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版 / 如东县人民政府
智慧赋能 筑牢生命防线 来源:如东日报 发布时间:2025-07-22 字体:[ ]

    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袁嘉翊 姜宁惠)“我们每个月都会到物资储备库进行安全卫生大检查,确保物资存放安全、环境整洁。”近日,记者跟随县红十字赈济救援队工作人员来到县红十字应急物资储备库,县红十字赈济救援队队长管周宁告诉记者,“我们不断强化仓库管理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排除风险隐患,提高仓储能力。”

    在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中,应急物资储备是守护生命的关键防线。走进仓库,各项规章制度张贴在显要位置,货架整齐排列,工作人员依次对仓库里存放的物资进行检查,并对防鼠、防虫害、防火、防潮情况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仓库里的物资存放年限有所不同,像救灾帐篷、折叠床、折叠桌椅等,使用年限能达到10年。棉被、家庭赈济箱里的服饰类物资,存放年限一般是5年。我们每年都会不定期对临期产品进行更换,保障物资的可用性。”管周宁说。

    红十字应急物资储备作为应急救援、备灾救灾的核心要素,标准化的仓储阵地是应急救援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2023年,如东县红十字会与解放路小学通过“联储共建”的形式建成红十字应急物资储备库,占地100平方米。2023年,我县红十字应急物资储备库获得中国红十字总会颁发的省四级红十字应急储备库荣誉。这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红会。

    仓库虽然面积不大,但“五脏俱全”。货物被分层有序管理,按照体积重量从下到上存放物资,按类别用途、使用频次从外到里分散摆放,每个货位都设置了条码垛卡,详细标明了物资的各项数据信息。目前,物资储备分为3大类40组,共1458件物资,品种有“家庭赈济箱、睡袋、12平方米和60平方米救灾帐篷、折叠床、折叠桌椅、救援艇、给养单元”等,物资总价值超过20万元。这些物资在关键时刻都是“生命的保障”,主要用于救灾备灾和应急救援。

    “这里面有餐具套装,方便灾民临时烧煮用餐。这是日常生活必备的肥皂、洗漱用品以及两包餐巾纸。服饰类配备了毛巾、拖鞋、雨衣,还有一条供两人使用的大豆纤维棉被。”管周宁打开一个家庭赈济箱,向记者进行了展示,“一旦发生灾害,家庭赈济箱就能派上大用场,它主要为两人临时使用所配备。这些看似简单的物资,在灾害时期却能为灾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提供重要的临时保障。”

    在物资储备管理模式上,如东县红十字会采取人管与智能系统管理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合理布局、专业化配置和有效管理手段,不断加强业务培训,熟练使用备灾救灾管理系统,优化管理流程。仓库日常管理实行双人定位、双人管理模式,这种严谨的管理方式确保了物资管理的规范与安全。同时,设有24小时远程监控和消防报警系统,采用双锁指纹门禁识别管理系统、货物扫码仓库管理系统以及库房自动温湿度控制系统,真正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数据化”管理,让备灾救灾应急管理更加“智慧”。

    “进出入库货物,通过录入信息、制定条码、扫码录入,完成点验出入库流程。利用计算机远程管控系统,我们在办公室就能查阅库容库量和实况情况,十分便捷高效,全面提升了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与管理体系效能和应急救援保障能力。”管周宁说。

    近年来,县红十字会结合职能任务,积极思考、主动作为、不断拓展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按照练指挥、练程序、练动作、练协同、练保障的要求,通过优化人员集结、车辆调配、物资出库、装卸等环节的配合,提升紧急情况下各环节的协调能力,进一步提高红十字人员对救灾物资应急调运流程的熟悉程度和实战能力,确保应急救灾物资能够“储得好、调得快、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