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版 / 如东县人民政府
土地生金绘新景 特色种植助增收 来源:如东日报 发布时间:2025-05-20 字体:[ ]

    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高玉霞 贾兆亮 孙斌)近年来,双甸镇伯元村立足纯农业村实际,深挖土地资源潜力,着力发展特色种植业,让“小作物”变身“大产业”,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致富发展之路。

    这两天,走进如东俣睿家庭农场的番茄大棚,只见工人们正穿梭其中忙着采摘成熟的果实。种植户龚亚军介绍,自己承包了600多亩土地,主要以种植粮食为主,前两年听朋友说番茄市场前景广阔,他果断尝试种植了3亩,边摸索边学习,凭借科学的种植管理方法,种出的番茄品质高、口感佳,一经上市便深受市场青睐,当年每亩收入超20000元。尝到甜头的龚亚军今年将番茄种植面积扩大至8亩,主要种植硬粉品种,并试种了半亩千禧,目前这批番茄已新鲜上市,采摘期将持续至六月中旬。

    除了番茄外,今年龚亚军还新辟了8亩地种植奶油丝瓜,眼下,丝瓜也已经陆续上市,按照当前市场价估算,亩均效益可达18000元。“我们的番茄、丝瓜主要销往南通市场,与传统农作物相比,利润实现翻倍增长,明年,我们还将继续扩大番茄和丝瓜的种植规模,希望带来更可观的收益。"龚亚军对未来充满期待。

    与此同时,在如东卫军家庭农场,几名工人正在田间为玉米补肥。农场主顾卫军介绍,农场采用轮作模式,将水稻与玉米、西瓜、西兰花等经济作物交替种植,既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调节土壤肥力。眼下,14亩紫甜糯玉米正值生长关键期,在有机肥与绿色防控技术的双重呵护下,长势喜人,预计6月底上市。而一旁17亩的美都西瓜田里,一个个圆润饱满的西瓜藏在翠绿的瓜藤间,5月底也将迎来丰收。“玉米和西瓜的经济效益比蔬菜高出不少,后续我们要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引进更多优质品种。”望着生机勃勃的农田,顾卫军满怀憧憬。

    伯元村是一个纯农业村,要想发展,只能因地制宜挖掘农业特色,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如今,村里已形成涵盖番茄、玉米、丝瓜、豇豆、西瓜等多元品类的特色种植体系。这一产业的发展,不仅让龚亚军、顾卫军等种植户实现增收,还带动周边剩余劳动力就业,为村民带来多元增收机会。为推动产业持续发展,村里积极整合资源,搭建统一销售平台,由种植大户牵头收购、销售农产品,借助规模化效应,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我们通过整合资源,将原本小批量供应给贩子的模式转变为统一品牌化销售。目前已对接山东、南京、南通三大批发市场,未来还将通过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包装,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让特色种植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双甸镇伯元村党总支书记戴其震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