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高玉霞 吕二函 孙斌)近年来,双甸镇便民服务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健全完善便民服务举措,努力提升服务效能,全力推动基层便民服务从“有”到“优”的品质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增强。
精准施策搭建残疾人“就业桥”
近日,双甸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杨兴明来到如东县七色花残疾人之家,详细了解残疾学员的工作近况。今年37岁的高冬云由于身体残疾,找工作屡屡碰壁,后来,在杨兴明的帮助下来到残疾人之家,从事一些简单的电子加工制作。“由于手脚不便,找工作很困难,后来听说便民服务中心可以推荐工作,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咨询了一下,没想到他们很热情地帮我联系、推荐工作,现在在残疾人之家,我能够凭借自己的双手创造价值,我相信未来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如今,高冬云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由于自身身体原因,杨兴明十分清楚残疾人在求职时会面临诸多困难,因此,在平时工作中,他格外关注残疾人的就业需求,在为残疾人办理残疾证的同时,主动了解、记录他们的就业情况及就业意向,并积极与镇相关福利企业、残疾人之家等对接,为残疾求职者就业“铺路搭桥。”“因为我自己也是残疾人,所以我知道残疾人就业有多困难,我也希望尽自己的一点微薄的力量去帮助那些有就业需求的人,希望他们也能有一份安稳的工作。”杨兴明说,“七色花残疾人之家现有13名学员,都是由便民服务中心推荐过去的,今年,残疾人之家将进一步提档升级、扩大规模,届时可以为更多有就业需求的残疾求职者提供就业机会。”
近年来,双甸镇便民服务中心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多措并举,扎实做好残疾人就业帮扶工作,努力帮助残疾人树立生活信心,改善生活质量,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去年,双甸镇创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以辖区内低收入人口、残疾人、特困职工家庭成员等五类困难群体为重点帮扶对象,建立“一人一档”援助档案,量身定制就业服务清单。同时,有针对性地对就业困难群体开展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提升劳动技能,去年累计培训300多人次,其中残疾人就业培训25人次。“全镇1900多名持证的残疾人里,就业年龄段内的有700多人,具备就业能力的有400多人,目前,残疾人就业率达98%。”双甸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冯素红说,“我们将持续关注困难群体的就业情况,定期跟踪回访,做好后续帮扶,确保实现稳定就业、真正就业。”
用心用情当好农民工“护薪人”
一大早,双甸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郑俊峰正在向当事人核实欠薪证据,了解讨薪进展,与当事人商量具体讨薪方案,以便后续更好地化解欠薪纠纷。热情高效的服务有效安抚了当事人情绪,受到当事人充分肯定。“我自己找老板谈了好几次,但都不欢而散。后来,便民服务中心知道这件事后,给我打了好几个电话,跟我沟通核实情况,已经帮我调解了好几次,相信不久就能拿回自己的工资了。”求助者周爱明感激地说。
郑俊峰从事劳资纠纷调解工作已有七八年,经常会碰到一些复杂棘手的劳资矛盾,但他总是耐心细致地做好各方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面稳定双方当事人情绪,一面结合相关法律法规,阐明利弊得失,有效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他本人也曾多次收到当事人赠送的锦旗。“一般本乡镇范围之内的,我们会电话沟通或者把当事人双方约到中心当面沟通,如果当事人不愿过来,我们就上门调解,一次调解不成功,就两次、三次……总之,我们本着在矛盾不激化的情况下,尽可能寻找双方满意的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郑俊峰说。
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双甸镇便民服务中心高度重视农民工欠薪问题,不断加大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知晓度和覆盖面,着力提高企业依法支付农民工工资的自觉性,增强农民工依法理性维权意识。同时,加强与镇各部门协调联动,加大日常监督管理力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妥善处理,形成事前预防、事中追踪、事后回访的全过程监督闭环。
“我们通过各村村干及镇人社协理员对辖区内的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实时监管,一旦发现经营状况异常,第一时间进行干预,如果发生欠薪问题,我们会积极与司法所、社会事业局等部门联动,及时化解调处欠薪纠纷,去年全年共调处12345平台反馈的劳资纠纷50多起,均能及时调解到位,调解满意率达100%。”冯素红说。
办实事解民忧暖心服务“零距离”
“大爷,您看这边啊……”近日,双甸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孙佳佳走进双甸镇星光居委会村民杨其寿老人家中,为他办理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杨其寿今年95岁,因面容与身份证照片差异较大,在线办理养老金领取线上认证时,人脸识别始终无法通过,孙佳佳又扶着老人家来到光线比较好的外屋,不厌其烦地尝试了好几次,系统依然显示无法识别导致认证失败,最后,她记录下老人家的信息,准备回中心再帮老人办理,确保老人能及时拿到退休养老金。“工作人员上门来给我父亲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解决了我们‘出门难’的问题,确实为我们省去很多麻烦,真的太感谢他们了。”看着忙前忙后的孙佳佳,杨其寿儿子杨玉富感激地说。
“我们从群众需求出发,充分发挥帮办代办的优势,为行动不便的居家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零距离上门认证服务,避免他们因不便认证、忘记认证而停发养老金。”孙佳佳说,“每一份肯定,都是我前进的动力,我会继续以实际行动为民办实事,将便民服务‘零距离’理念融入日常工作中,真正做到解民忧、排民难、暖民心。”
一直以来,双甸镇便民服务中心始终坚持把为民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对业务办理环节、跑动次数等要素向优调整,简化办事流程,减少群众跑腿次数。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实行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限时办结等机制,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同时,不断完善工作制度,采取周例会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工作人员成为“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全才,不断提升业务经办质效。“今后,我们将持续做好为民服务,全力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努力画好优质‘便民服务圈’,为群众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冯素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