯长得如何。”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开始挖红薯。不一会儿,一个个红薯被挖了出来,同学们高兴地欢呼着,迫不及待地测量红薯根茎的长度,记录红薯的形状、颜色。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学会了测量方法,还听老师讲解了红薯的“一生”,亲身参与了学校的劳动课程。

户外课堂结束后,学生们之间还进行了作品评选和展示,不同小组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碰撞出求知渴望,深切感受多学科融合的魅力。

教育,不应局限于一方教室;成长,更需广阔天地的滋养。这学期,学校将教育教学的场域搬到了室外,充分利用校园的花园、操场等不同区域,不同学科融合开展户外课堂,设置不同的观察任务和创作主题,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自然的大门,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情境中求知,在探索中成长,学会跨学科思考。

“情境中教学,不仅可以激发青少年对自然事物及现象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更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次大胆探索与创新。”如东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副校长季园园表示,“我们的校树是梧桐树,因此我们将户外课堂取名为‘梧园晓课’,今天推出的是‘梧园晓课’第一期。今后,我们也将把数学、体育、音乐等学科融合在一起,常态化开展户外课堂,增加孩子们户外活动的时间,亲身感受自然之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和思考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