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吴文军) 今年以来,县民政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全面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本社会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等职责,不断破解民生难题、兜牢民生底线、办好民生实事,用心用情做好民政服务工作,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成色。
加强社会救助管理,全力做好兜底保障。截至6月底,全县低保在册6916人,特困在册3903人,重度或困难残疾人在册28521名,1至6月份共发放1.24亿元;“低补保”赔付251.9万元,切实减轻困难群众的医疗负担。不断优化救助方式,完善低收入动态监测,加强部门协作与主动救助。上半年,开展社会救助政策宣传数十场,持续强化救助服务窗口的监督指导,落实救助窗口“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畅通救助服务热线,受理咨询337件,办结率100%。
开展社会救助领域治理工作,社会救助领域组建专班,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开展全面自查,建立问题台账,逐一对账销号,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全面落实应保尽保民生保障政策,治理工作有序推进。聚焦“一老一小”工作,提升为民服务能力。政策体系不断健全,通过完善助餐扶持补助等政策,加强尊老金发放管理,提升养老幸福感、安全感。统筹谋划推进10个社区助餐点、15个互助养老睦邻点、1个基层适老化生活体验中心建设;高质量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焕新”行动,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高品质改造方案。为全县1万名老年人进行能力和服务需求评估,为183名特殊困难老年人分类开展探访关爱服务,全县接受居家上门服务老年人达29.3万人次;27名重度失能(失智)特困人员入住县社会福利中心。
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健全县镇村三级儿童保护网,县未保中心引入专业第三方开展常态化运营;利用“六一”开展关爱困境儿童主题活动;9个未保站改造提升按计划推进;配齐镇儿童督导员、村(居)儿童主任,压实责任并定期培训;精准落实困境儿童保障,目前在册690人,发放保障金711.75万元。
优化社会事务服务,规范专项事务管理。推动殡葬事业健康规范发展,持续开展殡葬领域专项整治行动,排查全县公益性公墓招标建设、销售使用等情况;推进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完成135个公墓(骨灰堂)“八有”标准提档升级工作;继续推进西郊公墓和岔河殡仪馆改扩建,以及大豫镇九龙村骨灰堂项目建设。引导社会组织服务发展大局,上半年新增社会团体3家,完成登记、变更、注销等各类业务31件。流浪救助精准高效,不断完善兜底保障机制,围绕日常救助、“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易走失人员源头治理等持续发力。健全易走失人员信息档案管理系统,定期开展重点对象入户走访与回访,切实保障其基本权益;完善网格化巡查机制,加强重点时段、极端天气下的巡查工作,筑牢民生保障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