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资讯
全国人大代表李楠楠
聚焦优化养老服务 织密养老保障网络
来源:如东日报 发布时间:2024-03-10 字体:[ ]

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陈慧)“作为一线护理人员,我一直关注养老行业的发展,后期我将继续关注老年人的需求,引领更多年轻人走进养老行业,留在养老行业,助力更多的老年人安享晚年。”接受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南通福爱护理院护士长李楠楠分享了参加两会的收获与感悟。

李楠楠是一位经验丰富的90后基层护理员的“代言人”。去年,她连续6年提交的“养老护理员评职称相关建议”正式落地为新规,为基层护理员的职业生涯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今年是李楠楠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第七个年头,她将目光聚焦在农村老年人群体,提出了“关于做好农村养老问题的建议”。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养老服务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由于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较低等因素,养老问题尤为突出。”李楠楠说。今年33岁的她已经扎根养老事业十余年,这些年的工作经历也让她关注到了“农村老人养老难”的问题。这一年来,李楠楠在工作之余走遍了全市多个镇村,深入基层老百姓身边,听需求、找堵点、记实情。她发现,一方面很多高龄农村老人为减轻子女负担,依旧在从事生产劳动,最大限度地通过自己的劳作获得经济收入,另一方面,社会性养老保障缺位。她认为,探索建立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制度迫在眉睫。“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出了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如果城乡养老工作能够协同发展,这不仅仅是件造福全体老年人的好事,也能为在外谋求事业发展的子女们减去不少后顾之忧。

李楠楠在建议中提出,建立农村老人“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农村养老保险机构的作用,让农民同企业职工一样进入养老保险程序;逐步实行农村老年人集中供养,在农村分区域建设供养所或老人院,让老人们安度晚年;建立各类农村老人救助体系,加强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研究和探讨,提高报销比例或者免除自费部分,解决农村贫困老人“看病贵”的难题。

李楠楠还建议,要重点加强全民思想道德的教育和宣传,紧随新农村建设的展开,把孝敬老人、尊崇老人、赡养老人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政府应强化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加大对农村居家养老在资金、设施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投入。“希望农村养老体系的完善,能够让所有老年人在未来享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安定祥和。为了这一目标,我也会一直坚守岗位,尽心履职,为老年群体排忧解难。”李楠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