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吴梦凡 张凯)“我们丘陵和山区老百姓还沿用传统的水稻耕作模式,机械化程度不高,效率也不高。通过前年与江苏如东邵爱徐专家的交流学习,我们很有收获。”近日,陕西省南郑区裕丰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郑富俊说。
连日来,郑富俊格外忙碌,他所负责的合作社1200多亩水稻全部实施了机械化种植,成为汉中市水稻机械化种植的典型之一。近几年来,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在我县农技专家和示范大户的帮助指导下,全面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机械插秧面积居陕西省第一,成为陕南唯一的全国水稻机插秧推广示范县。
“有了高科技的加持,育秧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体力活,而是工厂化生产的技术和脑力相结合的活动,近两年我们合作社水稻总产量达到了1700多吨。”郑富俊告诉记者,几年前,他在如东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和育秧能手邵爱徐的指导下,学到了机械化育秧及移栽的技术,水稻地全部实现了机械化种植,并在全区率先采用“智慧农业”系统,大屏幕上就可以监测到地里的情况,其种植的“汉中大米”获绿色食品认证,在首届中国(汉中)优质稻米博览会被评为“中国好籼米”金奖。
近几年来,我县紧扣“按需帮扶,精准对接”要求,扎实开展苏陕协作工作,县农业农村局多次组织技术人员和机械化种植能手赴南郑开展协作交流。2020年4月,洋口镇洋新家庭农场农场主、育秧能手邵爱徐来到南郑区,为50余名种植大户进行了机械化育秧现场培训,如东农机修理专家高向平也就农业机械检测、维修、保养进行了指导。
“2019年以来,江苏省如东县多次派农业专家来到南郑,重点围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开展全方位的技术培训。一大批农机从业人员在如东县农业专家的指导下,成为机械育秧能手和农机作业高手。”汉中市南郑区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主任张永寿告诉记者,通过几年的努力,南郑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得到快速发展。在如东县的支持帮助下,南郑区今年粮食生产各环节机械装备率较2018年提高了6倍,机械插秧面积和粮食烘干能力在陕西省位居第一。全区农机专业合作社数量已达19家,粮油类家庭农场11家。“我相信,在苏陕协作的引领下,南郑农机化事业会越来越好,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小。”张永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