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高玉霞 周颖石)“清水绿岸、十步一景,令人心旷神怡。”近日,如东县社科联开展“社科普及志愿者参观三河六岸体验城市新韵”活动,实地体验“精雕细琢”的景观空间,感受三河六岸的绿色生态之韵、人文历史之韵及城市更替之韵。
自港城大桥沿着掘苴河东岸自北向南,一路风光旖旎。“‘三河六岸’沿线汇聚了多个滨水广场、河咀公园、主题场馆等,不仅串联起城市的绿色生态空间,提升了城市建设品质,更成为市民日常放松、健身、游玩的好去处。”参加体验活动的社科普及基地志愿者何丹丹说。满载馆、大月亮雕塑、青园咀公园……志愿者们一路走来,感受着城市面貌和生态环境的变化。“三河六岸”项目总投资12.6亿元,以“治水”为主线,对如泰运河、掘苴河、掘坎河三条穿城而过的主要河道及其支流城区段岸线进行综合治理,将滨水公共空间与沿河绿地、广场、学校、公园等空间有机串联,打造成以水网为主干的连续公共开放空间体系,新建总长约10公里的市政道路,配套马拉松跑步道、骑行绿道等,与城市交通系统对接,形成复合有机的滨城绿道系统,构建了多条城市水生态文明观景长廊,打造融为一体的“城市会客厅”。沿途建设的健身广场、儿童乐园、亲水平台、攀岩墙等各类主题广场,正成为市民健身、休闲“打卡”的新地标。
“你们看,这里还保留了老水泥厂筒仓建筑风貌,并在原有建筑基础上进行了加固美化,以简约的建筑形体保留传统工业文化,让旧时光与新科技相互融合碰撞,营造了动感活泼的街区空间。”在天健蜜堂街,志愿者们感受创意文化街区的品位生活。“将原先杂乱无章的项目进行重新整合,以更加现代化的建筑打造了更市井、更生活化的商业街区,满足了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三河六岸政协委员工作室志愿者缪旭感慨道。依托沿河靓丽的城市风貌与优越的设施条件,招引优质品牌在沿线街铺落户,打造了集文化旅游景点、特色商业、文创产业于一体的蜜糖和嗨街两条商业街区,总建筑面积约26000平方米。
“陶瓷陶瓷,先有陶后有瓷,大家看,这是6000多年前左右出自甘肃洮河边马家村的彩陶……”在三河咀公园陈咏华收藏与创作艺术馆,馆主陈咏华热情地为参观的志愿者们讲解。陈咏华收藏与创作艺术馆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馆内收藏了陶瓷、玉器、铜器、家具等各类艺术品,是集展览、收藏、研究、对外交流和社会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馆,成为提升我县群众文化素养、丰富文化旅游资源的新地标馆所。“‘三河六岸’沿线打造了多个小型纪念馆、文化展示馆等,将如东地方特色历史文化融入其中,形成特色景观节点,渗透至城市各角落,让群众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的熏陶,从而不断提升群众的人文素养和精神风貌,让城市既有颜值,又有‘气质’。”如东县大众哲学学会志愿者陈明朗自豪地说。
“接下来,我们将顺应国家科普能力提升大势,通过开展‘社科云课堂’等一系列社科普及宣传活动,积极营造社科普及氛围,探索基层社科普及新路径,加大‘三河六岸’宣传推介力度,吸引更多的人走进‘三河六岸’,亲近‘三河六岸’,让自然美丽又富含人文底蕴的‘三河六岸’成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开放型社科大学,让更多的市民共享这项惠民成果。”县社科联秘书长桑乃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