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王芊懿 吴胜泓)县委十五届十次全会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积极开发滨海度假、海洋观光、海洋运动等新兴海洋产品,加快推进重大文旅项目建设;要促进投资消费,接好“苏超”流量,依托重点商圈和文旅板块,加快延伸商文旅体“消费链”;要注重普惠共享,回应群众文化需求,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繁荣文艺创作生产。县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单峰表示,文广旅局将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坚持精准定位、精研举措、精细落实,奋力交出“十四五”文旅融合高分答卷。
通过“强产业”激活海洋经济“增长极”。高单峰表示,将锚定上海、北京、杭州、深圳等城市开展靶向招商,同步在长三角周边城市开展路演展销专场推介,重点招引海洋旅游、主题乐园、低空经济等领域产业项目落户。加速推进全域旅游和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通过举办海洋温泉旅游季、风筝会、马拉松、龙舟赛等文体旅活动,打造长三角知名滨海休闲旅游目的地。深度开发海洋文化、滩涂湿地、温泉康养等资源,打造新的特色旅游景点。加速推进“扶海渔洲”滨海湿地生态园、林克斯生态休闲农场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争取早日开放运营。
通过“聚人气”激发消费业态“活力值”。扎实推进小洋口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指导栟茶古镇、上河印巷文化街区分别创建4A级、3A级景区,推动栟茶古镇中市街、上河印巷文化街区争创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和“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精心组织暑期、“十一”长假文旅系列活动,持续激活“苏超”赛事红利,做强“票根经济”,开发“跟着赛事游南通”系列产品线路,推出“球票+餐饮+门票+住宿”等联合优惠产品,打造沉浸式、多业态娱乐休闲场景,汇聚更多人气商气。
通过“优供给”增进人民群众“体验感”。打磨提升杂技剧《寻梦出海记——大海小海》,同步推进市场化运营,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翼齐飞”。深度挖掘本土文化丰厚底蕴,组织办好“蠙城之夏”、“杂技村村到”、阅读推广、博物美育等文化活动,推动文化服务下沉基层。力争“十一”前夕完成上河印巷非遗体验馆和“魔方”演绎空间的施工建设,打造“古街区+新经济”“原场景+新体验”等多元融合业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高单峰表示,县文广旅局将坚持以“打造文旅支柱产业”为重点,围绕“南通好玩”城市名片构建如东文旅宣传矩阵;借助“苏超”流量丰富商圈业态,激发消费活力;利用特色资源优势,重推介、保供给、促消费,以实干为要擘画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