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高瑾敏 朱南州)营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金名片”,更是企业成长的“沃土”。在丰利镇,这份“沃土”正通过一次次精准对接、一个个务实举措持续增厚——从破解新项目落地的燃眉之急,到助力老牌企业穿越市场风浪,丰利镇用“不缺位、不越位、善补位”的服务理念,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新项目落地
从“闲置地”到“活力厂”的蜕变
走进江苏鲜派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一根根色泽诱人的风干鸭脖经过清洗、腌制、风干等工序,源源不断下线。这个总投资5.08亿元、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的食品加工巨头,如今日产鸭脖70万根,月销售额突破4000万元,其特味产品“风干鸭脖”单品在淘宝网稳居销量前列,线下更是为“好想来”“赵一鸣”等2万余家休闲零食门店供货。谁能想到,这片热火朝天的生产基地,曾是南通新沪纺织有限公司42亩闲置用地。
2023年,丰利镇瞄准食品产业赛道,精准盘活闲置资源,成功引入江苏鲜派食品项目。项目推进中,“能源保障”成为首个“拦路虎”——食品加工需稳定天然气供应,而厂区周边天然气管网尚未覆盖。“当时工期紧,投产在即,缺了天然气,整条生产线都得停摆。”江苏鲜派生产中心总监陈晓辉回忆道。
得知情况后,丰利镇政府立刻成立专项工作组,由镇领导带队奔赴县住建局等相关部门协调。3天内,罐装天然气运输方案敲定;1周内,首批罐装天然气顺利送达厂区,确保生产线试投产如期进行。不仅如此,镇政府同步启动天然气管网铺设前期调研,目前规划方案已初步成型。“现阶段我们鲜派已竣工,风干鸭脖生产线已经投产,镇经发办每周都会上门排查我们的用气需求,发放《用气安全手册》,确保我们企业安心生产无后顾之忧。从项目签约到正式投产,这样的‘丰利速度’背后,也是政府‘雪中送炭’的暖心服务。”陈晓辉感慨道,目前企业正冲刺5年内主板上市目标,力争在食品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老企业转型
在“风浪”中闯出增长新路径
与鲜派食品的“意气风发”不同,丰利镇一家拥有20多年历史的纺织企业,曾在关税壁垒、市场萎缩的双重压力下举步维艰。这家以服装面料、家纺面料及家居产品为主的企业,多年来依赖传统内外贸渠道,2019年海外销售额仅300万美金,且受国际形势波动影响显著。
“是丰利镇政府拉了我们一把,让我们看清了转型方向。”鸿杰纺织董事长刘军坦言,在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一场“破局之战”悄然打响:镇经发局联合商会,组织企业赴杭州阿里巴巴集团深度学习跨境电商运营模式,邀请平台讲师上门拆解“流量密码”;连续两年牵头参加广交会、上海国际家纺展,手把手教企业设计展位、对接客户;对接本地金融机构,提供设备奖补优惠政策,为企业节省融资成本。
一系列“组合拳”下,鸿杰纺织转型成效显著:从“线下跑订单”到“线上拓市场”,成功入驻亚马逊、tiktok等平台,跨境电商销售额连年翻番。“起初我们每年海外线上销售额是500万美金,后来陆续达到800万美金,今年销售额预计能突破1500万美金。去年加征关税,我们通过电商平台弥补了损失,今年又通过跨境直播带来了新客源。”刘军笑着说,如今企业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自主设计的抗菌家纺系列更是成为亚马逊电商平台的“爆款”。“以前觉得‘政府服务’是抽象概念,现在才明白,是他们帮我们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今年以来,我们已经面对面为企业解决难题9个。其中涉及用工难、天然气使用不便、设备奖补等政策问题,明确经发办全体人员都是企业服务员,深化26℃温馨服务机制,定期深入企业、项目一线,以一企一策和跟踪问效等方式,为企业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丰利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於淑静介绍,上半年丰利镇常态开展服务市场主体走访活动8余次,定期开展政企畅聊活动,零距离听取企业困难和诉求,同时依托丰利镇商会平台,常态化开展“亲企助企”等活动,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与企业面对面,全力解决困扰企业发展的各类实际问题。
从“急企业所急”的即时响应,到“谋企业长远”的系统布局,丰利镇用实打实的服务证明:营商环境的优化,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在解决天然气供应的协调会上,体现在带领企业跑展会的奔波中,落实到为设备升级算清“政策账”的细节里。正如鲜派食品与鸿杰纺织的共同感受:“在丰利,企业只管安心向前冲,身后总有‘娘家人’托底。”这种政企同心的合力,正让丰利镇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发展高地”与“温馨家园”。