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资讯
退伍不褪色 转岗不转志
来源:如东日报 发布时间:2025-08-03 字体:[ ]

日报讯(通讯员 陈文 全媒体记者 洪绍敏 陈旭楠)走进如东海关报关大厅,关员王磊正紧盯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仔细校对企业申报资料,不时记下需要跟企业沟通的问题。突然,他将目光锁定在一票单证上:“这批货物的原产地信息有问题。”这位心细如发的业务能手,曾服役于是西藏军区某部。从雪域高原到海滨口岸,他用军人本色书写了一段“退伍不褪色、转岗不转志”的动人篇章。

2007年冬天,18岁的如东小伙王磊踏上青藏高原。海拔4000多米的营地里,高原反应让他每天都会流鼻血,头痛胸闷。一次拉练过程中,最后的三公里奔袭,他脸色苍白、大口喘着粗气,这时班长递来一瓶红景天说:“你知道咱们这有一种叫‘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吗?来,干了这瓶小甜水,我们一起冲过去!”正是带着“高原缺氧不缺精神”的信念,他成长为边防连队标兵。“那会儿才懂,老西藏精神不是口号,是刻进骨子里的信仰。”望着曾经穿着军装的自己,王磊目光灼灼。

2019年转业至如东海关,王磊主动选择外勤执法岗位。不管是盛夏充斥着异味的危化品仓库,还是离海面30米颤颤巍巍悬空的登临检疫舷梯上,还是挥汗如雨错综复杂的车间里总能见到他孜孜不倦穿梭的身影。他总是笑着说:“我们多干一点,多跑一点,企业的货就能早出一点,权益就能多维护一点,流点汗、加会班都算不得什么。”

2024年调入综合业务科后,他把“老西藏精神”带进数据海洋,一心扑在了通关业务新知识上,从最基本的法规政策、操作规范学起,为研究智能单证审核、RCEP优惠政策等通关便利化政策,他理出近100页的笔记,在半年不到的时间,他就成为科室的业务骨干。他始终坚持“随时响应、即时办理”的工作理念,对企业提出的需求“即到即办”,并多次为辖区企业普及海关优惠政策,仅去年就运用政策为企业减让关税2000余万元,大大提升了企业获得感和认可度。

在如东海关,还有5名“王磊式”转业干部。来自空军某部后勤保障战线的杨田苗,凭着过硬的业务素质,如今已成长为如东海关快枪手“笔杆子”;原陆军某部政治部的组工干部黄双飞,正以军人特有的执行力,战斗在智慧海关建设的最前线;武警消防部队出身的符鹏飞,将灭火救援经验转化为危化品监管的专业优势,成为危化品监管的“专家能手”;陆军某旅防化连的防化兵周浩,把部队练就的敏锐洞察力运用到海关稽查岗位上,练就了一双识别风险的“火眼金睛”;而临近退休的王爱国,自武警某部汽车班班长转岗后,近三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海关后勤保障岗位。

从喀喇昆仑到黄海之滨,从钢枪到鼠标,如东海关的军转人正在用行动证明,军人本色不在着装,而在血脉,英雄情怀不分疆场,尽在担当。他们传承着部队勇往直前、敢打硬仗的红色基因和军人本色,勤勉敬业、敢于奉献,为新时代海关事业贡献自己坚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