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陆昊 张凯 通讯员 陈铃 张慧玉)“今年3月底开工,预计今年10月底主体工程施工结束,计划明年4月底前完成设备调试,正式投产。”12日,在如东经济开发区(高新区)毕普帕罗洛高端不锈钢阀门项目建设现场,项目厂房已经封顶,正在进行钢结构吊装,项目负责人舒雪艳高兴地向记者介绍项目建设进展。
项目投资方毕普帕罗洛江苏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为法国毕普集团在中国投资的子公司,主要从事物流行业阀件制造,落户如东9年来,已经成长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伴随公司发展和产能扩张,企业规划搬迁升级。“明年搬入新厂区,我们生产线将不断丰富,产品陆续‘上新’,并建设更为完善的研发中心,企业的发展迈向新阶段。”舒雪艳信心满满。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包括毕普帕罗洛高端不锈钢阀门项目在内,今年以来,恒诺生物可降解聚酯橡胶、海宝电池综合利用等21个省市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为推动县域经济稳健稳进构筑了更强“底气”。一以贯之坚持“项目为王”,我县出台《全县“项目攻坚突破年”实施方案》,全力以赴抓项目,不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优化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全县26个重大项目由县领导挂钩,围绕项目在“招引落地、开工建设、达产达效”全链条突破;注重全周期推进项目建设服务,金光、威名2个百亿级项目每周调度项目进展,签约注册、新开工、竣工、转化等项目实行清单化推进;面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及时会商会办,畅通项目建设诉求直报通道……一系列举措,加快推动将重大项目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今年以来,全县新开工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5个,新竣工项目14个,举办境内外大中型招商活动50余场,新签约并注册5亿元(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51个,项目建设考核保持全市前列。与此同时,我县紧扣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和新兴发展方向,积极推进绿色低碳服务、商贸流通服务、科技信息服务及特色园区服务,优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生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强化顶层设计,项目办融合发改、商务等相关部门力量实体化运行,为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重点围绕重特大项目建立‘六个一’工作机制,实行省市重大项目领导挂钩、百亿级项目服务专班、季度计划开工及观摩、定期会商会办、项目建设督查、考评激励等推进机制,全力推进全县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县发改委副主任、县项目办主任蔡宇红说。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强引擎”,消费市场的繁荣活跃,亦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连日来,2024年苏新消费·绿色节能家电以旧换新专项活动在我县同步进行,不少市民走进参与活动的门店,挑选心仪的家电产品。“家里刚好要买台空调,正好赶上绿色节能补贴,原来5000多元的价格,现在只要3000多元,优惠力度确实挺大。”县城居民钱女士说。在县城某电器门店,店长佘波晶介绍,门店近期销售额同比增长300%至400%。
科普剧、移动科普馆、夜集市、猜灯谜……中秋假期,县城喜润城丰富的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的参与。今年以来,我县不断丰富消费场景,满足老百姓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县城上河印巷、“三河六岸”、喜润城、三元世纪城等核心商圈内,总是升腾着浓浓的“烟火气”。聚焦餐饮、百货零售、汽车、电器等重点消费领域,我县举办“冬日暖阳·如意购”“龙腾扶海·如意购”等消费促进季活动,拉动元旦、春节、“五一”等假日消费,通过云闪付APP向市民发放电子消费助力券500万元,拉动销售9100万元。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实施“服务业激励22条”、商品住房销售若干措施等支持政策,促进消费规模持续扩大、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为消费市场回暖提供了有力支撑。1至7月,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2.5亿元。
项目筑“底气”,升腾“烟火气”,如东正“气韵生动”推动经济稳健稳进。上半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5.7亿元,同比增长5.1%;1至7月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06亿元,同比增长3.5%;规上工业产值增幅、外贸进出口总值、外资到账等重点指标均位居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